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興山縣地處三峽庫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興山白茶色澤翠綠間黃,香氣持久清新,滋味鮮爽甘甜,湯色鵝黃透亮,葉底玉白脈綠。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興山白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興山白茶
  • 產地名稱: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
  • 品質特點:色澤翠綠間黃,滋味甘甜,湯色鵝黃透亮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314號
  • 批准日期:2015年11月05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興山白茶執行GB/T23776-2009《茶葉感官審評方法》。條索勻齊、完整,色澤綠潤,湯色嫩綠明亮,香氣清香持久,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完整、顯玉色。
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

內在品質指標

興山白茶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游離胺基酸≧3.5%。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
興山的地貌區劃屬秦嶺大巴山體系,山脈走向從東向西伸展,總地勢為東西北三面高,南面低,由南向北逐漸升高。東北部群山重疊,多山間台地,向南逐漸降低,西北部山高坡陡,溝深谷幽,水流湍急。縣境內有大小山頭3580座,最高點位於與巴東交界處的仙女山主峰,海拔2426米;最低點位於與秭歸接壤處的游家河,海拔109.5米,垂直高差達2317.4米。興山縣西部、北部有華中第一峰神農架、仙女山、萬朝山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大山阻擋冷空氣入侵,同時暖空氣進入因為高山阻擋不能北進,形成了獨特的興山白茶產區小氣候,春季氣溫回升緩慢,日均氣溫15-25℃之間持續時間長,一般在3月10日-4月30日,近50天。獨特的氣候使興山白茶良好生長,鮮葉自然白化,比其他白茶產區白化期長7-10天。
興山白茶產區土壤有黃壤、紫色土二種類型,質地疏鬆,透氣性能好,富含磷、鉀等礦物質,pH值大部分在4.5-6.5之間。土壤化驗結果,有機質含量一般在15-49克/千克,鹼解氮含量為110-210毫克/千克,速效鉀65-143毫克/千克,速效磷12-45毫克/千克。

水文情況

興山縣境內河流水系發達,地表水資源豐富,域境內共有大小溪河156條,河水年平均總量41.5立方米/秒,平均流速為1.93立方米/秒,歷史最大流量高達3920立方米/秒,年均產水總量9.33億立方米。

氣候情況

興山縣地處三峽庫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量充沛。興山縣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相對濕度73%,無霜期292天,年均日照1881.1小時。白茶產區在海拔600-800米之間,森林覆蓋率80%以上,年平均氣溫15.3℃,最冷的元月份平均氣溫5.5℃。

歷史淵源

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
興山縣產茶歷史悠久,傳統的茶葉生產主要以綠茶為主。
2004年,從浙江引進安吉白茶品種在該縣的水月寺鎮馬糧坪村試種0.1平方千米。
“十二五”期間,按照“茶樹良種化、茶園生態化、生產標準化、加工清潔化、產品品牌化”的25字方針著力提升白茶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白茶產業可持續發展。

生產情況

2015年,興山白茶生產面積1400公頃,年產量420噸。

產品榮譽

興山白茶
興山縣
2015年11月0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興山白茶”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7年,興山白茶獲得宜昌市十大最有影響力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8年,興山白茶獲得“宜昌三大綠茶創新品牌”。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興山白茶主產於興山縣的水月寺、峽口、高橋三個鄉鎮,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東經110°25′-111°09′,北緯31°08′-31°25′。涵蓋範圍東至水月寺鎮的馬糧坪,南至水月寺鎮的野竹池,西至高橋鄉的賀家坪,北至水月寺鎮的洪水河。
興山白茶
興山白茶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5-03-1762
安全要求
農藥殘留物含量標準不得超過國家對食品的規定標準。產品質量按GB/T8312.8-2007《農藥施用準則》、NY5244-2004《無公害食品茶葉》的規定執行。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白茶年平均氣溫15℃以上,絕對最低氣溫不低於-8℃,大於或等於10℃的年積溫4000℃以上。活土層在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值4.5-6.5。
2、地形要求:海拔高度600-800米,向陽,坡度25°以下,其它條件均按GB/T14456.1-2008《綠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NY5244-2004《無公害食品茶葉》和NY/T5337-2006《無公害食品茶葉生產管理規範》執行。
3、品種要求:興山白茶無性系良種。
4、種植要求:
(1)茶苗培育:白茶育苗全部採用興山白茶優良品種進行露地育苗、穴盤育苗,確保興山白茶品種的純度和本地特色。
(2)定植規格:單行條植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1米,每穴1株,每公頃栽植3.3-3.75萬株;雙行條植按照30×40×120厘米,每穴1株,每公頃栽植4.2-4.5萬株。
(3)土壤管理:茶園生草覆蓋,種植綠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水土流失。
(4)施肥:NT/T 5017-2001《無公害食品肥料使用準則》規定採取平衡施肥,以生物有機肥和農家肥為主,全年施肥2-3次。
(5)修剪: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邊緣修剪等,達到通風透光,立體豐產效果,採摘蓬面控制樹高0.8米左右,確保豐產優質。
(6)病蟲害防治:採用農業、化學、物理和生物措施綜合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12.8-2007《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全年用藥控制在3次以內,僅限於夏秋茶病蟲綠色防控和冬季清園。
(7)採摘:興山縣白茶採摘一般在3月10日-4月30日,及時、分批、多次、多輪採摘,白茶採摘期嚴禁使用任何農藥,以保證鮮葉無殘留或不超標,采前不用化肥做追肥,確保鮮葉品質。鮮葉及時攤放處理。
5、加工要求:加工場所符合DB33/T 479-2004標準。興山白茶加工工藝要求長攤青,輕炒輕揉,低溫長烘,多次烘乾。加工製作工藝具體為每批次採摘的鮮葉分開攤放,攤放用具清潔無異味,攤放時間4-8小時,溫度越低,攤放時間越長。殺青葉青草氣消失,香氣顯露,葉質綿軟,色澤一致,殺青完成快速出鍋攤涼回冷。理條、搓條,多理少搓,手勢一致,力度均勻,適當炒抖散氣,七、八成乾出鍋。揀除暗條、花雜葉,扁平、彎曲、團塊等做形不標準葉,隔除茶末、雜物提高勻淨度。通過熱風、熱傳導等方式進行初烘、復烘、足烘,減少毛茶中的水分。達到乾燥的目的。
6、包裝貯藏:符合SB/T10035-92《茶葉銷售包裝通用技術條件》標準,包裝輕便簡潔、無異味,放入以木炭粉為原料的乾燥劑,密封完全,常溫或5℃恆溫避光貯藏,上櫃銷售。

專用標誌使用

興山縣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興山縣特產辦公室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包裝方式上採用箱式包裝和袋式包裝兩種。農產品地理標誌明顯,標明產品、品名、等級、重量(毛重、淨重),並註明檢驗人員姓名或代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