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原一公肅兩甥

《與原一公肅兩甥》是明代顧炎武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原一公肅兩甥
  • 作者顧炎武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亭林詩文集》
  •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與原一公肅兩甥
老年多暇,追憶曩游,未登弱冠之年,即與斯文之會,隨廚俊之後塵,步楊、班之逸躅,人推月旦,家擅雕龍,此一時也。已而山嶽崩頹,江湖沸洶,酸棗之陳詞慷慨,尚記臧洪;睢陽之斷指淋漓,最傷南八。重泉雖隔,方寸無暌,此又一時也。已而奴隸鴟張,親朋瀾倒,或有聞死灰之語,流涕而省韓安;覽窮鳥之文,撫心而明趙壹。終憑公論,得脫危機,此又一時也。凡此三者之人,騎箕化鶴,多不可追;哲嗣聞孫,往往而在。此即擔簦戴笠,陌路相逢,猶且為之敘殷勤,陳夙昔,班荊鄭國之野,貰酒黃公之壚。而況吾甥欲以郡中之園為吾寓舍,尋往時之息壤,不乏同盟,坐今日之皋比,難辭後學。使雞黍蔑具,乾餱以愆,既乖良友之情,彌失故人之望。且吾今居關、華,每年日用約費百金。若至吳門,便須五倍,而書記知客,亦須常設兩人。吾甥能為辦之否乎?又或謂廣廈之歡,可以大庇寒士;九里之潤,亦當施及吾儕。而曰:吾爾皆同患難之人,爾有鼎貴之親甥,便是同人之極品,可無挹注之誼?因罤字即筌蹄之蹄覓菟,見彈求鴞,有如退之詩所云,“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祈福人”者,吾甥復能副之否乎?雖復田文、無忌,不可論之當今,假使元美、天如,當必有以處此,而如其不然,則必以觖望之懷,更招多口之議。況山林晚暮,已成獨往之蹤;城市云為,終是徇人之學。然則吾今日之不來,非惟自適,亦所以善為吾甥地也。幸為熟籌,不憚再三往復。
附作書未竟,念及定齊之子,亦吾甥也。古人舊館脫驂,一飯必報,矧親連肺腑,少長周旋者乎?可撫愛及之,勿忽勿忽。

作者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初名絳,字寧人,明亡後改名炎武。江蘇崑山亭林鎮人,學者稱亭林先生。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學者。他一生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少年時參加“復社”,反對宦官權貴。後又參加抗清起義。多次拒絕清廷薦舉。其研究學問、為文作詩,都主張經世致用。他的文章,內容充實,結構嚴密,且文情並茂。著有《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痛書》《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