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山古建築群(俗稱東老爺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慶陽市環縣境內,它是慶陽市境內古建築中規模最大、藝術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落,也是隴東現代革命聖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隆山古建築群
- 俗稱:東老爺山
- 位於:慶陽市環縣境內
- 價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歷史沿革,歷史懸疑,基本情況,
簡介
興隆山,又稱東老爺山,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處,甘肅省慶陽市環縣東北部四合原鄉,北接寧夏鹽池,東臨陝西定邊,自古有“雞鳴聽三省”之美譽,距縣城75公里,海拔1774米。現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森林公園。東老爺山古建築群,是慶陽境內古建築中規模最大、藝術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落,是頗負盛名的道教名山。
作為隴東現代革命聖地之一,1935年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二、三縱隊在此地宿營,司令部和電台辦公室就設在祖師殿內,葉劍英、鄧發、蔡樹藩、張經武等領導在神龕下過夜。
興隆山屬於子午嶺山脈的北部余脈,海拔1774米,位於環縣四合塬鄉以東六公里處,距縣城75公里。北與寧夏鹽池相望,東與陝西定邊毗鄰,素有"雞鳴聽三省"之稱。
歷史沿革
興隆山古建築群始建於明代,清康熙、道光年間曾進行過兩次修復和擴建,現存15座建築,占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劃分三個區域,一是東南峰外圍建築區域,現存有牛馬王廟,城隍廟;二是中峰東南坡上分布的建築群,它們不規則地分布在許多小平台上,依次由下而上有前門樓、碑坊、中門樓、三進門樓、關帝廟、藥王洞等建築;最高處即是中峰峰頂主建築群,以無量祖師大殿、獻殿和山門為中軸線,旁有佛殿、菩薩殿、鐘樓、鼓樓,共同構成了對稱規整布局。
歷史懸疑
東老爺山是否始建於北魏(386—534年)
至今仍完整矗立在岳靈官樓後院牌坊之內的《無量祖師廟記》碑,可算是探究東老爺山歷史的“活教材”。碑置磚砌頂部為圓拱形的碑龕內,龕高225厘米,寬71厘米,進深61厘米,龕內鑲有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孟夏四月初一日立石碑,黑青石材質,雕工精美。據作者近期翻閱大量資料,特別是仔細研讀《無量祖師廟記》碑文後,關於東老爺山的建造時間和歷史上的重修擴建,認為有著詳盡的記述。該碑撰文結構嚴謹,文采超然,堪稱迄今為止研究東老爺山,特別是研究確定其修建史實的基本資料。撰文者張毓秀,清代吏部候選官、環縣拔貢、尊為教諭、道家弟子。從作者的經歷與學識來看,《無量祖師廟記》所記載的東老爺山足可採信。碑文如下:
興隆山,蓋延慶重鎮也。其嶺□□,亘數余里,上結山峰,勢若捧笏,眾山繚繞,累累如貫珠;兩旁幽谷窈然,而深谷中有泉翁然而出,泉水南北分流如往而復陡;其巔蔚然深秀,峰迴路轉,往來行旅不絕。
朔方地脈之靈,莫勝於此山之中峰。祖師廟在正殿,旁有佛廟、觀音菩薩廟、百子閣、韋陀廟。山門之外有黑虎廟、靈官廟,左有關帝廟、藥王洞,右有三官蟲王廟,前門有靈官樓,北峰則玉皇廟,南峰則馬王牛王、城隍、土地廟也。追溯所自,不知創於何時?
洎乎國朝順治年間,仙人林公修煉此山,重為建造,頗壯觀瞻。至康熙時,即得聖果,因建廟在山,邑民李天柱等捐割,環縣祥集裡一甲佃地百餘畝。□其所入,以招道流,供香火,鳴鐘磬。每歲春朔秋望,諸人士之祈福而來者,莫不感斯應昭其靈也。第以峰巒高聳,風雨易於飄零,且歷年既久,廟宇見圮,登獻者以為嘆。
丁酉歲,主持孫吉寧暨五官司事諸公,目擊凋零,毅然欲恢復之,而竊慮其艱也。夫執事貴敬,能敬必有德,有德故人和,人和則功易,成而神必享。諸公乃傾城募緣,估得七百餘金,以儲木材,征工役,重修祖師正殿,改修靈官樓,創修鐘鼓樓二座、山門一座,上下右路並起,丹漆黝堊,煥然聿新。若左右南北峰諸廟,雖乃夫舊,則有待於修之司事者也。其工肇於戊戌春,中越己亥秋季告竣。
諸公屬余為記,余為之其登山,沐手焚香謁神,牽牲捧帑,朝者如雲。僉曰:山之靈以神也,又曰:神之靈以山也。仰知神有陰翊,斯人之功。人有肅事,其神之禮。惟賴司事者至誠感神,而神乃靈應如斯。司事者誰?安化縣武生周殿福、環縣生員南丹穴、邑民李含章、縣學廩生敬爾位、武生韓中元、定邑生員趙玉德、環縣居士孫吉財,主持孫吉寧、馬和順、蘇萬和、何明、司事牆功監生□明是也。
碑文首句“興隆山,蓋延慶重鎮也”。筆者認為反映的是東老爺山廟宇始建的時間問題。“延慶”是我國北朝時期建於慶陽的縣名。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延慶縣,中南至州40里。天寶元年(742年),改名延慶縣”。《元和郡縣圖志》寫於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當時正處於藩鎮割據的混亂時期。“慶州,都督府,古西戎地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並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義寧元年為弘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德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管縣十:順化,樂蟠,馬領,合水,華池,同川,洛原,延慶,方渠,懷安”。又據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57記載:“延慶城,府城東北三十里,本漢郁郅縣地,後魏嘗置延慶縣,旋廢。劉咰曰:唐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白馬縣。天寶元年,改為延慶縣。寶曆初廢。”
可見,北魏時期在今慶城置延慶縣,西魏大統十一年(545年)置朔州,乾元元年復為慶州。州境包括東西252里,南北472里,下管十個縣,延慶、方渠是其中之一。據1985年修《環縣誌》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前,環屬慶州方渠縣轄(《唐書》)。由此推斷,興隆山(東老爺山)在北魏時期就是“延慶重鎮”。
廟宇建築群包括“祖師廟在正殿,旁有佛廟、觀音菩薩廟、百子閣、韋陀廟。山門之外有黑虎廟、靈官廟,左有關帝廟、藥王洞,右有三官蟲王廟,前門有靈官樓,北峰則玉皇廟,南峰則馬王牛王、城隍、土地廟也。追溯所自,不知創於何時?”碑文撰寫於道光二十年,撰者對上述建築群的起始年代提出了質疑。但這裡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釋老同山而居。這與北朝時期崇佛、崇道的政治生態分不開的。據《冊府元龜》卷五十三載:“後魏道武帝(拓跋珪)好黃老之言,誦詠不倦,數召諸王及朝臣親為說之”。大興道法,皇帝都要登壇受簶。“[始光間]崇尚天師,顯揚新法,宣布天下,道業大行……”(《魏書·釋老志》第8冊第3049頁,中華書局1976年版),期望政權鞏固,皇帝康強。北魏拓跋氏以少數民族身份入主中原,其統治者對神仙方術興趣頗隆,還把道教定位國教,對道教極度尊崇。修道講究環境清靜,自然優美,在這樣一個山勢奇特,天造地設,“雞鳴聽三省”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尊神修廟,正合時宜。佛學在沒有傳入華夏之時,本土的宗教就是道教,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佛道曾經相爭,但又互相包容,和諧共生。這也是解釋東老爺山建築和塑像為什麼是以道教為主,又兼容佛教內容的緣故了。
由此,從區域設定、歷史背景,以及自然形態分析,我們能否由此推斷:東老爺山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距今約1600多年,比元明時期早約900年。但由於現存可查證的資料並不多,留待史學家去進一步去考證。
基本情況
前門樓是興隆山第一道門,為純磚發券砌成的二層樓閣,上層為磚砌仿木歇山頂,下層為卷頂形門洞,其頂部為四檐出水短坡,以屋脊代迴廊欄桿。下層牆體為四方形,每邊長6米,檐高4.6米,中開拱券頂門洞,高3.1米,寬1.8米。門洞內有暗道式樓梯,隱在門樓第一層的側牆內,樓梯踏步23級,曲折而上至第二層屋內。第一層四面坡短檐下有二層雕花磚刻,圖案有“琴棋書畫”、“建築四寶”等,還有較為少見的人面龍和人面鳥。上層牆體也是正方形,每邊長3.75米,高3.9米,園券頂門開東南向,上層屋頂為仿木歇山頂,共有13條脊,14個獸。屋內有神壇,塑像已佚,僅存部分繪有屏風人物的壁畫。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通高4.4米,寬3.64米,進深1.77米,頂部結構和前門樓上層屋頂結構相似,但略小點。檐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高2.52米,寬0.71米,進深0.61米。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中門樓亦是兩層純磚樓閣結構,通高8.4米。下層為正方形,邊長4.45米,高3.7米,有發券門洞,高1.68米,寬1.43米,下層出檐為兩層平砌素磚,每面均有兩個仿木倒掛垂蓮柱,四角有仿木角科式挑角。上層為歇山頂,結構與前門樓相似,正脊中有一站獅。東南開圓拱門,兩側雕有對聯一副,“金磚有眼不垯善,鋼鞭無情自逐凶”屋內有神壇,塑像已佚,兩壁各尚存山水畫四條副。
碑坊為磚砌仿木歇山頂,通高4.4米,寬3.64米,進深1.77米,頂部結構和前門樓上層屋頂結構相似,但略小點。檐下有橫匾楷體陽刻“蟠龍泊鳳”四字,兩側各有兩幅磚雕人物圖案,工藝屬淺浮雕。橫匾下有兩個並列神龕,高2.52米,寬0.71米,進深0.61米。其中一龕內有鑲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無量祖師廟記》碑。
中門樓亦是兩層純磚樓閣結構,通高8.4米。下層為正方形,邊長4.45米,高3.7米,有發券門洞,高1.68米,寬1.43米,下層出檐為兩層平砌素磚,每面均有兩個仿木倒掛垂蓮柱,四角有仿木角科式挑角。上層為歇山頂,結構與前門樓相似,正脊中有一站獅。東南開圓拱門,兩側雕有對聯一副,“金磚有眼不垯善,鋼鞭無情自逐凶”屋內有神壇,塑像已佚,兩壁各尚存山水畫四條副。
三進門樓與前門樓結構相似,通高9.35米。下層正方形邊長4.32米,檐下有兩層雕花磚和一層雲紋雕花仿木雀替磚,磚雕圖案為琴棋書畫和暗八仙題材。上層為純磚發券結構的歇山頂,正脊中有團龍,龍上有鐵制變形壽字裝飾。檐下亦有兩層磚雕圖案和仿木吉祥草紋樣雀替,四角有簡式角科,正面開門,門兩側檐下和後檐檐下各有一方蒙古裝男士磚雕,神態威武強悍。
關帝廟為磚木結構硬山頂,前廊有兩明柱,面闊4.1米,進深5米,通高4.8米。在兩山牆上施以貼牆柁,大柁與二柁間以金瓜柱相承。屋頂為青色板瓦、簡瓦覆頂,5脊6獸。正脊為鏤空雙龍雙鳳脊圖案,脊中有寶珠,形成二龍戲珠,寶珠上有獅馱寶塔。4個垂脊末端亦為張口龍獸。
藥王洞位於中峰東南山坡中部南側,屬黃土窯洞建築,外加簡易雨棚,洞高2.3米,寬2.2米,進深3.1米。
山門為單間磚木結構歇山頂,面闊3米,柱高3.3米。門匾墨書“興隆寶山”四字。山門四角柱露明,上托角科,下座鼓形基石。前檐檐枋、額枋均彩繪,額枋下面為鏤空二龍戲珠圖案的騎馬雀替,雀替下為雲角。梁架結構為四角亭式結構,屋頂青色板瓦、簡瓦覆頂,中脊、垂脊、戧脊均為堆花脊,脊上均為張口龍獸。
山門為單間磚木結構歇山頂,面闊3米,柱高3.3米。門匾墨書“興隆寶山”四字。山門四角柱露明,上托角科,下座鼓形基石。前檐檐枋、額枋均彩繪,額枋下面為鏤空二龍戲珠圖案的騎馬雀替,雀替下為雲角。梁架結構為四角亭式結構,屋頂青色板瓦、簡瓦覆頂,中脊、垂脊、戧脊均為堆花脊,脊上均為張口龍獸。
鐘樓和鼓樓位於山門內兩側,這兩座建築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為高台基二層建築,歇山頂。台階高1.3米,平面為四方形,邊長3.3米,檐高2.8米,頂高1米,通高5.1米。向山門處開拱券門洞,高1.83米,寬0.69米。二層圍牆其餘三面均有圓形窗。木製窗欞為“八字連環”式,窗周飾以“鵲雀撣梅”或梔子花圖案。
獻殿為磚木結構卷棚頂過庭,與大殿相通。兩山牆飾以博風,頂有螻蛄垂脊和龍獸。墀頭頂部裝飾成四面坡屋頂的牌樓形,平身科、如意科、平板枋、檐枋、檐檁以及椽和飛頭等仿木構件樣樣俱全,還有仿木雀替和倒掛垂蓮柱等裝飾磚雕。在戧磚位置有三層磚雕,上下均為條磚所刻,上為雙鶴,下位單鹿,中間為方磚雕刻的麒麟圖案。獻殿三開間,面闊6.92米,明間間寬2.36米,稍間間寬2.28米,檐高2.8米,進深6.27米。正門和隔扇均為六抹,條形板、隔心、裙板遍施彩繪。廊進深1米,兩邊廊牆上各有屏風形磚刻。東廊牆上部展示“琴、棋、書、畫”四樣文化生活;下部為“四福降臨”圖案。西廊牆上部則為“耕、讀、漁、樵”,四種經濟生活方式,下部為“丹鳳賜福”圖案。獻殿屋架結構為三架梁結構,斗拱結構為一斗二升交麻葉。
祖師大殿與獻殿的開間、面闊、檐高完全相同,兩者左右山牆也在一條線上,前後檐緊接,之間有50厘米寬的小天井。大殿為歇山頂,各脊均為團花脊,正脊中部有三層樓閣式天宮。四個翼角均有套獸。屋頂為青灰板瓦、簡瓦覆頂,大殿各檐下的斗拱為“單斗只替”,屋架結構為“穿斗式”結構。大殿兩山牆上有無量祖師成道的連環畫彩繪壁畫。
佛殿位於大殿左側3米處,坐北面南。單間歇山頂建築,面闊5米,進深4.8米,通高6.1米。圓券頂板門,高2.82米,寬1.14米。門兩側各鑲石碑一塊,高1.02米,寬53厘米,左為《興隆山地形碑記》,右為功德碑。佛殿四面平砌磚牆,用5層疊澀出檐。屋頂用青灰板瓦、簡瓦覆蓋,正吻為龍形獸,正脊為堆花脊,中部有立獅,左為狻猊,右為天馬。殿內有西遊記故事彩繪壁畫。
菩薩殿位於祖師大殿右側,坐北面南,磚木硬山頂結構,面闊7米,進深8米,通高5.5米,原為五架梁,前帶廊子。因後改造,前廊、前檐用磚牆包砌,用五層疊澀出檐,再用磚件刻出仿木椽頭和飛頭。面牆有圓券頂板門,門高1.66米,寬0.83米,門兩側有磚刻對聯一副:“擺動慈雲救八難,施行法雨淋蒼生”,對聯外側各有一直徑為88厘米的圓形窗。屋頂也是青灰板瓦和簡瓦覆頂,五脊六獸,正脊為堆花脊,脊中有輪狀裝飾,正吻和垂獸均為龍形。
牛馬王廟位於東南峰,這裡地形平緩、開闊,原有建築較多,現僅存牛馬王廟和城隍廟兩座建築。牛馬王廟為純磚發券相砌的歇山頂單間建築,面闊3.7米,進深3.7米,通高5.2米,檐下高3.45米,出檐是以多層疊澀成形,再施以仿木椽頭和飛頭磚件,前檐下有磚雕裝飾,面牆正中開券形門,高1.6米,寬0.95米。屋頂也是灰色板瓦、簡瓦覆頂,正脊為堆花脊,正吻、垂獸和戧獸均為龍形。
城隍廟與牛馬王廟距離10米,為純磚發券成四角攢尖 的單間建築,攢頂為兩層塔式樓閣天宮,天宮兩層均為八角形,每面開圓拱門或金錢圓形窗,頂部有蓮座和寶珠。通高5.7米,面闊4米,進深4米,檐高3.9米。四檐均以五層疊澀磚件和仿木椽、飛龍條磚砌成,疊澀磚下為雕花條磚砌成,疊澀磚組成檐枋,四角出角昂和雲形耍頭。坐北面南,面牆開圓拱頂門,門兩側磚刻對聯:“舉念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存志正直見吾不拜何妨”。
縱觀興隆山古建築群整體布局和建築風格,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時期,而現存的建築基本上屬於清代,清代古建築雖然不能用歷史悠久來概括,但其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科技經濟、乃至軍事政治諸領域的社會現實。
縱觀興隆山古建築群整體布局和建築風格,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時期,而現存的建築基本上屬於清代,清代古建築雖然不能用歷史悠久來概括,但其歷史價值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建築風格,同時也反映著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科技經濟、乃至軍事政治諸領域的社會現實。
興隆山古建築造型雖不是宏偉高大,但趨向小巧玲瓏。從總體效果看,布局疏密有致,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呈不規則分布,人工雕琢與山形地貌結合得天衣無縫,體現出我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文化思維。造型除獻殿為卷棚頂外,其餘多為單體歇山頂或硬山頂建築;結構多為磚木結構或純磚結構。另外壁畫精美,情節連環、形神畢肖、寓意深刻。 每座單體建築檐下都有三至五層以寫實手法構圖、深淺浮雕製作的精工磚雕,如此精美造型和精湛雕琢工藝以及保存完好的磚雕是其他古建築少有的,體現了了清代環慶地區藝術流派和思潮。
興隆山古建築群的科學價值主要表現在建築布局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和建築物的結構與用途的合理結合這兩個方面。從建築學角度看,它是一處規劃設計完善、施工規範,又具有創造和發明的建築。主要體現在三方面:1、建築為歇山頂磚木結構,架構採用無梁穿斗式;2、多採用純磚發券結構;3、純磚疊澀仿木出檐與磚混造型假歇山頂結合是一種發明,而用於廟宇實屬興隆山首創。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和科技實物,是明清時期環慶地區勞動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結晶,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