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種類
由於載人航天活動的任務漸趨繁多,於是航天員便分成了兩類。一類是航天駕駛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駕駛載人太空飛行器。這類航天員一般還是從具有豐富經驗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另一類是科學技術工作人員,他們執行各種空間使命,如在軌道上施放衛星或從軌道上回收、修理衛星,進行空間物理探測、空間醫學研究和空間加工試驗等。對這類航天員不要求具有飛行的技術和經歷,但必須具有某種科學技術的專長。
選拔條件
航天員選拔的具體內容根據太空飛行器的裝備、航天任務等確定,一般分為4個方面。
一般性條件
與飛行員選拔相同,但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要求更高。
醫學選拔
除沿用飛行員的醫學選拔條件外(見飛行員體格檢查),還在既往史上注意有無隱性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在體檢中須全面而細緻地檢查心血管系統、前庭功能和視覺系統等。
心理學選拔
了解個體的感知能力、記憶力、注意力、靈活性和動作能力。
特殊環境因素的耐受性
在以上3項合格後方能進行這一項目的選拔。檢查內容包括:心肺功能檢查,進行立位耐力和運動負荷試驗,觀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標,選用最佳心肺功能者;前庭功能檢查,採用轉椅、鞦韆或灌耳等方法,選出前庭植物神經反應穩定性佳者;超重耐力檢查,採用人體離心機作正向和橫向超重耐力的檢查;失重飛行檢查,以飛機作拋物線飛行,選出對失重反應良好的人;低壓缺氧耐力檢查,在低壓艙內篩選,排除缺氧耐力差和低壓敏感者以及易暈厥者;振動耐力檢查,排除對振動過於敏感者;隔絕環境適應性檢查,以此評價個體在異常環境而又無外界因素刺激下的適應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此外還有高溫耐受性檢查等。經過這些項目檢查後,醫務人員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單項和綜合項目的評定,作出總的評價。
女航天員標準
基本上與男性航天員無本質差別。通常,女性航天員大都擔任航天飛行中的飛行專家或科學家的任務。自第一位女航天員蘇聯的В.В.尼古拉耶娃-捷列什科娃遨遊太空之後,又有蘇聯的С.Ε.薩維茨卡婭、美國的S.K.賴德等女航天員參加了航天飛行,並進行了科學試驗。航天實踐表明:婦女具有男人一樣的對空間飛行環境的適應能力,並能勝任航天飛行任務。
女航天員選拔:
出身
仍來自空軍--其中男性候選人均是現役空軍殲擊機飛行員,女性候選人是現役運輸機飛行員,多人執行過
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軍事演習等重大飛行任務。
年齡
27-34歲--據空軍負責選拔的有關人員介紹,這批候選人平均年齡為30.4歲,最大的34歲,最小的只有27歲。同時,這45名候選人學歷水平均為大學本科以上。
身高
有可能1.75米--楊利偉曾透漏,這次選拔“我們會從醫學的角度、綜合素質的角度做了很多修改,包括硬性條件,比如選我們的時候身高要求在1.65到1.72米之間,現在我們把它放大到1.75米了,而且不但要招男航天員,這次還要招女航天員,我們正在做這個工作,已經在進行當中了”。從理論上來說,這兩位女航天員亦有1.75米身高的可能。
素質
五大硬體,包括家庭情況--初選工作於2009年5月啟動,由空軍組織實施,
主要內容分為基本條件選拔、臨床醫學和心理選拔、基本條件覆核、家庭情況調查、綜合評定五個階段。目前來看“飛行技術過硬,心理素質俱佳”。
流程
三個階段,還有兩關--據悉,整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分為初選、複選和定選三個階段進行。目前,複選工作即將啟動,45名候選人將分3批進行生理功能和心理等的全面檢查。
生理指標
指標從志願者中來--楊利偉此前透漏,女航天員選拔,“不能說是苛刻,我們會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有些標準肯定不一樣。我們要做大量的實驗,我們有很多志願者,包括清華大學、農業大學的,包括很多跳傘運動員。我們找了很多志願者給我們做實驗,出了很多的數字,就是要為了找男性和女性的區別在什麼地方,從生理上到身體條件上,我們出了很多的數據,制定了不同的標準。所以我們現在選拔女航天員也是一樣,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和整個狀態來制定一些標準”。
上天時間
第一批訓練10年左右上太空--我國第一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從1995年12月正式啟動,當時對1500名飛行員進行了檢查,確定800餘人參加初選,最終確定14名航天員,並在1998年1月正式組建航天員大隊,正式完成了我國首批航天員選拔工作。
相關信息
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工程師黃偉芬2014年9月13日在第27屆
太空探索者協會年會上表示,為了更好地完成空間站建設任務,中國將在近兩年完成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
黃偉芬表示,鑒於空間站任務對航天員的身心素質及專業知識要求更高,在選拔來源上將由過去單純從飛行員隊伍中選拔拓展到向研製、醫學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中選拔。
在成功突破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後,我國目前正全面展開空間站建設任務。按計畫,將於2016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艙,並隨後發射
神舟十一號飛船和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之對接,計畫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建造工作。
“目前,中國航天員中心正在為空間實驗室的任務進行技術培訓,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和訓練工作將在兩年內進行。”黃偉芬說,“我們同時也在為未來空間站任務作技術儲備,在選拔第三批航天員時,將充分考慮空間站任務對未來航天員的身心素質和專業技術知識的更高要求。”
黃偉芬說,出於任務需要,第三批航天員來源將會與前兩批有所不同。“我們目前共有21名航天員,全部來自飛行員隊伍,從第三批開始我們將從跟
載人航天工程相關的研製部門選拔工程師,加入到航天員的隊伍。”
“隨著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我們也有可能會從醫學專家裡選拔醫生或心理學家。”黃偉芬說,“考慮到未來任務對航天員的需求,加上目前航天員隊伍里已有兩名女性,所以暫時不會在第三批中選拔女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