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焦弱侯太史

《與焦弱侯太史》是明代文學家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焦弱侯太史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古文
  • 作者:李贄
  • 作品出處:《焚書》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此月初一日,弟已隨柳老與定林、無念諸僧同登江舟,欲直至建昌,然後由浙江至秣陵會兄,大敘所懷矣,乃忽爾疾作,遂復還舊隱。此點點機會亦且不得如願,弟於世間友朋緣薄,已可知也。今諸公既往,若相聚處少我一人,豈不恨哉!昨閱《近子集》,深嘆此老日進一日,脫化如此,故知人不可以無年也決矣。弟豈遂以此一病遽長別乎!若幸獲愈,決以此秋杪相見也。如能來一同上路,更所馳望,但未敢期耳。
日者如真寄我《筆乘》二冊,中間弟所讀者過半相合,亦又以見兄於友朋無微善而不彰也。然其如弟之大言不慚,空負知人之明何哉!
楚侗令師近有《二鳥賦》,兄曾見否?弟實感此老不忘我針砭也,當時遂妄肆批題,繳而還之,又有數字附克明呈上。今並述之於兄,以為當否何如?
侗老作用,乃大聖人之作用,夫誰不信之者,縱非自心誠然,直取古人格式做去,亦自不妨,如隋王通氏豈非千古人豪乎!但欲以此作用教人,必欲人人皆如此作用,乃為聖人大用,則是本等闊大之樣翻成小樣去矣。是以承教中戲為題刺,亦無已之意也。入京幸執此呈上,便見區區千里之來,本無所求,有莫知其然而然者。剝膚拐腹,雖羅江亦未能如余之真切苦心也,亦可謂愚矣!江乃狀貌一似救焚拯溺之人耳,大抵自求快活者,又安肯到處與人作對頭耶!但不如此則終無自成之期,亦終無成人之期。說到此,又翻令人思近老與侗老之為得也。
克明初七日已入京去。世間豪士不多得,得一豪士又祗如是過日,此臨濟門下所以畢竟無臨濟兒也。三聖興化,亦僅僅當門戶耳。
夫所貴乎講學者,謂講此學耳。今不講此學,而但教人學好,學孝學悌,學為忠信,夫孝悌忠信等豈待教之而能乎?古人即孝悌等指點出良知良能以示人,今者舍良知而專教人以學孝學悌,苟不如此,便指為害人,為誤後生小子,不知何者為誤害人乎!則自古聖人皆誤害人之王矣,可勝嘆哉!
孔子教人,教人求仁,惟求之而不得,則無可奈何。待價而沽、不欲求售者,以天下之無豪傑也。求豪傑必在於狂狷,必在於破綻之夫。若指鄉愿之徒遂以為聖人,則聖門之得道者多矣。此等豈復有人氣者,而盡指以為聖人,益可悲矣夫!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