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寇子焞

《與寇子焞》選自《康對山先生集》卷二十一。康海為救友人李夢陽,無奈去謁不願見的權宦劉瑾,並設詭辭以救夢陽。及瑾敗,康海坐黨落職。這就是文中所說的“放逐”。康海對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放逐”,甚感不平,便決意不再作官,流連聲伎,免得“重為流輩詆誚”。 《與寇子焞》,深沉地表現了康海忿而不仕的思想感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寇子焞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康對山先生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康海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仰間得手教,展讀數四,無任愧感[2]。昨西使寄望之書來[3],亦道此翁留意不肖甚隆,皆知己者過為粉飾[4],是以長者輒不見疑,若便以為真耳!
放逐後,流連聲伎,不復拘檢,垂二十年,雖鄉黨自好者莫不恥之。又安有可與士大夫同日同語者!人苦不自知,仆既自知之,而又自忘之邪?此則深感爾矣!
執事知我厚[6],宜必諒此也。切恐晉翁一時乘興,輒為論薦,殊非佳事。執事倘有問訊,可委曲言之。阮籍之志[7],在日獲酩酊耳,三公萬戶,非所願也。
仆蓬首跣足[9],已逾半世。苟得優遊行樂,決無他想。言雖激聒,肝膈盡露。誠欲安分醜居,不欲壯束搽抹,重為流輩詆誚耳!有醜婦被逐者,借鄰女之飾更往,謂夫曰:“曩以不修[10],子故棄妾;今修己,子何辭焉?”其夫趨而出。其姊止之曰:“一出已羞,更入何求?”其言雖鄙,可以理喻。惟執事萬萬念之。

作品注釋

[1]手教:指親筆書信。
[2]無任:猶言不勝。
[3]望之:宋儀望,字望之。嘉靖進士。萬曆中官至大理卿。
[4]粉飾:獎譽。
[5]聲伎:指女樂。
[6]執事:對寇天敘的尊稱。
[7]阮籍: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三國魏文學家、名士。性嗜酒,常以縱酒佯狂避禍。
[8]三公萬戶:這裡指高官厚祿。三公,是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萬戶,指萬戶侯。
[9]跣足:光著腳。
[10]曩:往日。

作品賞析

寇子焞,名天敘,字子焞,榆次(今屬山西)人。正德進士,授南京大理評事。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有政聲。

作者簡介

康海(1475—1540),字德涵,號對山、沜東漁父,武功(今屬陝西)人。1502年(弘治十五年),殿試第一,授修撰。與李夢職等相倡和,為“前七子”之一。正德間,宦官劉瑾專權,因康海為其同鄉,慕其才,欲招致之,不赴。後為營救李夢陽,謁瑾,夢陽得釋。及瑾敗,坐瑾黨落職。遂與王九思等制樂造曲,以寄憂鬱。其著作有《對山集》、《沜東樂府》、《武功縣誌》及雜劇《中山狼》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