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恩,通過偽造數據,用所謂的“分子電晶體”糊弄了包括權威期刊編輯在內的許多人,過於囂張的他甚至在不同的學術論文中使用一樣的數據,最終東窗事發,震撼了整個科學界,成為最臭名昭著的科學作假的醜聞事件。
舍恩的學術造假事件不僅成為物理學史上最大的醜聞,其規模也是其他各次學術造假事件無法比擬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舍恩事件
- 別名:舍恩醜聞
- 人物:舍恩
- 成果:分子電晶體
基本介紹,詳細內容,事件揭密,紅極一時,收回學位,責任分析,事件啟示,啟示一,啟示二,
基本介紹
詳細內容
事件揭密
因發明電晶體而成名的貝爾實驗室因一樁醜聞倒在了自己的驕傲之石上。一名年輕的科學家不僅令貝爾實驗室更加陷入危機,也引發了人們對科學界一系列的思考:為什麼這么多人輕易地相信了這個科學家?甚至還有人推薦他獲得諾貝爾獎?科學作假行為一再發生,問題到底出在哪兒?一本名為《塑膠幻想:物理學最大作假醜聞如何震動科學世界》(Plastic Fantastic:How the Biggest Fraud in Physics Shook the Scientific World)的新書將這樁醜聞帶到了科學界之外。作者對這樁醜聞進行了極深入的調查,讓這個臭名遠揚的“前”科學明星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同時也將現代科學界的一系列問題暴露出來。
紅極一時
德國科學家舍恩(Jan Hendrik Schon)1998年加入美國新澤西的貝爾實驗室。這個年輕人花了9年時間攻讀博士,看上去是個勤奮、積極的研究者。
建於1925年的貝爾實驗室因為電晶體等發明蜚聲世界。它是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老家,是世界上最老牌的重量級實驗室。它最先是由美國電訊主力公司AT&T資助的。1996年被迫納入朗訊科技旗下後,實驗室的情況迅速惡化。在舍恩加入之時,貝爾實驗室正在多年下坡路之後進行一系列基礎研究的復興計畫。
舍恩重拾貝爾的專長,在一個研究有機晶體(一種淨化後的塑膠)制電晶體的項目工作,這是熱門的研究方向。和傳統的矽相比,塑膠在電子設備的運用上還有很大的缺陷。如果能夠克服這些不足,就可以製造出更輕,更靈活的計算機晶片,繼而生產出更薄,可摺疊的螢幕,比如“電子報紙”,或者“計算機衣服”等等產品。
最初,在同事眼裡,舍恩是一名樂於與人合作,整天在實驗室忙碌的年輕人。
從2000年開始,他就越來越傾向孤軍奮戰了。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他憑著一系列驚人的論文發表成為科學界的明星。
舍恩先是聲稱製造出了一種振盪電路板。在同事的幫助下,他的論文在《自然》、《科學》上刊登。舍恩的一些創新性的超導實驗讓人稱之為神奇之作,比如不帶任何損失地進行電子超導、首個“有機電子雷射”、第一台“散光”電晶體,他甚至自稱用納米技術做出了只有單一分子大小的超微型電腦。
舍恩在論文中稱,他的“納米電晶體”以碳為基礎,包含氫和硫的有機半導體分子為電晶體材料,以金原子層為電極,利用范德瓦爾斯力讓三個電極安裝在一個分子上。
如果這些實驗是真的,意義就大了。它改變了物質的絕緣、半導和超導等屬性的傳統觀念,這意味著電學從矽時代走向有機時代,矽晶片將走向滅亡,電器會更便宜,微型電腦也將成為現實。
通常一個科學家一年發表一兩篇重要論文已是極為多產,而舍恩在3年中發表了超過100篇論文,其中很多發表在世界權威的學術期刊如《科學》和《自然》上。光2000年,舍恩就在這兩本期刊上發布超過8篇論文。2001年,平均每8天,他的名字就會在學術期刊上出現一次。很多人開始討論這位“愛因斯坦二世”獲得諾貝爾獎的可能性。
收回學位
《自然》、《科學》等期刊的刊文,讓舍恩的實驗成為無數科學家追捧的目標。不過,奇怪的是,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複製舍恩的實驗。據說,2002年全美有超過100家實驗室在測試舍恩的實驗,數以百萬計的資金投入在了這項實驗中,但他們都失敗了。在貝爾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霍維說,“對於舍恩,人們議論紛紛”,但沒人站出來質疑他。
舍恩最終倒在了自己的愚蠢上———他竟在三篇毫不相關的論文中使用完全相同的圖表。這個漏洞被普林斯頓大學和康乃爾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分別發現,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大。當《自然》編輯詢問他時,他表示自己傳錯了圖表。然而,類似的數據矛盾不斷被發現。
2002年,舍恩的名字再度成為熱門標題。這次不是因為新的發現,而是醜聞的敗露。人們發現,一切都是幻影,所有的實驗數據都是偽造的。“科學神童”成為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作假者。
貝爾實驗室組建了針對他實驗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對舍恩在《科學》、《自然》、《實用物理學》等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進行調查,越來越多的數據問題被發現。在為期3個月的調查中,委員會發現舍恩至少有9篇論文存在數據問題。當委員會要舍恩提供相關物理證據時,他表示自己沒留下實驗室記錄,或說硬碟儲存不夠,刪除了原始數據。另外一些時候,他會以設備在德國,或者設備在運輸時被毀等為藉口拒絕檢查。儘管如此,委員會還是得出了結論,舍恩在被指控的24處地方至少存在16處學術行為不檢。
第二天,貝爾實驗室解僱了舍恩。舍恩事後承認自己許多論文的數據不正確。他說,作假是為了展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但一切都晚了,他帶著恥辱回了德國。他在德國的單位———馬普研究所也撤銷了給他的聘書。康斯坦茨大學則收回了他的博士學位,而各大期刊也將他的論文整批整批地撤銷。他的名字在學術界銷聲匿跡,除了在提及醜聞之時。
責任分析
學術作假主要在和產業密切相關的學科如生物技術領域發生,比如韓國幹細胞生物學家黃禹錫的作假醜聞。相比而言,物理界的學術作假極少,更何況在貝爾實驗室這個世界著名的老牌實驗室。舍恩的作假不僅成為物理學史上最大的醜聞,其規模也是其他各次學術造假事件所不能比的。
舍恩總是先製造出一個結果,然後通過計算機偽造圖表證實這個結果,他甚至都沒有費力去為每份論文偽造單獨的數據,而是將這些數據“回收再利用”———正是這個做法導致了他的翻船。
權威期刊則三番五次地上了舍恩的當。舍恩將同事們談論的假想結果拿來,偽造數據證實結果。他的同事面對夢想已久的結果激動萬分,給予很高的評價。有了同事的高評價、貝爾實驗室的大名以及令人激動的實驗結果,各大期刊爭先恐後地搶著發表他的論文。《科學》有一次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免去了兩位獨立同行評論的過程。這一浮躁做法,也對科學的進展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除非是極其惡劣的學術作假,一般科學界會進行低調處理。他們會《塑膠幻想》將這些行為看成極為罕見的例子,在內心堅持相信科學開放、正直、嚴謹的一面。然而過度的信任會導致謊言的出現,即使有懷疑,也沒有足夠的膽量挑戰,這或許是舍恩能夠如此猖狂地將世界級權威機構、學術期刊唬得團團轉的原因,至少,《塑膠幻想》的作者瑞奇是這么認為的。
瑞奇寫道:“在舍恩醜聞上,科學做對了,但並不是它本身,而僅僅是幾名科學家做對了。幾十家實驗室進行複製,無數的懷疑聲音出現,但只有幾名研究者真正將懷疑心變成喝倒彩的口哨。”
在整個作假過程中,負有責任的不僅只有舍恩。貝爾實驗室的負責人一心要把實驗室往市場推動,急於渴求轟動性的成果,學術期刊急切魯莽地接受了他的發現,他的同事毫無懷疑地讚賞了他的成就,還有無數的科學家有懷疑而不敢出聲。
瑞奇指出,舍恩的事件顯示了科學整體糾錯能力的缺陷。舍恩雖然醜聞敗露,但直接原因還是因為他犯下愚蠢的錯誤,在不同的論文中複製了數據,如果他稍微“聰明”一點的話,不知道真相什麼時候會被揭露。
科學作假並不是新聞,連現代物理學之父牛頓都遭到歷史學家關於他在光學計算中捏造結果的指責。謊言伴隨著科學一路走來,這是科學家必須面對的現實。沒有質問,科學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事件啟示
啟示一
“舍恩事件”是國際科技界近年來罕見的學術造假案例,它再次證明,科學不正當行為,或者說學術腐敗,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消除學術造假現象,不能只靠科學界和科學家本身的自律,還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
舍恩栽了,而此前這位年僅32歲的學者曾一度是全球物理學家艷羨的對象。這位曾供職于貝爾實驗室的年輕學者,短短兩年多內“放衛星”般在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頻頻發表重要論文,一些成果甚至被認為對計算機未來發展具有“突破性”的意義。在一些人眼中,舍恩正在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誰能想到,支撐這一切的竟然都是虛假的實驗數據呢?美國一個獨立的專家小組經過長達4個月的調查,認定舍恩至少在6篇論文中造了假。該小組25日公布的報告說,舍恩從事了“確鑿的、明顯的”科學不正當行為。舍恩現在已被貝爾實驗室掃地出門,一顆國際“學術衛星”至此轟然隕落。
“舍恩事件”是國際科技界近年來罕見的學術造假案例,它再次證明,科學不正當行為,或者說學術腐敗,是一種世界性的現象。舍恩“開花結果”的貝爾實驗室學術傳統深厚,與其合作的研究人員多達20多名,在《科學》、《自然》等雜誌上發表論文,也要經過堪稱最嚴格的同行評議的審核。舍恩的一路通行無阻,向人們展示了根治“學術造假病”的難度。
正如一些專家指出的,想完全杜絕學術造假幾乎不太可能。美國《科學》雜誌今年7月曾就舍恩受到調查一事發表社論認為,再嚴格的論文評審程式,也永遠無法對“聰明的造假”做到完全“免疫”。完善同行評議、合作研究等制度、加強對科研從業人員的道德教育,固然可以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但要有效防止“學術造假病”的蔓延,同樣需要強有力的懲治措施。
完全杜絕學術造假的確非常困難,但這絕不應該成為對其不聞不問的理由。消除學術造假現象,不能只靠科學界和科學家本身的自律,還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作保障。對待學術造假,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無情”。
在“舍恩事件”中,令人印象尤深的是貝爾實驗室的較真態度,這同國內一些院校處理學術造假遮遮掩掩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舍恩是這家老牌實驗室77年歷史上查出的第一位造假者,毀了幾代科學家創下的良好聲譽,但貝爾實驗室在接到投訴後不避“家醜”,不怕丟面子,認真面對同行的質疑,將外單位專家請來調查,並在得出結果後毫不留情地“清理門戶”——即使是“學術新星”也不例外。
無獨有偶,今年7月,另一家美國著名研究機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也曾開除一位研究人員,理由是他參與捏造了“發現”兩種超重元素的實驗數據。
美國今年接連有學術造假行為曝光,但無一例外都進行了認真有力的懲處,其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鑑。如果說“舍恩造假事件”給對我國學術界帶來什麼啟示的話,那就是:必須與學術造假較真。
啟示二
在科學界享有盛譽的美國《科學》雜誌,最近鬧出了一樁“新鮮事”。在11月1日出版的這期雜誌上,刊登了前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舍恩及其8名合作者的簡短聲明,宣布將撤消2000年至2001年期間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8篇論文,這8篇論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據悉,由作者一次性地撤消如此多篇論文,對著名的《科學》雜誌來說還沒有先例。
在當今物理學界,舍恩曾是一個極其耀眼的人物。此君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期間,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近90篇論文,其中有74篇論文是第一作者,一些“成果”曾引起轟動。舍恩本人也一度被認為是諾貝爾獎的候選人。不過,據專家調查,舍恩至少在16篇論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實驗數據。因為造假,舍恩最終被貝爾實驗室開除,與其成果相關的6項專利申請也被撤消。
“舍恩事件”被認為是當代科學史上規模最大的學術造假醜聞之一,在國際科學界引起強烈的震動。奇怪的是,作為“第一作者”的舍恩成為學術界千夫所指的“罪人”後,與他共同貢獻論文成果的合作者們卻全都相安無事。原來,造假只是舍恩一人所為,他的合作者們都是清白無辜的,對此毫不知情。
舍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謂咎由自取。不過,對於他的合作者而言,無疑是一次有益的警示和深刻的教訓。我不知道他們當初是以什麼形式合作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之間的合作存在某些問題。一方造了假,其他合作成員卻蒙在鼓裡,並自始至終沒人對自己未曾參與研究的有關數據進行核實或質疑,就以合作者的姿態大度地簽署上尊名共享“成果”,這種“合作”方式顯然很不正常。
難道是因為舍恩過於優秀和傑出,以致他的合作者們對其過於信任甚至是“盲從”,從而放棄了本該堅守的嚴謹的科學態度。儘管事後你能證明自己是清白無辜的,但這不意味你就能逍遙事外,畢竟,對於舍恩的合作者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履行好“合作者”的角色。正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舍恩的合作者正是因為逃避了自身本應承擔的職責,從而使舍恩的造假行動在眾人的“掩護”下一次又一次順利過關。
沒有足夠把握合作,最好就不要合作。既然要合作,就絕不能置身事外,必須對每一個合作細節認真負責。這也是“舍恩事件”帶給我們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