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壩:隱秘的河流與古道

《舒家壩:隱秘的河流與古道》是高仁斌劉安龍創作的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家壩:隱秘的河流與古道
  • 作者:高仁斌、劉安龍
  • 作品體裁:散文
  • 創作年代:當代
文章原文
第一次聽說在富順境內還有一個叫舒家壩的地方,那是兩年前的事。當時,遠在雲南經商的朋友老舒有意回家鄉發展鄉村旅遊,作為土生土長的舒家壩人,他有一種特殊的故土情結,在他的眼裡,舒家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親切和美。但作為一個投資項目,需要考量的因素遠不止於此,為了慎重起見,他特意邀請了中國鄉建院的專家團隊前往考察論證,為期一周的考察結束後,專家們告訴舒總,舒家壩的資源稟賦完全符合旅遊景區開發要件,至少在川南還是一塊未被發現的旅遊處女地,只要項目規劃得好,就是又一個中國最美鄉村。專家的認同,更增加了老舒的信心,他開始著手籌備項目的前期規劃工作,在此期間,因為工作上的關係,我也曾多次到過舒家壩,但遺憾的是,一直沒有得見她的全貌,每次都只到了溝口的黑龍灘,不是因為下雨,就是因為路走不通。當地人說,要想進溝,必須事先砍掉灌木和柴草,找出以前那條道路,因為黑龍灘裡面的幾條溝,已經二十多年沒有人進去過了。上周末終於有了一個機會,與友人一道成行。
舒家壩距離李橋鎮僅有四五公里,沿著通往五條溝的道路在中途機磚廠往左,很快就到了溝口黑龍灘,整個灘口形似一條蛟龍,層層疊疊的石塊大小不一,有一種自然堆砌的隨性之美,看不出一點人工的痕跡,因為常年流水沖刷的作用,泡在水中的石頭變得黑黝黝的,所以得名黑龍灘。黑龍灘往下的河流,在幾公里外的李橋場口進入沱江的支流鎮溪河,而往上則進入山谷,一直到上游花漁洞,這也是我們此行即將探訪的一段路,據老舒介紹,沿著一條溝走,大約有五公里,如果加上裡面交錯的山澗,那至少有20公里。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能沿著最近的路走。這條路也是以前通往南溪盤龍場的主路,自從山外修建了公路,這條土路便再也沒有人走,從此荒廢了,山里僅有的幾戶人家也早已搬到了黑龍灘外,整個山溝,成了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成群的飛鳥不時在兩山之間自由來往,偶爾還從我們的頭頂掠過,隔得那么近,它們居然沒有絲毫的戒備,甚至還有打趣我們的意思。朋友開玩笑說,這個世界就是奇怪,連鳥都不怕我們,簡直沒有把我們當人看。我補充道,它們是沒有把我們當敵人看,這叫友善。
進山的路比較平緩,幾乎都是靠著河流幾米開外,河流向下,河水異常清澈,偶爾還看得見水底爬行的小螃蟹,河面不算太寬,大約五六米,不知名的水草們長勢旺盛,有的地方幾乎鋪滿了整個河面,如果是在夜裡,很難分得清哪裡是河水,哪裡是岸邊。老舒告訴我們說,這條河因為隱沒在山谷里,被樹木水草完全掩蓋了,所以在天上航拍都沒有發現它的存在,就連鎮裡以前的地圖,標註的起始端都是外面的黑龍灘,而沒有包括山谷里的這一段。這分明是一段被遺忘了的河流,就像荒廢在深山裡的這一段古道,它曾經演繹過的繁華早已不再,甚至人們都快忘記了它叫什麼名字。道路雖然平坦,但越往裡走還是越加艱難,兩旁都是高過頭頂的絲茅草和牛肋巴,遇到開闊一點的地方,往往又是長滿了青苔的石灘,我們不得不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會滑進坎下幽深的叢林。
大約半個小時之後,我們到了一個叫“一碗水”的地方,這是一個難得的開闊地帶,河段在這裡形成了一個落差,流水的聲音在山谷里肆意迴響,使整個山谷充滿了生機和活力。而上面的一段河面也變得更加寬大,像一個精緻的湖,有足球場般大小。老舒告訴我們說,這個一碗水,就是以前人們趕路累了歇腳的地方,石灘上有一個天然的石窩,狀若碗口,終年泉水不斷,走到一碗水,山谷就算是走了一半。繼續往前走,就是“小累”和“大累”,名字樸素到了極致,但卻很形象地反映出道路的特徵和趕路人的心情。我們也留意到,我們所經過的這條路,的確是一條年代久遠的古道,雖然荒廢了這么多年,但仍能看得出,那些石灘上深深的凹痕,透露出的滄桑感,如果作為旅遊開發,這樣的歷史痕跡都應該被好好的保護起來,就像雲南豆沙關的五尺道一樣,讓所有來這裡人們,都能感受到古道的意蘊,進而復活那些已經被淹沒的歷史。
我們一行走到“大累”的時候,前面已經無路可走了。兩個負責在前面開路的村民說,他們背的柴油割鋸機已經沒有油了,再要往前走,只能用柴刀砍,估計要砍兩三天。我們當然等不到那么久,但至此已經滿足了,因為我們已經能夠聽得到不遠處高山瀑布發出的歡快的聲音。我們期待著,明年夏天,一定要把這段路走完,走到這條隱秘河流與古道的交匯處,拍一組花漁洞瀑布的全景,我相信,那也是舒家壩最形象的臉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