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作為擁有47年歷史的特大型國企,航天科技集團書寫了震驚世界的兩彈一星成就,記錄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圓滿成功,以及發射五艘飛船、六十多顆國產衛星和二十多顆國外衛星的驕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9個大型研究院:1、中國運載火箭...
- 航空航天研究院
航空航天研究院,是指以航空航天為研究領域的研究院,屬於科研機構。發展史 以1956年中國航天飛行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的建立為開端,截至2009年,中國共成立16家航空航天研究院及下屬的數百個研究所。進入21世紀,這些航天研究院相繼被兩家...
- 航空航天科學研究機構
航空航天科學研究工作是促進航空航天事業迅速發展,產品不斷更新的重要條件。各國航空航天科學研究管理機構設定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集中管理方式,即研究、設計(包括試製)和生產各成系統,統歸工業部門(通常是政府的部)領導。...
- 天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
天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成立於2008年,將圍繞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大型飛機等重大工程開展研究工作。天津大學與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關係源遠流長。早在1935年,學校就成立了航空工程組,並於1938年末成立了獨立的航空系,為中國的航空事業培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屬研究機構。科研院機構設定及機構職責 科學技術研究院下設“二處四辦一中心”七個核心部門——軍工科研處、基礎與人文社科處、高新技術辦公室、醫工結合辦公室、實驗室建設辦公室、知識...
- 太原理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
太原理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12月,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山西大學城,是太原理工大學的組織機構,由吳光輝院士擔任首席學科帶頭人。機構成立 2019年12月7日,太原理工大學航空航天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揭牌儀式在山西...
-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根據七機部一線調整的原則,同年8月,上海機電設計院遷京,改稱七機部第八設計院(今航空航天工業部第五研究院第五八研究所)。此後,上海新江機器廠等工廠繼續完成和平二號氣象火箭的生產任務,上海地區探空火箭研製工作基本結束。1969...
- 航空航天學院
支隊成員由對菲律賓文化及建設事業感興趣的清華本科生組建,這些學生來自清華土水學院、新聞學院、社科學院、化工系和航空航天學院。2019年12月7日,山西省首家航空航天學院、航空航天研究院落戶太原理工大學。聯席會議 2019年12月8日,中國...
- 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
中烏航空航天研究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錢江世紀城杭州灣智慧谷(浙江杭州蕭山海創園),是由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政府、烏克蘭國立航空航天大學、浙江金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辦非盈利機構,以烏克蘭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科研...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1964年12月26日,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成立第七機械工業部的決議,服務於七機部的研究所,統一以“7”開頭,由原空氣動力研究室發展成為701所,即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其後七機部又經歷了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及中國航空工業...
- 北航(丹陽)航空航天產業研究院
北航(丹陽)航空航天產業研究院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和丹陽市政府共建。2011年9月21日,雙方簽署了共建合作協定, 鐘群鵬院士、劉大響院士、王浚院士、李椿萱院士和來自航天科技、中科院金屬所等科研院所、高校的院士專家30多...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
南航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正式簽約,標誌著我校與江寧區的校地融合進入了新的階段,這是雙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服務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舉措,也是我校“雙一流”建設的發展需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工程研究院將...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擁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優青獲得者,江蘇省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等知名專家學者,組成人員學術背景多元,研究經歷豐富,興趣愛好廣泛,科研氛圍濃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航天交叉...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研究院
青島市委書記李群、北航黨委書記張軍院士共同為北航青島研究院落戶青島嶗山揭牌。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北航校長徐惠彬院士在儀式上致辭。青島副市長張德平、北航副校長劉樹春代表市校雙方簽署《青島市人民政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全面合作框架...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六研究院
這位研製"長二捆"火箭的首倡者之一、在中國航天承攬對外發射服務任務中有著特殊貢獻的人物,在西昌第一次向當時的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劉紀原提出了研製中國自己的EPKM的建議與構想,得到了劉紀原副部長的肯定與支持。黃作義很快找到同在...
-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在外地參加初試的考生在所在地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指定的考場參加初試;在北京參加初試的考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加初試。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9日,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X型飛機用關鍵主幹材料研製與套用被授予中國工業大獎表彰...
- 中北大學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
中北大學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成立於2019年12月,是由太原市教育局、中北大學、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三方共建的航空航天研究院。2019年12月13日,中北大學航空航天科技教育研究院成立儀式在瑾瑜國際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舉行。研究院由...
-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是1962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建立的研究院。隸屬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是我國最大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研製、生產和試驗的專業研究院,是國家重點國防科研單位,也是“十五”、“十一五”期間國防科工委...
- 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於2016年10月1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劉浩,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航空航天機載產品研製測試台;智慧型製造、雷射雷達、光電信息、人工智慧技術研發;計算機軟體開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孵化;企業管理諮詢...
- 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開展地效飛行器與微型飛行器為代表的特種飛行器研製,具備總體設計和總體裝配能力;在風洞設計與建設、工業空氣動力學以及空氣動力學在非航空航天其它專業領域的套用研究方面,具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開發能力。
- 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
深圳市已啟動的航空航天產業培育和發展計畫,“航天生態控制與健康監測”是深圳市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研究院將聚焦該技術領域,打造國家級研發平台,以科研攻關為基礎,產業發展為導向,技術創新為抓手,深化產學研合作,推動航天...
- 中國航空製造技術研究院
1973年8月,更名為第三機械工業部第六二五研究所。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1982年5月,更名為航空工業部第六二五研究所。同年,成為國務院首批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88年7月,更名為航空航天工業部第六二五研究所。1993年7月,...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11月12日,北航深圳研究院將瞄準國家科技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立足深圳區域產業發展共性技術問題,加強與深圳地區和全球、全國各方面的合作,以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領跑新興產業,成為深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將在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共性關鍵技術與核心算法研究、人工智慧拔尖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研究院將探索集中與分布的建設模式,促進學校優勢信息學科資源深度融合,培養拔尖人才,創新基礎理論,突破核心技術,...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5] ,簡稱:CASIC)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1981年第八機械工業部併入)、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
- 李鐵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究院院長)
李鐵石,畢業於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空軍少將軍銜。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研究院院長。2017年9月6日,在解放軍黨代表大會上選舉為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人物履歷 歷任空軍裝備部工廠管理部部長,空軍裝備部副總工程師,空軍裝備研究院院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