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谷

般若谷

般若谷景點始建於2001年2月,原為明代採石場。經匠心獨具的構思、設計和建設,以石宕深窟、溪流、山林花草為載體,以漢白玉經幢為標誌,添建瀑布、地池、石階、棧道、隧洞、地宮,連成一體,在石壁上分別以線雕、浮雕、深雕、圓雕(石窟雕刻)、彩繪,刻繪佛本生故事四大菩薩以及早期新昌境內諸多佛教典故。

基本介紹

般若谷簡介,般若谷地理位置,般若谷特色,般若谷景點風光,諸多美譽,般若谷瀑布,

般若谷簡介

般若(bo re),系梵文音譯,即大智大慧,景名“般若谷”為賀敬之所題。漢白玉經幢高9米,柱上鐫刻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正前方一飛瀑從天而降,落差約為50米,共分七級,“七級”之數正好與佛語“七級浮屠”相合。“禪源“二字為趙朴初所題,大佛寺開山祖師曇光為“習禪之祖”,在大佛寺修禪53年,比達摩祖師到少室山“面壁”至少早一百多年。大佛寺在東晉時“般若學”、“禪學”並重,因此題為“禪源”

般若谷地理位置

般若谷位於新昌大佛寺風景區。從佛心廣場的陳家古井沿著原下六畝山彎即今日之般若谷進去,左側為大獅牯坪、小獅牯坪山,右側是鳳凰山,山坡上茂林修竹,幽谷中小橋流水,溪石滾滾。18米長和8米長兩座石板橋將一條溪流隔成了三個大小不同、形姿各異的小湖泊,遠眺湖光粼粼,樹影婆娑。那湖中有一個土墩,人稱“小桃花島”,因上面培育了幾棵桃樹,春光明媚時節,“湖面桃花別樣紅”,站在小橋上觀景,令人賞心悅目。沿石板路而上,溪畔山花爛漫,留意一下那溪中之石,似獅似虎,似兔似龜,很有些怪模怪樣。但它非“本土之物”,都是般若谷的建設者們精選自沙溪、鏡嶺鎮等地的沙灘中,用大吊車裝運而來的。落戶此谷澗,巧得其所。水流從山崗而下,衝擊成千上萬的頑石,白浪飛濺,嘩嘩作響,頗有些萬馬奔騰的氣勢。。
般若谷
再往裡走,前面是一座耀眼的漢白玉經幢,高9米,塔身刻有“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這是般若谷景區的標誌性建築。“般若”是梵文音譯,意為大智大慧。相傳,六朝時期,大佛寺是高僧雲集之處,當時佛教分禪學和般若學兩派,其中般若學中的六家七宗,有五宗在這一帶活動,故該景點取名“般若谷”,也有紀念古代這些高僧大德的意思。
般若谷
標誌性建築標誌性建築

般若谷特色

景點內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像,腳踩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寓意“天地之間,唯我獨尊”。釋迦牟尼出生像象徵了佛教的起源。右邊是釋迦牟尼在菩堤樹下成道的線雕圖案,成道像象徵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沿台階往上走,岩壑陡壁,喻意佛教文化傳到我國傳布者經歷的跋山涉水之艱苦。經過第二級瀑布,拾級而下,正前方是一幅12米、高25米寬的石壁浮雕像,畫面場景為南朝時期大批高僧名士雲集剡中(今新昌),研究佛教般若學,還有曇光開山、支竺遺風、般若創宗、三生聖跡、智者圓寂等典故,以及白居易在《沃洲山禪院記》中提及的王羲之、孫綽等游止於新昌的十八名士。這是一幅佛教中國化的巨型歷史畫卷,示意了佛教在中國的立足,也體現了新昌在佛學史上的地位。瀑布層層下跌,激起巨大的轟鳴聲,喻意我國傳統文化與印度佛學在激盪中包容了佛學,最後成為影響深遠的一大中國文化。隧道中間有一石室,曰“光華世界”,中間為兩尊毗盧遮那佛,四面是鏡子,金碧輝煌,“光華世界”示意了佛教在中國的發揚光大。出隧道,迎面是20米高的鰲魚觀音像,還有文殊菩薩,今後還要在周邊雕鑿普賢、地藏王菩薩。我國有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四大菩薩的道場,這四大菩薩象徵了佛教在我國的普及。
般若谷布局絕妙,喻意深刻,是當代新景點的典範之作,有“江南敦煌”、“地下佛國”之美譽。

般若谷景點風光

諸多美譽

般若谷景點風光,幽雅、粗放皆俱,湖、橋、溪澗、竹林、經幢、七級懸瀑、石雕、磚雕、洞宮、石門坎等景致連成一條獨特的風景線,特別是精湛的石窟藝術,展示豐富的佛教文化,供遊客觀賞、解讀。2001年10月1日開放後,深得遊客青睞,很多人拍手稱絕,視為“變廢為寶”、“點石成金”,當代新景點開發的典範之作;有“江南敦煌”、“江南一絕”、“地下佛國”等諸多美譽。

般若谷瀑布

般若谷瀑布從30多米高的岩山上噴涌而出,懸掛而下,經轉折跌宕,深入20多米的地下岩窟中,“七級”之數正好與佛語“七級浮屠”相合。遊客身臨其境,豪情滿懷中又感神秘莫測,“水從哪裡來,又從哪裡去,地下岩窟怎會水積不滿?”,疑惑中又讓人領悟佛學深邃、宇宙無限,有限的人生只有如此搏擊才會有意義。 瀑布又把石宕主景分成了兩區,分別代表了佛學文化的兩大時期:印度佛教誕生和佛教中國化。從漢白玉經幢進入石窟世界中,只能望到瀑布的第二級。一米多寬的石路兩邊各是深不見底的清潭,左側入口屏風狀石壁上的九龍噴浴深雕、潭中蓮花和小孩銅像,反映了釋迦太子出生的典故;右側中凸的岩壑中,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道的大幅線雕圖案。兩幅精緻而簡練的石刻作品,反映了佛教在印度的誕生。在內側岩壑登陡壁棧道,進入另一天地,喻意佛學文化經傳布者跋山涉水傳到我國之苦旅。上到最高處,第二級瀑布懸掛於“水簾洞”外,過潭上石橋,到達巨艦頭部狀的岩台上,可居高而覽;穿越水簾,延石級而下,到達布植松竹梅“三君子”的觀景台俯視,一幅近五百平方米的彩繪石窟浮雕呈現在眼前,這是一幅佛學中國化的巨型歷史畫卷,體現了山城新昌在佛學史中的地位。瀑布層層下跌,激起巨大的轟鳴聲,喻意源遠流長的我國傳統文化,在新昌這塊土地與印度佛學的激盪中,包容了佛學,最後成為影響深遠的一大中國文化。 觀景台左側,貼岩而下的三級瀑布右壁上有赴朴初先生題的“禪源”二字,遊人會有不解。事實上,大佛寺開山祖師曇光在公元345年發現了這塊寶地,隱居石窟,修禪60年,活了110歲,是《高僧傳》中最著名的禪修大師之一,比達摩大師到達少室山“面壁”只少早一百多年。新昌大佛寺東晉時實為“般若”、“禪學”並重,今刻上“禪源”二字,當之無愧。 沿石級下到石宕底部,在巨型浮雕石窟右側,進入地下隧道,洞宮中虛幻的無窮殿堂,鑒釋了成語“佛法無邊”的含義。一出隧道,又別有洞天,先是20米高的鰲魚觀音石窟,附近又有文殊、普賢等四大佛教名山的石窟雕像,這是佛學中國化後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遊覽般若谷,解讀般若谷後,人們會明白,這個山谷、這片石宕,銘刻了山城新昌承載了我國的一座文化高峰——佛學中國化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