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守娟

舒守娟

舒守娟,女,漢,1980年生,新疆阿克蘇人,博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系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舒守娟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教師
  • 專業方向:天氣動力學、中尺度動力學及數值模擬、颱風
  • 就職院校:浙江大學
個人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學術成果,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博士,現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主講課程

2019-2020學年秋冬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9-2020學年春夏學期,《大氣物理學》。
2018-2019學年秋冬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7-2018學年春夏學期,《大氣物理學》。
2017-2018學年秋冬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6-2017學年春夏學期,《大氣物理學》。
2016-2017學年第一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天氣學原理》。
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氣象業務自動化》。
2009-2010學年第一學期,《氣象業務自動化》。
2008-2009學年第一學期,《氣象業務自動化》。

研究方向

  • 天氣動力學。
  • 中尺度動力學及數值模擬。
  • 颱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機理。

學術成果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在研,“登入前後颱風降水的演變及其機理研究”總經費68萬。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主持,在研,“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生成的機理和可預報性研究”,總經費82.98萬。
[3]國家公益性行業(氣象)專項課題,主持,結題,“定量降水預報的系統誤差訂正關鍵技術研究-定量降水預報的不確定性理論研究”,可支配經費60萬。
[4]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參與,結題,“突發性強對流天氣演變機理和監測預報技術研究-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外場科學試驗(第一課題)”,總經費983萬,可支配經費50萬。
[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結題,“副熱帶高壓和西風槽對颱風強度共同影響的動力學機理研究”,總經費20萬。
[6]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主持,結題,“環境場狀況對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強度影響的研究”,總經費8萬。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氣象局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氣象)課題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作為骨幹成員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973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和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1項。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的SCI為12篇。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並已同國內外同行建立了廣泛友好的合作關係,如2006年應邀赴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P3中尺度實驗室從事颱風強度變化方面的研究;2012年應邀赴歐洲奧地利國家氣象局數值預報室進行對流參數化方面的短期合作研究;2013-2014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氣象系進行訪問並從事熱帶氣旋生成動力學方面的研究。
本人研究方向為災害性天氣的機理、中尺度氣象及數值模擬,近十年主要專注於熱帶氣旋領域的研究。利用多源觀測資料發現和揭示影響強對流天氣系統發生髮展的氣候和天氣學背景,進一步在數值模擬中證實觀測結果,並給出天氣-動力相結合的物理機制模型。在該方向的國際前沿及難點科學問題上做出了一系列有創新性的科研成果。主要創新性貢獻簡介如下:
(1)率先證實源自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乾空氣入侵能夠對近海颱風的結構及強度造成顯著影響,明確揭示在不同天氣背景下,乾空氣影響熱帶氣旋增強或減弱的機制和動力模型。該研究成果彌補了國際領域對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颱風相互作用研究的空白,有力證實了過去基於理想框架的猜想,並基於觀測給出衡量乾空氣入侵影響颱風強度變化的定量化判據,為科學認識近海颱風活動規律和理論指導業務預報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Geophys. Res. Lett.和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上發表後,立即受到廣泛關注,至今已被學術界各種形式他引近四十餘次,並被重要國際學術會議特別邀請介紹該成果。
(2)在近年國際前沿課題-熱帶氣旋生成方面,明確提出除了常規因素以外,熱帶波動的影響也必須考慮,提出熱帶波動的可預報性將影響或限制熱帶氣旋生成的可預報性。該成果不僅進一步擴展了過去對於熱帶氣旋生成的認識,而且也為未來模式的改進和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思路。研究成果發表在大氣科學領域公認的國際一流期刊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JAS)上。
(3)在國內較早將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理論引入並套用到氣象學領域中,並連續發表多篇論文在國內地球物理領域的SCI期刊中,為研究組開發在上海颱風研究所穩定運行並發揮重要業務指導作用的“颱風強度PLS-CLIPER統計預報模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這些成果也是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的主要貢獻之一。
(4)針對目前熱帶氣旋降水預報,尤其是登入熱帶氣旋降水預報存在極大困難的現狀,指出熱帶氣旋登入前後所處的不同的天氣系統的配置,是導致其產生不同降水分布、不同移動路徑的本質因素,揭示了不同環境場配置下登入颱風不同降水分布的天氣學模型。
(5)建立弱颱風產生強降水、乾颱風產生強降水的天氣動力模型,為業務預報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21]Shu, S., Xu, H., & Zhang, W.,Convective-stratiform rainfall of Typhoon Fitow : Sensitivity to rainfall partitioning methods.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20]Shu, S.,Feng, X., & Wang, Y. Essential role of synoptic environment on rainfall distribution of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over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9]Feng, X., &Shu, S.*. How do weak tropical cyclones produce heavy rainfall when making landfall over Chin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8]Xu, X.,S. Shu, and Y. Wang, Another look on the structure of mountain waves: A spectral perspective.Atmospheric Research,
[17]Shu, S.,and F. Zhang, Influence of Equatorial Wave Disturbances on the Genesis of Super Typhoon Haiyan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16]Shu, S.,F. Zhang,J. Ming, and Y. Wang,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the Intensity Changes of Tropical Cyclones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15]Shu Shoujuan, Wang Yuan, and Bai Lina,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lower-layer vertical wind shear in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fication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Acta Meteor. Sinica,
[14]Shu, S., J. Ming, and P. Chi, . Large-Scal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ability of Rapidly Intensifying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Basin.Wea. Forecasting,
[13]Jie MING,Shoujuan SHU, Yuan WANG, Jianping TANG, Baojun CHEN, Modeling Rapid Intensification of Typhoon Saomai with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and Sensitivity to Cloud Microphysical Parameterizations.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12]SHU Shou-juan, XU Yin, SONG Jin-jie and YU Zi-feng.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n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ssociated with landfalling tropical cyclones affecting China.J. Trop. Meteor.
[11]SHU Shou-juanand PENG Li-ran, Analysis on structure of Typhoon Longwang based on GPS dropwinsonde data.J. Trop. Meteor.
[10]Shu S., L. Wu,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aharan air layer on tropical cyclone intensity using AIRS/Aqua data,Geophys. Res. Lett.,
[9]Shu S J, Wang Y, Xiong A Y, Estimation and analysis for geographic and orographic influences on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n China. Chinese J. Geophys. (in Chinese),
[8]Shu S J, Yu Z F, and Wang Y, A statistic model f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over the Tibetan complex terra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7]舒守娟,王元,宋金傑.西北太平洋颱風“海棠”結構的GPS Dropsonde觀測分析.氣象學報。
[6]舒守娟,許音,喻自鳳,宋金傑.登入中國的熱帶氣旋降水分布觀測研究.中國科技論文線上
[5]彭犁然,舒守娟*(通訊作者).利用GPS DROPSONDE資料研究“龍王”颱風的結構特徵,熱帶氣象學報。
[4]遲鵬,舒守娟*(通訊作者).西北太平洋強度突增熱帶氣旋特徵分析,中國科技論文線上。
[3]舒守娟,王元,儲惠芸.地理、地形影響下我國區域的氣溫空間分布.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明傑,舒守娟.颱風雲娜的敏感性數值試驗及其對渦旋羅斯貝波的影響,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舒守娟,王元,李艷.西藏高原地形擾動對其降水分布影響的研究.水科學進展。

榮譽獎項

11、2019年浙江省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10、2019年浙江省高校“網際網路+教學”優秀案例一等獎。
9、2018年海峽兩岸高校大氣科學學術研討會(竺可楨論壇)優秀論文獎。
8、2018年 浙江大學優質教學二等獎 。
7、2015年 南京市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共30篇)。
6、2015年 “全國大氣科學專業青年教師教學交流與競賽”三等獎。
5、2015年 南京大學“創新育人”獎(共12人)。
4、2014年 江蘇省科學技術一等獎(7/11)。
3、2013年 《現代天氣學原理》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9)。
2、2009年 謝義炳青年氣象科技三等獎(共4人)。
1、2008年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