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描繪人的舞蹈場面。始見於新石器時代,表現技法多為彩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舞蹈紋
- 性質: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
- 特點:描繪人的舞蹈場面
- 技法:表現技法多為彩繪
一種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描繪人的舞蹈場面。始見於新石器時代,表現技法多為彩繪。
一種傳統的陶瓷器裝飾紋樣,描繪人的舞蹈場面。始見於新石器時代,表現技法多為彩繪。...
彩陶舞蹈紋盆是197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大通縣上孫家寨遺址甲區發掘第20號漢墓時發現的。具有舞蹈畫面簡潔,線條明快,筆法酣暢。透過靜止的畫面,仍能讓今人...
這隻舞蹈紋盆是馬家窯文化彩陶中罕見的描繪人物形態的作品。...... 這隻舞蹈紋盆是馬家窯文化彩陶中罕見的描繪人物形態的作品。中文名稱 舞蹈紋盆 出土地點 青海大...
此展品為齊家文化時期的打擊樂器,這套磬大小共12片,青玉製成,每片磬身皆減底浮雕三個線形舞蹈人,最大磬的長度為36 cm,最小的為24 cm,厚均為2 cm,每片...
此盆1973年青海大通上孫家寨出土。泥質紅陶,頸平直,腹下收,平底,屬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家窯列。盆內壁頸部繪褐色裝飾畫帶一周。中有三組跳舞紋,每組五人,...
這一銅鼓面雕飾的鼓胸羽人舞蹈紋圖案,線條流暢,構圖優美,可謂難得之珍品。所飾羽人舞分八組,每組二至三人,舞人化妝象鷺鳥,頂插矛形羽牌,髻綴翼形羽飾,自腰...
由於當時沒有桌椅,彩陶放置在地上或被人捧持,人們視線首先注目的是盆內上腹的迎面的部位,而作為主題紋樣的舞蹈人物紋正飾於這主要的部位,在盆唇和器外上腹只...
中華民族的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記錄中華民族舞蹈發展軌跡的文物圖像和文字,連綿不斷,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罕見的。 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舞蹈紋...
馬家窯文化彩陶舞蹈紋盆是一個文物,於1973年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家寨出土,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樂舞與先民們的狩獵、畜牧、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
舞蹈,是通過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人體動作和造型,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藝術。正如聞一多在《說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調最直接、最實質、最強烈、最尖銳...
鼓是精神的象徵,舞是力量的表現,鼓舞結合開舞蹈文化之先河。按古文獻記載,最早的鼓,是進入陶器時代用陶土燒制的“土鼓”,土鼓標誌著農耕文化型舞蹈之開端。...
如鼓面中心有太陽紋,周邊有青蛙、蟾蜍飾物及翔鷺紋,鼓身有羽人舞蹈紋,競渡紋,或通體雲霄紋等。銅鼓上的紋飾,多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神奇奧秘之感,吸引著人們對...
這件舞蹈紋青銅壺,是迄今為止在內蒙古發現的唯一一件漢代舞蹈紋青銅壺,其中的胡人舞蹈和以蟠螭紋為主的淺浮雕圖案,具有與中原文化交流的多種信息。 ...
特別是1995年,考古人員在青海省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宗日遺址發現了一件雙人抬物紋彩陶盆和一件不同於1973年大通縣出土舞蹈紋的舞蹈紋彩陶盆。前者圖案在國內尚屬...
原始時期的音樂和舞蹈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這些樂舞與先民們的狩獵、畜牧、耕種、戰爭等多方面的生活有關。青海省大通縣上孫寨出土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可估...
人的形象在彩陶繪畫中出現較少,半坡彩陶的人面紋、人面魚紋,馬家窯的舞蹈紋盆,是研究原始繪畫的珍貴資料,反映了原始先民樸素的認識現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