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濟法師書

《與濟法師書》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濟法師書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月日,弟子太原白居易白濟上人侍右:昨者頂謁時,不以愚蒙,言及佛法,或未了者,許重討論。今經典間未諭者,其義有二,欲面問答,恐彼此卒卒,語言不盡,故粗形於文字,願詳覽之,敬佇報章,以開未悟,所望所望。
佛以無上大慧,觀一切眾生,知其根性大小不等,而以方便智說方便法,故為闡提說十善法,為小乘說四諦法,為中乘說十二因緣法,為大乘說六波羅蜜法,皆對病根,投以良藥,此蓋方便教中不易之典也。何者?若為小乘人說大乘法,心則狂亂狐疑不信,所謂無以大海內於牛跡也;若為大乘人說小乘法,是以穢食置於寶器,所謂彼自無創,勿傷之也。故《維摩經》總其義云:“為大醫王,應病與藥。”又《首楞嚴三昧經》云:“不先思量,而說何法,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正是此義耳。猶恐說法者不隨人之根性也,故又《法華經》戒云:“若但贊佛乘,眾生沒在罪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如此,非獨慮說者不能救病,亦懼聞者不信,沒入罪苦也。則佛之付囑,豈不丁寧耶?何則?《法王經》云:“若定根基,為小乘人說小乘法,為大乘人說大乘法,為闡提人說闡提法,是斷佛性,是滅佛身。是說法人當歷百千萬劫,墮諸地獄,縱佛出世,猶未得出。若生人中缺唇無舌,獲如是報。何以故?眾生之性,即是法性,從本以來,無有增減。云何於中,分別病藥?”又云:“於諸法中,若說高下,即名邪說,其口當破,其舌當裂。何以故?一切眾生,心垢同一垢,心淨同一淨,眾生若病,應同一病,眾生須藥,應同一藥,若說多法,即名顛倒。何以故?為妄分別,析善惡法,破一切法故,隨機說法,斷佛道故。”此又瞭然不壞之義也。又《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金剛三昧經》云:“皆以一味道終,不以小乘,無有諸雜味,猶如一雨潤。”據此,後三經則與前三經義甚相戾也,其故何哉?若雲依維摩詰謂富樓那云:“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又云:“不觀人根,不應說法。”夫以富樓那之通慧,又親奉如來為大弟子,尚未能觀知人心,況後五百歲末法中弟子,豈能盡觀知人心而後說法乎?設使觀知人心,若彼發小乘心,而為說大乘法,可乎?若未能觀彼心,而率已意說,又可乎?既未能觀,與默然不說,又可乎?若雲“依義不依語”,則上六經之義,互相違反,其將孰依乎?若雲“依了義經”,則三世諸佛,一切善法,皆從此六經出,孰名為不了義經乎?況諸經中與《維摩》《法華》《首楞嚴》之說同者,非一也,與《法王》《金剛》《三昧》之說同者,亦非一也,不可遍舉,故於二義中,各舉三經。此六經皆上人常所講讀者,今故引以為問,必有甚深之旨焉。今且有人,忽問法於上人,上人或能觀知其心,或未能觀知其心,將應病與藥而為說耶,將同一病一藥而為說耶?若應病與藥,是有高下,是有雜味,即反《法王》等三經之義。豈徒反其義,又獲如上所說之罪報矣。若同一病一藥為說,必當說大乘,大乘即佛乘也,若贊佛乘,且不隨應,且不救病,即反《維摩》等三經之義。豈徒反其義,又使眾生沒在罪苦矣。六者皆如來說,如來是真語、實語、不誑語、不異語者,今隨此則反彼,順彼則逆此,設有問者,上人其將何法以對焉?此其未諭者一也。
又五蘊者,色、受、想、行、識是也。十二因緣者,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名緣色、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病苦憂悲苦惱是也。夫五蘊、十二因緣,蓋一法也,蓋一義也,略言之則為五,詳言之則為十二,雖名數多少或殊,其於倫次轉遷,契約條貫。今五蘊中則色、受、想、行、識相次,而十二緣中則行、識、色、入、觸、受相緣,一則色在行前,一則色次行後,正序之既不類,逆倫之又不同。若謂佛次第而言,則不應有此雜亂,若謂佛偶然而說,則不當名為因緣。前後不倫,其義安在?此其未諭者二也。
上人耆年大德,後學宗師,就出家中,又以說法而作佛事,必能研精二義,合而通之。仍望指陳,著於翰墨。蓋欲藏於篋笥,永永不忘也。其餘疑義,亦續咨問。居易稽首。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