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至南北朝時期舍宅為寺的風氣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為佛寺,這種風尚叫作“舍宅為寺”,是當時市井寺廟的重要源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舍宅為寺
- 外文名:The temple houses
- 行之北:有一個
漢末至南北朝時期舍宅為寺的風氣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為佛寺,這種風尚叫作“舍宅為寺”,是當時市井寺廟的重要源頭。
漢末至南北朝時期舍宅為寺的風氣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為佛寺,這種風尚叫作“舍宅為寺”,是當時市井寺廟的重要源頭。...
興福寺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北麓,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文物保護單位。南齊延興至中興年間(494-502年),倪德光(曾任郴州刺史)舍宅為寺,初名...
靈岩山寺在春秋時是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館娃宮故址。東晉時,司空陸玩曾居於靈岩山,因得聞佛法,故舍宅為寺,成為靈岩道場之開端。[2] ...
上海寶山寺位於寶山區羅店鎮美麗的練祁河畔,東臨羅溪路,西近塘西街,是上海幾大佛教寺院之一,聞名遐爾。寺院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由士紳唐月軒舍宅為寺而成,清...
興福寺,在虞山北麓破龍澗畔,據歷代邑志載,始建於南朝齊,由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為寺,初名大悲寺。梁大同三年(537)改名興福寺。...
天光寺 。章練夫人即唐天佑年間,高州刺史章公夫人楊氏,楊氏又稱練夫人,章練由此而得名。後章公調防福建建州,夫人乃舍宅為寺,即今新朱楓公路東之天光寺。宋...
一說丘如蹲虎而得名。東晉時,司徒王、司空王珉在此山建宅,建和二年(327),二人因崇佛而舍宅為寺,取名虎丘山寺,分東西二剎。後多次被毀,今存者系後建。...
王心中悔恨交加,從此戒掉賞珠子的習慣,並舍宅為寺。其實通過這件事,王羲之在後面的《蘭亭集序》中也有感嘆:“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
1985年5月,寺院重新修復開始,趙朴初先生提寫“五磊講寺”匾額,千古名剎又重新成為引人注目的佛教勝地。 [2] 虞世南故居:虞世南,是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舍宅為寺...
在危急之時,他的女兒金娘含淚請求父親舍宅為寺院,讓她削髮為尼,以保全家性命。陳太傅只得應允,即日請來法師,為金娘剃度為尼,並把她的閨房改為“修真淨室”...
清人毛奇齡作《楊寺考》載∶「賞游湘湖最深處,曰楊寺,以楊冀王舍宅為寺,故名。予時為詩有『龍常瀨 蕭山楊歧寺 淺楊王宅,鳥道雲盤勾踐寺』之句。」崇福...
全福講寺是宋朝所建的一座寺廟,相傳為里人周迪功郎,舍宅為寺,從而得來。它處於白蜆湖畔,整座寺廟結構嚴整,殿宇軒昂,黃牆露瓦,雕樑畫棟,蔚為大觀。...
興福寺位於常熟城北虞山之麓,青嶂疊起,古木參天,飛泉石橋,氣象雄古,頗擅林泉雲壑之美。本寺創自南齊,邑人郴州牧倪德光舍宅為寺,名「大慈寺」。相傳唐...
西晉末,“永嘉之變”(307年—313年),臨沂“諸王南遷,舍宅為寺。東有曬書台,南有澤筆池,一曰洗硯池,皆其遺址”(《集柳碑》)。 後魏時,名律寺。 唐玄...
相傳五代時,章練夫人舍宅所建。章練夫人即唐天佑年間,高州刺史章公夫人楊氏,楊氏又稱練夫人,章練由此而得名。後章公調防福建建州,夫人乃舍宅為寺,即今新...
3.兩晉、南北朝的貴族有“舍宅為寺”的風尚。包含著宅園的第宅轉化為寺廟,成為早期寺廟現成的園林。4.寺廟在古代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宗教藝術的觀賞對象。...
靈岩山寺在春秋時是吳王夫差為西施所建館娃宮故址。 東晉時,司空陸玩曾居於靈岩山,因得聞佛法,故舍宅為寺,成為靈岩道場之開端。[2] 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502...
據史書記載,東晉元帝(326一334在位)的司空陸玩舍宅為寺,梁武帝天監年間(502—519)增拓為秀峰寺,天監十五年(516)智積菩薩應化此山,遂為“智積菩薩顯化...
據史書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於此隱居,雲門寺本為中書令王獻之(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的舊宅,傳說王獻之曾舍宅為寺。安帝義熙三年(407)某夜王獻之在秦望...
北魏中晚期通過舍宅為寺的“功德”活動,許多王侯的宮室、第宅改建佛寺,以原前廳為佛殿, 後堂為講堂,廊廡環繞,有的還附有花園, 形成與前期迥然不同的風格,成為...
當時,武帝好佛,敏子中書郎白珩奏墅為寺,而祀父於其別宮,此寺之所由始也。”敏子舍宅為寺,初名淨土院。唐會昌年間(841—846)廢,鹹通九年(868)重建,宋...
據史書記載: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曾於此隱居,雲門寺本為中書令王獻之(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的舊宅,傳說王獻之曾舍宅為寺。安帝義熙三年(407)某夜王獻之在秦望...
唐鹹通元年(860),檀越墨君和大尉於城內舍宅為寺,仍以臨濟為額(即今寺),迎義玄入居。鹹通八年(867)義玄示寂,弟子分舍利建二塔,一在大名,一在臨濟,臨濟...
在體育場路北、中河北路東有水星閣。據鹹淳《臨安志》:“廣壽慧雲禪寺,在艮山門裡白洋池,張循王(俊)之孫 舍宅為寺,紹熙元年(1190)賜今額。”水星閣曾...
東晉時有人在靈岩山吳宮遺址修建別業。後舍宅為寺,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擴建為寺院,名“秀峰寺”。唐代改稱靈岩寺。 靈岩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