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子村自然村

良子村自然村

距離村委會10 公,距離幸福鎮政府20公里。年平均氣溫20 ℃,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包穀、稻穀、小麥、蕎、豆類、甘蔗、茶葉、木薯等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340畝(其中:田37畝,地303畝),人均耕地1.34畝,主要種植包穀、稻穀、小麥、蕎、豆類、甘蔗、茶葉、木薯等等作物;擁有林地162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畝,有核桃100畝、甘蔗100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紫膠、木薯、膏桐等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60畝,其他面積1165畝。有農戶59戶,有鄉村人口258人,其中農業人口258人,勞動力12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元。該自然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自然村計畫大力發展甘蔗、核桃、茶葉、紫膠、木薯、膏桐等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良子村自然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臨滄市雲縣雲縣幸福鎮
  • 面積:2.19平方公里
  • 海拔:1500米
村務公開,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農村經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人口衛生,發展重點,

村務公開

該自然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3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368個(勞均2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農村集體賬務。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五通。全村有30戶通自來水,有20戶飲用井水,有2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49.2%)。有5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40.7%);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戶,占總數的34%。該自然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19輛。全村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2 畝。該自然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掌龍國小、茂岸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幸福中學。該自然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55戶,占農戶總數的93%。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通過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加快村道交通、水利設施、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以增強後勁農業,提升村容村貌品位。
學校學校

自然資源

全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460.50畝(其中:田30.50畝,地430.00畝),人均耕地1.75畝,主要種植玉米、水稻、豆類、小麥、甘蔗、核桃、茶葉、膏桐等作物;擁有林地1,65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8畝,主要種植核桃、茶葉、膏桐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500.00畝。

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水稻、豆類、小麥、甘蔗、核桃茶葉、膏桐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8%。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甘蔗、核桃、茶葉、膏桐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甘蔗、核桃、茶葉、膏桐等產業。

農村經濟

該自然村有耕地340畝,其中人均耕地1.34畝;有林地1624畝。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1%。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4.4萬元,占總收入的63%;畜牧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2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3頭,肉牛5頭,肉羊60頭);林業收入3.4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5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7%。農民人均純收入245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9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在省內務工12人,到省外務工8人。該自然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75.24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組財務收支,各種惠民政策
核桃種植核桃種植

文化教育

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慢品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幸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30公里,距離中30公里。目前該自然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 人,其中小學生6人,中學生3人。

基層組織

該自然村黨員總數1人,其中男黨員1人。有團員3人。

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72戶,共鄉村人口262人,其中男性133人,女性129人。其中農業人口262人,勞動力209人。該自然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80人, 拉祜族82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9.%;享受低保1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鎮衛生院3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38戶,占農戶總數的66.7%。

發展重點

該自然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公路晴通雨不通,教育、醫療衛生條件差。
該自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抓住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本村的特色產業,主要有核桃、茶時、甘蔗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