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賢

舉賢

《舉賢》是古代軍事著作《六韜》里記載的一篇文章。本篇首先闡明了‘舉賢而不獲其功”導致“世亂愈甚,以致危亡”的原因在於:“舉賢而不能用”,有舉賢之名,無用、賢之實。而造成這種局面的關鍵是用世俗之譽為標準取人,因此難以得到真正的人才。最後指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舉賢
  • 外文名:recommended 
  • 出處:《六韜
  • 六韜的地位: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作品簡介,作品賞析,譯文,原文,注釋,例證,

作品簡介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素書》,舊題周初太公望(即呂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託,作者已不可考。現在一般認為此書成於戰國時代。全書以太公與文王、武王對話的方式編成。   《六韜》是一部集先秦軍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對後代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是兵家權謀類的始祖。

作品賞析

譯文

文王問太公說:“君主致力於舉用賢能。但卻不能收到實效,社會越來越動亂,以致國家陷於危亡,這是什麼道理呢?”
太公答道:“選拔出賢能而不加以任用,這是有舉賢的虛名,而沒有用賢的實質。”
文王問道:“導致這種過失的原因在哪裡呢?”
太公答說:“尋致這一過失的原因在於君主喜歡任用世俗所稱讚的人,因而就不能得到真正的賢人了。”
文王問道:“為什麼這樣說呢?”
太公說:“君主以世俗所稱讚的人為賢能,以世俗所詆毀的人為不肖之徒,那么黨羽多的人就會被進用,黨羽少的人就會被排斥。這樣邪惡之人就會結黨營私而埋沒賢能,忠臣無罪而被置於死地,奸臣憑藉虛名騙取爵位,所以社會越來越混亂,國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
文王問道:“應該怎樣舉賢呢?”
太公答道:“將相分工,根據各級官吏應具備的條件選拔賢能,根據官吏的職責考核其工作實績。選拔各類人才。考查其能力強弱,使其德才與官位相稱、官位同德才相稱。這樣就掌握了舉賢的原則和方法了。”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君務舉賢而不獲其功,世亂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舉賢而不用,是有舉賢之名而無用賢之實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①之所譽,而不得真賢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以世俗之所毀者為不肖,則多黨②者進,少黨者退。若是則群邪比周③而蔽賢,忠臣死於無罪,奸臣以虛譽取爵位,是以世亂愈甚,則國不免於危亡。”
文王曰:“舉賢奈何?”
太公曰:“將相分職,而各以官名舉人,按名督實,選才考能,令實當其名,名當其實。則得舉賢之道也。”

注釋

  1. 世俗:指一般平常、凡庸的人。
  2. 黨:黨羽。
  3. 比周:串通勾結,結黨營私。
  4. 督實:考核其工作實績。

例證

東漢王朝在黃中農民起義的打擊下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是群雄割據,混戰不己。在這種混亂局面中,曹操僅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就先後掃平了袁紹等大小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並為進一步統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曹操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拘一格,廣攬人才,集眾人之智以為己用,無疑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曹操思才若渴,注意延攬各方面的人才。在他創業之初,就極力網羅當世賢才以為己用。他在得到有“王佐之才”之譽的荀彧後,高興地稱為“我之子房”,委以重任。荀彧又向他推薦荀攸郭嘉兩位很有謀略的人。曹操任荀攸為軍師,讓郭嘉參與機要。這三人成為曹操掃平群雄的智囊人物。曹操每打敗一個強敵,占據一塊地盤,都盡力把敵方及當地的有用之才搜羅到自己麾下。原劉表屬下的才士王粲歸降曹操後曾感慨地說,袁紹、劉表手下都有很多俊傑奇士,但都不為所用,但曹操卻多方羅致人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願治,文武並用,英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對敵方的降將,曹操捐棄前嫌,加以重用,如張遼徐晃張郃等人,後來都成為曹操軍中佐命立功的名將。再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文才出眾,曾為袁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曹操也既往不咎,讓他掌管文書工作,後來曹操軍中書檄多出自他的手中。
曹操選才用人的特點是“按名督實”,不以“世俗之所譽者為賢”,唯才是舉,不拘一格。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朝廷用人取士大抵以儒家品行要求為標準,往往不問真才實學,後世流成風習。曹操認為,國家喪亂之際,急需人才,如果過分拘泥於“世俗所譽”的品行,就會使“有治國用兵之術”的奇才異士埋沒民間,因此他多次頒布求賢令,命屬下破除時俗,以才能為舉賢的最高標準,“明揚仄陋,唯才是舉”。
曹操既有舉賢之名又有舉賢之實;能夠從善如流,真正發揮他們的才智,採納有益的建議、即使意見沒被採納,也對提意見者予以鼓勵。這樣,就收到了“舉賢而獲其功”的效果。曹操廣攬天下賢才以為己用,終於成就了輝煌的業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