良種村民委員會是1973年設立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良種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Liángzhǒngcūnmínwěiyuánhuì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黑龍江省
良種村民委員會是1973年設立的地名。
良種村民委員會是197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歷史沿革良種村1973年從永和大隊分出,張大房子屯(前良種場)、劉軍屯、米...
良種村村民委員會 良種村村民委員會是人民公社時期,由村領導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設為種子大隊而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為新路村,1973年與新路村分開建立種子大隊,2001年又併入新路村今。
金種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寓意“培育優良種子”之意。歷史沿革 1958年建屯,金沙公社在此建一林場,以林業為主,得名金沙林場。1964年金沙林場遷出建大隊,命名良種大隊,1982年因重名改稱金種大隊,1984年實行鄉村...
三興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寓意興國、興民、興家之意,故得名三興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8年建政時所命名,1956年合作化與海興合併,稱海興社、海興管理區、海興大隊。1979年從海興大隊分出,改為良種場,...
東昌村民委員會,1990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位於北太平村東,故稱東昌屯。“繁榮昌盛”之意。歷史沿革 1976年由東安大隊劃出成立大隊,命名良種大隊;1981年地名核調時因重名,改稱東昌大隊;1984年實行鄉村制,改稱東昌...
迎豐村村民委員會,舊時 建立 的 地 名。地名含義 相傳,古代該村桂花樹校多,故名桂花莊。歷史沿革 建國前後均屬進化鄉。1959年成立後巷人民公社時建立迎豐大隊。1976年劃出彭莊為良種場,仍為迎豐大隊。1983年體制改革時為迎豐村...
程式:2007年12月15日前對油菜補貼政策分村和主要場鎮公示,各村民委員會務必於12月20日前組織種植油菜農戶進行面積登記,並張榜公布該村種植油菜農戶登記面積、品種和栽培方式(公布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各鄉(鎮)人民政府務必於12...
下九里村村民委員會,1932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碾子山火車站在下行9華里處建一火車站,稱下九里站,1932年在此形成村落,稱下九里村。歷史沿革 1927年碾子山火車站在下行9華里處建一火車站,稱下九里站,1932年在此...
雙勝村民委員會設立於1984年,廢止於1993年。地名來歷 由政府以駐地名稱命名。地名含義 寓意“農業副業雙豐收”之意。歷史沿革 1970年建良種場;1981年因重名改稱雙勝大隊;1984年實行鄉村制,改稱雙勝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銷雙勝村民...
金家村村民委員會,村以駐地名。歷史沿革 1964年前建置沿革同徐家村。1964年從徐家大隊分出,建立良種繁育場,屬大魏家人民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金家大隊。1983年改今名,屬大魏家鄉。1984年鄉改鎮建制,屬大魏家鎮。2003...
台屯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2001年2月與良種村合併,命名為台屯村,村名取自駐地屯名。歷史沿革 1946年土改時設台屯農聯會,1948年建立台屯村政府,1956年合作化初級社時建立台屯管理區,1958年成立...
前鋒村民委員會,1984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寓意“走在行業最前端”之意。歷史沿革 1973年將前進一隊劃歸縣農業科,改稱前鋒良種場;1984年劃歸孟家崗鎮,組建村命名前鋒村;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根據樺政發[2001]73號...
永富村民委員會 永富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寓意“永遠富裕”之意。歷史沿革 1978年為農業科水稻良種場,1984年劃歸民主鄉管轄改稱永富村民委員會,1993年撤銷永富村委會,劃歸紅厲村。
城東村村民委員會 城東村村民委員會,1976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位於城區東面故得名城東村。歷史沿革 1976年從春光大隊劃出,稱蔬菜良種場,1984年改稱城東村,2001年9月併入春光村。
寒蟲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蛇多,蛇似寒蟲而得名。歷史沿革 1964年從義和大隊劃出成立良種場,1976年改稱良種大隊,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改稱寒蟲大隊,1984年實行鄉村制,改稱寒蟲村民委員會。2001年行政...
清初滿族佟姓先居此建屯得名。歷史沿革 1963年從梅家大隊分出,建立良種場大隊,屬七頂山人民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佟家屯大隊。1983年改名為佟家屯村。2003年12月15日與梅家村合併,稱梅家村,屬屬七頂山滿族鄉。地名...
1970年分出改稱為雙龍良種場,1981年地名普查時因縣內重名,改成雙龍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時,改雙龍生產大隊為雙龍村村民委員會。雙龍村只轄1個雙龍屯,2001年,村級區劃調整,雙龍村併入富興村。
雙榆村村民委員會是土改時由區村幹部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根據雙榆樹屯而命名雙榆村。歷史沿革 1967年由文林大隊分出叫良種大隊,根據地名普查規定,在本縣內不準重名,由大隊提名,公社申請縣政府批准,變為雙榆大隊後改名為雙榆村,後...
其房稱果木房。歷史沿革 1974年前建置沿革同牟家村。1974年從牟家大隊分出,成立良種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果木房大隊,屬華家屯人民公社。1983年改果木房村。2003年12月15日與牟家村合併,稱牟家村,屬華家街道。
新水村民委員會是1981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飲用上自來水而得名。歷史沿革 1932年建,以立屯者之名稱為“老實王屯”。1947年土改時歸敖寶村。1961年後為敖寶生產大隊第七小隊。1976年因水質不好屯址東移0.5千米。1978年共和收其...
巨興村民委員會 巨興村民委員會是1956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興旺發達之意。歷史沿革 1962年建場,為全鄉培育糧食品種取名良種場大隊,1983年改為良種場村,1990年取名巨興村,2001年與寶山鄉合併後歸屬於長吉崗村管轄,改為巨興屯。
良種場東隊 良種場東隊,2008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縣良種場東隊職工在此定居,故名。歷史沿革 1958年人民公社時隸屬洋城湖大隊,1984年屬洋城湖村村民委員會,2008年並村後撤銷。
實驗站村民委員會是2001年由當地政府改名而來的地名。 中文名 實驗站村民委員會 羅馬字母拼寫 Shíyànzhàncūnmínwěiyuánhuì 性質 歷史地名 省份 黑龍江省 目錄 1地名含義 2歷史沿革 地名含義 播報 編輯 原實驗站村,因緊鄰良種場,搞...
1968年,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4年3月起,稱鄉人民政府。1987年4月,稱村民委員會。1989年,稱為管理區辦事處。1999年4月,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依法由村民選舉產生。農業 一貫栽植水稻為主,冬種胡豆、小麥、...
農村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後,村民農業生產熱情高漲,積極回響政府號召,科學種田,大面積採用水稻雜優良種,實行塑盤育秧和拋秧蒔田技術,進行科學肥水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水稻產量大幅增長,單造畝產均在千斤以上,一直保持“噸”谷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