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菌種是通過航天設備進入到空間站的菌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航天菌種
- 所屬單位:雲南皇氏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
航天菌種是通過航天設備進入到空間站的菌株。
航天菌種是通過航天設備進入到空間站的菌株。相關訊息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飛船在酒泉成功發射,雲南皇氏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的28株“航天菌種”,入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項目太空搭載名單,開啟太空育種之旅。1...
航天員正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一項實驗,可能使未來的太空探索任務實現電氣化。這項實驗的主角是一批希瓦氏菌——2018年7月初被送上國際空間站。這項實驗是判斷它們在太空中能否發電、人類能否利用它們的這一本領使未來的太空探索更簡單的第一步。套用 將細菌作為電池不久將為人們的電器設備提供電能,科學家發現細菌...
公司通過多次利用空間環境進行菌種誘變研究,積累了空間環境誘變、地面篩選等方面豐富的科研經驗。已形成的主要產品及成果包括“天曲紫紅麴黴菌”、“東方紅1號牌酵母菌”、“航天神舟輔酶Q10光合細菌”等核心菌種,與同類菌種相比,具有發酵單位更高、雜質更少等特點。經過多年努力,公司在空間生物技術套用研究領域的建設...
1987年8月5日,一批農作物種子、菌種和昆蟲等“搭乘”我國第9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升入太空,拉開了我國航天育種序幕。1991年,“航天效益工程”提出,航天技術要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成為航天事業發展的重要原則。1995年,專家建議將航天育種工程列入國家重大科技工程計畫。(2)立項階段(1996年—2005年)1996年1月16...
北京航天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於2007年09月0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屈亞偉,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食品;銷售農作物種子;零售菸草;零售藥品;餐飲服務;生產食品;生物技術開發;種植食用菌;農業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自然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技術推廣;數據處理(不含銀行卡中心及PUE值在1.5以上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套用...
神12-白參是航天種質菌株。獲得過程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研究團隊依託雲南重大科技專項與重點研發計畫——航天育種和航天食品研發與示範航天育種項目,通過神州十二號搭載將白參菌株“上天”,2021年9月17日13時30分許“入地”後,經過篩選、雜交、鑑定、出菇等研究,獲得“神12-白參”航天種質菌株...
除糧食、蔬菜、水果、油料等農作物品種外,還創製出林草花卉、中草藥新品種和製藥、釀酒等微生物新菌種。2022年5月1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公布了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航天育種實驗項目清單。據介紹,在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歷次飛行任務中,均安排了航天育種實驗項目,並通過神舟十二號和神舟十三號載人...
其次,利用高通量測序結合實時定量PCR、螢光計數等方法,系統研究了我國正在組裝測試階段的空間站內外艙面微生物的主要來源、濃度、活性狀態、群落結構,研究結果初步建立了我國空間環境菌種資源庫,證明了人員裝配活動對艙內微生物群落環境影響較大,同時系統性的評價了載人航天器裝配環境微生物污染情況,為裝配廠房後續設定...
和平號”太空站上的太空溫室里試種的“太空小麥”又獲成功。美國、日本的科學家也正在聯合攻關,將甘薯種在航天器里,不僅可以補充艙內氧氣,而且可供宇航員食用。可見,太空這一無菌、高潔淨、高真空、微重力、強輻射的得天獨厚的特殊環境,也是食品資源向新領域延伸的一個新舞台。
實踐八號育種衛星裝載了糧、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類2000餘份約215公斤種子和菌種,涉及152個物種,其中植物133種、動物3種、微生物16種。它們乘坐衛星在太空“旅行”15天,於24日重返大地。我國開展航天育種以來,多次利用返回式衛星進行空間搭載試驗,通過利用空間環境資源,把航天技術與農業育種技術結合起來...
航天搭載的微生物菌種,能藉助微重力、空間輻射、超真空等綜合空間環境因素的轉換,在較短時間裡創造其它育種方法難以獲得的罕見基因突變,以此來進行微生物育種是空間技術育種的一個重要的套用領域,利用空間技術對某些抗生素的產量提高及酶製劑研究曾有些可喜的結果。但是由於航天搭載成本高且空間有限,因此套用受到限制。
茵維她,英文名:InViTa,航天生物益生菌素婦女用系列產品,由神箭神舟研發生產,總部坐落於北京,生產中心位於遼寧東戴河新區。茵維她InViTa致力於為女性提供科學的私人定製私護解決方案,運用“航天搭載空間誘變育種”技術、“生物工程發酵”技術以及“合成生物”技術等,將“抑制”致病微生物和“保護”女性私處益生...
近年來,人們利用宇宙系列生物衛星、科學返回衛星、空間站及航天飛機等空間飛行器,進行搭載微生物材料的空間誘變育種。通過外層空間特殊的物理化學環境,引起菌種的DNA 分子的變異和重組,從而得到生物效價更高的高產菌種。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先後利用衛星搭載了真菌、酵母、放線菌、細菌等30多種...
★ 2001 年 7 月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器通過了省科技廳的成果鑑定 ★ 2002 年 2 月公司 237 個菌株通過“神州四號”飛船搭載實現航天育種 ★ 2003 年 4 月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器被列入《國家級星火計畫》、“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 2003 年 10 月食用菌液體菌種培養器獲省科技進步獎 ★ 2004 年 4 ...
2012年,美宇航局擬用細菌為行星探索機器人供能。細菌發電工藝會產生二氧化碳(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等對空氣造成污染的物質,但與使用礦物燃料所排出的廢氣相比,它對全球變暖的危害要低得多。技術原理 細菌發電的原理是讓細菌在電池組裡分解分子,以釋放出電子向陽極運動產生電能。在細菌發電期間,還要往電池裡不斷充...
4.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畫項目,特色微生物航天育種技術創新與菌種創製,子課題負責人,2019 -2021 5. 廣東省重點建設學科科研能力提升項目,嶺南傳統發酵食品中功能菌群解析及其發酵調控關鍵技術研究,主持,2022.1-2024.12 6. 廣東省省級農業科技創新及推廣項目,農產品初級加工裝備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團隊,專題專家...
近年來,人們利用宇宙系列生物衛星、科學返回衛星、空間站及航天飛機等空間飛行器,進行搭載微生物材料的空間誘變育種。通過外層空間特殊的物理化學環境,引起菌種的DNA 分子的變異和重組,從而得到生物效價更高的高產菌種。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先後利用衛星搭載了真菌、酵母、放線菌、細菌等30多種...
《農民日報》——“地栽黑木耳致富六萬人”、“菌種生產呼喚產業革命”、“播種富庶的科技神人”、“海外專家為液體菌種喝彩”等;《科技日報》——“黑木耳栽培的創新”、“菌種生產迎來液體革命”、“台灣競相引進大陸液體菌種技術設備”;《中國技術市場報》——“黑色旋風起朝陽”、“全禾菌業菌種實現航天搭載”、...
北京神箭神舟航天空間生物科技中心作為神箭神舟的產品技術研發中心,擁有國家級空間生物實驗室一座及航天生物、生物發酵等方面的資深專家、研究人員數十位。中心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和研發平台,廣泛開展航天生物技術服務(包括航天搭載太空誘變、實驗室優良菌種篩選、中試放大等),生物項目孵化開發,國家專項課題申報,生物...
富樂頓生物工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樂頓生物工程)是一家利用太空特有的環境,結合現代空間生物技術,運用航天空間生物醫 學研究成果,專業從事空間微生物科學研究、開發、孵化及產業化套用的技術企業。富樂頓生物工程專注於培育空間套用產業的研究與探索,匯聚空間生命科學領域專業研究團隊,研究和開發空間微生物...
新基地全部按照國家GMP要求設計 2006-10 經省衛生廳驗收合格的GMP車間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公司產品自主研發生產 2007-04 航天搭載返回菌種經篩選培育後生產的新一代生科核苷酸上市 2008-06 公司研製的新一代核苷酸雞精上市 2008-10 生科八年磨一劍推出的新一代骨密度產品——生科金骨力膠囊上市 ...
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重點領域研發計畫項目)“特色微生物航天育種技術創新與菌種創製”(項目編號:2018B020206001)國家星火計畫項目“美藤果的綜合開發與套用研究”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不同產地黃芪品質的比較和評價體系的建立”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香蕉粉的開發及其在粵式焙烤食品中的套用研究”廣東省科技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