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思想在中國漢族地區的發展》是巨贊所著作品,出自於《巨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般若思想在中國漢族地區的發展
- 作者:巨贊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巨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如果不把佛法一味當作死板的教條,而可以作為活生生的真理來看的話,我以為應該從般若思想談起。般若思想可以在《阿含經》里找到根據,但在部派佛教煩瑣的義學裡就顯得很支離。因此龍樹在其所著的《大智度論》里一再說明迦旃尼子的義理“非釋子所說,不可信受”,並斥責他的弟子們“是生死人,不知諸法實相”。《大智度論》在漢文藏經里屬於“釋經論”的一類,是解釋《大般若經》的,當然,龍樹也就是般若思想的發掘者與弘揚者。
在龍樹出世弘化之後不久,部分般若經典就流傳到中國漢族地區。第一部是後漢靈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印度的竺朔佛在洛陽譯出題名為《道行經》的《般若經抄》一卷,稍後有月氏支婁迦讖譯出的《道行般若經》十卷。曹魏廢帝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中國比丘朱士行因為《道行般若》的譯文晦澀,意義難明,不便於研究和講解,發心去印度求取“正品梵書”,到了于闐,就抄得九十章,六十餘萬言(二萬餘頌)。當時于闐的許多聲聞學徒不許他帶回中國,直到西晉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才由他的弟子弗如檀(意譯為法饒)送到洛陽。于闐沙門無叉羅和竺叔蘭共同把它譯出,並用《放光般若經》(二十卷)作為經名,則在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漢譯《般若經》經過朱士行等人三十一年的努力,才有比較信達的譯本。就這一件事情上看,也可以知道,中國佛教徒自始就非常重視般若經典的。
從譯出之後,到宋代惟淨翻譯的,前後八百多年,共譯出般若經典七八百卷,而以唐法師翻譯的六百卷為總集。的全部理論非常繁複,而從“緣起性空”這一簡明的原理出發。“緣起”即待緣或依他而起的意思。待緣或依他而起的一切事物不會是堅實、自在的,我們不能在一切事物之中得到堅實不變、常存不壞的本然的實體(自性),所以稱之為“空”。“空”其實就是“無自性”的代用語。無自性的一切事物,不從自生,不從他生,不從自他共生,也不是無因而生,故曰不生(或作非生)。滅亦然,故曰不滅(或作非滅)。從不生不滅或非生非滅的概念又可引伸為非常非斷、非有非無、無住無著、無行無得等等。所謂離四句,絕百非,不外乎說明在瞬息萬變的一切事之中,沒有絲毫堅實自存的東西,我們的思想上也不應有任何偏執,這樣才能真正理解緣起現象。所以中的“遮詮”或“否定詞”,並不能作為虛無主義者否認客觀世界存在的用語。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巨贊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巨贊(1908—1984),江蘇省江陰市貫莊人,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青年時代畢業於江陰師範學校,曾就讀於上海大夏大學。他是我國著名的佛教高僧,生前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等職,與教內外文人、學者來往廣泛,學術洞見頻出。還曾主編或編輯多種刊物,如解放前主編的《獅子吼月刊》,解放後主編的《現代佛學》等,是佛教界難得的學者型僧才。1984年,巨贊法師圓寂於北京,享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