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皇山村

舜皇山村

舜皇山村位於浙江省嵊州市北部,距縣城13公里。村區地勢高峻,海拔420米。巍巍山層巒疊嶂,橫亘在村背面。村前山坡陡峭。俯視山下,田野阡陌縱橫,104國道和剡溪舉目瞭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舜皇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浙江省嵊州市北部
  • 人口:335人
  • 水田:103畝
簡介,基本信息,名字的由來,農業發展,經濟發展,名茶產銷,當地特產,

簡介

基本信息

舜皇山村 隸屬仙岩鎮。1992年,全村107戶、335人。水田103畝,茶園262畝,山林927畝。以產茶為主,兼營糧食、林業。農業經濟總收入48萬元,人均收入1429元,年產名茶舜皇雲尖1萬公斤。舜皇山村產茶歷史悠久,原盛產珠茶,早為平水綠茶產地之一。1937年,實業部全國經濟建設委員會和浙江省建設廳聯合創辦浙江省茶葉改良場,曾在舜皇山開闢茶園20畝,建立新型高產茶園,推廣改良採制珠茶新工藝,並組辦山雩大山區合作茶廠,集中精製茶葉
舜皇山村一景舜皇山村一景

名字的由來

舜皇山村名由來,可追溯到堯舜時代。舜曾到此地,其棲息之處曾建有舜皇廟,廟內天井中有兩眼井,稱為舜井。井水常年不枯,村民多到此汲水。唐朱慶餘有《舜井詩》:碧波粼粼不記年,青蘿鎖在小山巔。向來下視千尋水,疑若蒼梧萬里天。宋《剡錄》載:北曰舜皇山,山最崇矗,崗嶺復深,有舜井焉。又載舜井,井二,在舜皇山。現廟、井舊址已為龍皇水庫庫區,為水所淹沒。在建造水庫時曾挖出瓦礫、銅燈盞、石磨等文物,證明這裡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戶多數為楊、李兩姓。
舜皇山村

農業發展

舜皇山村與安徽省寧國、廣德兩縣交往密切。1949年前,寧國、廣德的大米、花生、芝麻等農副產品,靠肩挑、騾馱、獨輪車載運到此交易,併購回生活日用商品。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寧國、廣德的油料及小雜糧到此出售數量猛增,杭垓糧站最高年收購黃豆250多噸,芝麻100餘噸,花生、赤綠豆150餘噸;並有小量板栗、中藥材售給供銷社。有些個體戶去寧國販運毛竹、毛料、竹筍、茶葉等農副產品。
50年代後期,社隊在境內先後辦起水電站、糧食飼料加工廠、竹器廠、農具廠、織巾廠等。至1992年,有村辦的磚瓦廠、水泥預製廠,鄉及部門辦的筍廠、機械鑄件廠、鋼竹製品廠、營養食品廠、醫療器械廠、糧食飼料加工廠、食品廠、豐泰製衣有限公司等,職工300餘人,總產值1400萬元。主要產品有清汁筍、鋼竹轉椅、花粉豆漿精、注射混均器、金工配件、各種鑄件和農具等。
舜皇山村村貌舜皇山村村貌
全村耕地面積814畝(水田700)、山林8700畝。農林業是舜皇山村的傳統產業。1949年前,洪旱災害頻繁,糧食畝產不到200公斤。1952年興修黃金壩,自流灌溉糧田400餘畝,在壩下兩岸築起塊石防洪埂1600多米,造田100餘畝。並先後建起水塘16個,放水渠道4000多米,抽水機埠7 處,裝機容量53千瓦。1992年糧食總產499噸,畝產700多公斤,比50年代初增長2倍多,由缺糧變為自給。

經濟發展

製作和經營舜皇雲尖名茶給村帶來了生機,村民經濟收入大幅度上升。1984年全村茶葉收入3.5萬元,1988年達到35萬元,比1984年改制名茶前增長了10倍。1992年茶葉收入已占總收入的90%,並跨入了嵊縣較富裕村的行列。收入最高的戶年收入達到11000元。鋼筋、水泥、沙石源源不斷地運入村區,山腰中出現了一排排鋼筋水泥結構、裝潢美觀的新樓房。全村60%以上的戶住進了新房。家用電器陸續增加,全村有電視機約90台,洗衣機、電冰櫃也進入村民家庭。1985年仙(岩)舜(皇山)公路建成通車。同時村民用上了自來水,村辦起了老年活動室和黨員活動室。1993年初,投資1.2萬元,架設電話線,安裝程控電話,改變了山區信息閉塞的狀況。
1993年元旦,中共浙江省委副書記沈祖倫冒著嚴寒視察了舜皇山村,對坐落在高山上、新樓林立的山村表示讚賞,對村茶農協會交流技術、傳遞信息、推銷茶葉、服務茶農的做法深為滿意,要求能進一步發揮本地優勢,擴大茶葉市場,發展農村經濟。

名茶產銷

舜皇山村有發展茶葉生產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村莊坐落在南面的山腰中,坐北朝南,山雩山成為阻擋凜冽西北風的天然屏障,氣候溫暖。龍皇水庫周圍的龍山頭和虎山頭,屬酸性黃泥土,適宜茶樹生長發育。
1951年縣人民政府在三界實驗茶場成立紅茶推廣大隊,舜皇山村製作紅茶,並實行互助合作性質的合工合茶,統一採摘,統一投售。當時村派代表出席了縣和省的農業勞動模範代表會議。村農會主任王全有的照片登在《華東畫報》的封面上,《人民日報》也介紹了舜皇山村合工合茶的經驗。1952年8月16日,蘇聯茶葉專家貝柯夫和哈里巴娃曾到舜皇山村考察茶葉生產,認為此地山高雲霧多,氣候濕潤溫暖,土壤肥沃,適宜發展茶葉生產,還可炒制各檔名茶。1953年後,村又逐步恢復珠茶生產。1980年,在縣、區、鄉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村里開始試製扁形特種茶,試製出的茶葉具有嫩、醇、香、厚的特點,取名為? 山雲霧茶。1984年,村派出7位青年到杭州獅峰學習名茶製作,並請杭州梅家塢的制茶師傅到村傳授名茶炒制技術。1985年,製成特種茶80公斤,投放杭州市場,受到中國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好評,該所派人專程上舜皇山村考察,並達成合作協定,由茶葉研究所再請杭州梅家塢炒茶高手上舜皇山輔導龍井茶炒制技術,攻克外形不夠平扁、光滑的難關。此後又聘請浙江農業大學茶葉系教授作技術顧問。採摘把關,使茶芽均勻成朵,不帶蒂頭、碎片;炒前又進行適度攤放,顯其米黃,減其苦澀,增其清香;然後傳授炒制、整理、貯藏以至包裝、運輸等一整套技術。舜皇山茶葉終於達到了外形扁平、尖削、勻淨、嫩綠鮮潤、綠中顯黃;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滋味香醇、鮮爽、味甘;葉底細嫩成朵;香氣高且持香、耐泡的名茶品質要求。
舜皇山村
1987年春,舜皇山村成立了茶農協會,將創製的特種茶改名為舜皇雲尖。舜皇雲尖參加浙江省茶葉學會第一屆鬥茶會,一舉成名,獲得上等名茶二等獎。1989年再次參加全省第二屆鬥茶會,又獲優良名茶二等獎。1991年4月,國家旅遊局、省人民政府舉辦91中國杭州國際茶文化節和全省第三屆鬥茶會,舜皇雲尖被評為名茶新秀一等獎。省茶葉學會因舜皇雲尖在三屆鬥茶會上連續三次獲獎,特授予榮譽證書。
舜皇雲尖出名後,影響和帶動了鄰村、鄰鄉和鄰縣。各地紛紛到舜皇山村學習炒制名茶技術,聘請舜皇山人為制茶師傅。該村已培訓了160多炒制名茶能手,家家戶戶都能炒制舜皇雲尖。每年外出當制茶師傅的有三、四十人。1993年春季有10人被聘請到貴州當制茶師傅。村里同許多省、市、縣的茶葉科研、生產和服務單位掛上了鉤,進一步拓寬茶葉產銷渠道,提高舜皇雲尖的知名度。舜皇雲尖現已運銷到紹興寧波杭州上海南京山東和內蒙古等地。1987年後,客商到舜皇山村爭購茶葉,設立收購點,最多時達到14個,收茶客商每天多達100多人。
舜皇山人抓住機遇,利用舜皇雲尖的名氣,大多數人都學會了做茶葉的生意。舜皇山村成了名茶產銷地,村人大多既是製作名茶的能手,經商的能人。1990年,在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成立舜皇山名茶經銷服務部,建立茶葉市場,每年成交茶葉在3萬公斤以上,金額達60萬元。1991年9月,中共嵊縣縣委、縣人民政府授予舜皇山村名茶專業村錦旗。

當地特產

舜皇雲尖產於嵊州市仙岩鄉舜皇山村,其外形扁平、挺直光潔,肥嫩均勻,色澤糙米黃,滋味鮮爽,香氣馥郁,湯色清綠,葉底勻嫩明亮。舜皇去尖品質優良,在名茶評比中多次獲獎。
舜皇雲尖舜皇雲尖
舜皇山村
1980年5月,在茶葉技術部門指導下,村里開始創製名茶,同一批細嫩的茶葉製成三隻樣茶,經評比,製成的扁茶色、香、味俱佳。因此,舜皇山村確定開發扁茶,並定名為山雩山茶,1987年改名為舜皇支尖。起初,舜皇山村前期採制名茶,後期加工珠茶,至80年代後期,採制名茶,是紹興市第一個名茶生產專業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