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觀群怨,來自孔子對詩社會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對詩的美學作用和社會教育作用的深刻認識,開創了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源頭。出自《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
興、觀、群、怨 孔子關於詩歌的社會功能的論述。語出《論語·陽貨》:“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盡矣。辨漢、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讀《三百篇》者必此也。“可以”雲者,隋所以而皆可也。於所興而可觀,其興...
孔子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陽貨》)這是孔子對《詩經》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興、觀、群、怨”說,也是他認為《詩經》之所以...
蠻觸之爭,要於興、觀、群、怨,絲毫未有當也。 [4] 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參考資料 1. 成語資料 2. 成語出處 3. 成語故事 4. 舉例 ...
[1] 出自清·崔述《讀風偶識》卷一:“夫《論語》所載孔子論詩之言多矣,若《關雎》、《思無邪》章,誦《詩三百》以及《興觀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簡...
種出現很早、影響久遠的文學觀。“實用說”的文學觀從功能角度來界定文學,強調文學是一種教化的手段,如中國古代的“興觀群怨”說、“文以載道”說、西方賀拉...
用斌、比、興的手法,進行興、觀、群、怨,讓高尚的思想情操、道德人格、審美心靈、價值取向,躍然紙上,歌頌真、善、美,鞭策假、惡、醜。李清道成就 編輯 ...
他也反對沈德潛的“溫柔敦厚”說,認為“孔子論詩可信者,‘興觀群怨’也;不可信者,‘溫柔敦厚’也”。主張駢文和散文並重,認為駢文與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與奇一...
稱詩而無當於興、觀、群、怨,失《風》、《騷》之旨,遠聖人之教,亦何取乎?政如同馬相如之文,使世間無此,殊無所但以資於館閣詞人,醞釀句法,以為應制之...
興觀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關的事情,處處都基於對過去的理解和認識。《既見君子》正是通過努力觸碰和談論一些最優秀的古典詩人,來豐富和安定當下的生命...
孔子關於詩、樂的“興、觀、群、怨”等社會功能的概括,關於美學批評和社會批評統一,即美、善統一的藝術觀,關於“情”與“辭”、“質”與“文”等關係的見解;...
春秋時代發生了從舊體文言向新體文言轉變的語言變革,春秋城邦文化和新體文言形式對春秋時代的文學繁榮產生了重要影響,在此基礎上,對春秋時代“興觀群怨”的詩學...
詩三百篇,直抒胸臆。興觀群怨,詩以言志。窈窕淑女,謙謙君子。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雨雪霏霏,楊柳依依。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樂而不淫,止乎禮義。悠悠我思,...
3.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三則譯文 編輯 ...
在《論詩絕句六十首》中,姚瑩重視《詩經》、《楚辭》、《樂府》對後世的影響,讚許漢樂府民歌“皆人情天籟,無假修飾,最有興觀群怨之旨”(《謠變序》),對...
四、興觀群怨五、異端之歌第二章 味言詩——藝術的奧秘一、感同身受二、辭達而已三、詩中有人四、樂者樂也第三章 無古今——藝術的工拙...
三世一心的興觀群怨正在排練,我卻有點冷,也許應該去尋松針,有朝一日,或許要為自己修改徵服。四月的天空如果不肯裂帛,五月的袷衣如何起頭?...
[46]可興可觀:《論語陽貨》:“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久感發情志。觀:認識社會。[47]“辨古書”二句:韓愈《答李翊書》:“如是者亦有年,猶...
然詩三百篇,尼山所定,其論詩一則謂歸於溫柔敦厚,一則謂可以興觀群怨。原非以品題泉石,摹繪煙霞,洎乎畸士逸人,各標幽賞,乃別為山水清音,實詩之一體,不...
徐渭以“冷水澆背,陡然一驚”為“興觀群怨之品”。李贄稱“世之真能文者”,皆“胸中有如許無狀可怪之事”、“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極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