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出血

舌出血是指舌頭出血,主要原因是自我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舌出血
  • 指代:舌頭出血。
  • 主要原因:自我咬傷
  • 治療方法:局部塗1%龍膽紫
出血原因,治療方法,中醫治療,現代說法,護理措施,

出血原因

舌外傷中,自我咬傷舌出血較多見,如癲癇、癔病發作時的咬傷;日常生活或交通事故中的撞傷、墜落、跌倒,也可造成舌外傷;自殘,自殺、被咬時可致明顯舌外傷,甚至發生舌斷裂。此外,如在牙體治療或拔牙等口腔科治療中,因器械使用不慎,損及舌和口腔黏膜,也可致舌外傷。如在飲用或食用溫度比較高的飲品或食品時的燙傷也容易造成舌外傷。舌外傷除出血外,還有疼痛,如處理不當,時間長了,會出現舌體腫脹。

治療方法

1.輕、小而淺的舌外傷,局部塗1%龍膽紫或用複方硼砂水含漱,一般2~3 天即可恢復正常。
2.較重而出血明顯的舌外傷,應讓傷員坐下,頭前傾朝向傷側,讓血從口中流出或吐出,不要吞下,以免引起嘔吐,再可用直接加壓法止血,即用乾淨毛巾、手帕或紗布1 塊,放在舌頭傷口上,用拇、食指對著壓住。一般壓10~20 分鐘即能止血。
3.如有撕裂,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縫合。
4.偏方、驗方:大薊15 克,小薊15 克,水煎服1 日2 次,或將此草焙研細末敷於出血處,再用指壓3~5 分鐘,出血可止。石榴皮,煅炭研細末塗患處,每日2~3 次,也可止血。
5.舌外傷出血止住後,1~2 天內不漱口,12 小時內不喝熱水,以防血塊脫落後再出血,不要用舌頭去抵牙齒,以免傷口再次破裂。吃飯時要小心,不要用力咬。

中醫治療

中醫認識,舌乃心苗,舌本又為肝脈所絡。故舌衄多因心肝火盛,熱邪迫血外出。舌衄,病證名。舌體出血之證。見《證治要訣·諸血門》又稱舌上出血。舌乃心苗,舌本又為肝脈所絡。故舌衄多因心肝火盛,熱邪迫血外出。《景岳全書·雜證謨》:“舌上無故出血如縷者,以心、脾、腎之脈皆及於舌,若此諸經有火,則皆能令舌出血。”因心火上炎者,伴見舌紅舌脹,心煩不寐,治宜清泄心火,方用瀉心湯,或導赤飲加黃連、連翹、蒲黃。因肝火上擾者,伴見頭痛目赤,脅痛舌乾,治宜清肝瀉火,方用文蛤散、龍膽瀉肝湯、當歸龍薈丸等。外治用炒蒲黃末、炒槐花末等末敷。《雜病源流犀燭·諸血源流》:“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賊煎;有舌腫出血如泉者,宜塗舌丹;有舌上出血,竅如針孔者,宜紫金沙丸。”《血證論》謂“胃火熏之,亦能出血。”治宜清胃瀉火以止血。
中醫治療舌衄方:
戎鹽丸(《奇效》,下同) 治舌上黑有數孔,大如筋,出血如湧泉,此心臟病。
戎鹽 黃芩(一作葵子) 黃柏 大黃(各250克) 人參 桂心 甘草(各100克)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米飲送下,日三服。亦燒鐵烙之。
香參丸 治心臟熱盛,舌上出血。
人參 生蒲黃 麥門冬(去心) 當歸(切,焙。各25克) 生地黃(50克,焙) 甘草(3克,炙)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塑膠子彈一般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一日三四服。

現代說法

舌出血,可能是上火了。建議少吃熱氣的食物。

護理措施

1、不要用舌頭去抵牙齒,不要長時間吃糖,以免對牙齒不好,最好每天三次刷牙,晚上睡覺前是必刷的。
2、不吃太燙的東西。
3、刷牙時不要忘記刷一下舌面。
4、平時多吃綠色蔬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