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劉毅齋》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與劉毅齋
- 作者:左宗棠
- 作品出處: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與劉毅齋》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與劉毅齋》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肅清北路詳細情形,已具折馳奏,抄稿送覽,字字有根據,卻於增刪上見精采,足慰宸懷。惟屢勝之後,尤宜慎益加慎,勉力圖維,斷不可掉以輕心,致貽後悔...
《與劉毅齋京卿》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得漢上來牘,知忠壯靈一路安適,殊深慰愜。計期已早抵里門,想重闈康豫,忠阡協卜,一切定如臆頌。承抄示侯相復函,得知章作堂軍門有八月成軍東下之說。江南正須名將,侯相素重作堂,且其舊部,自以速去為是。但...
《與劉毅齋爵帥》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聚晤數日,揖別登程,一思厚誼深情,感荷無量。時事多艱,惟思努力報國,方有息肩之日。衰庸無狀,敢不勉旃。麾下為間世英奇,中外引領以俟久矣,而巨任初膺,猶常以欿然不自足為懷,異日豐功偉伐,必有非前人所及者...
《答劉毅齋》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載展來牘,具見籌畫詳慎,與鄙衷所存者一一吻合,快慰殊深。卓勝軍擬於冬至後分起西行,而購駝制帳不能咄嗟立辦大約明正始能到齊。比至春融,則天時人事罄無不宜,雄麾南指,可免牽掣矣。作者簡介 左宗棠(1812——1885...
《次韻劉毅齋憲長觀潮》是明代詩人區越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潮候群山至,棋多出妙彈。更應望雲物,正爾節游觀。海嘯冰山立,天垂玉局寬。興餘歸路遠,蕭颯暮江寒。作者簡介 區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廣,號西屏。新會人。嘗從學於白沙陳獻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進士。歷官浙江...
《次韻劉毅齋諸公游東山》是明代詩人湛若水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將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間。泥滑未須愁晚暮,崖高猶擬直追攀。到窮真境都無事,了悟浮生始覺閒。聞說上方花更好,莫教不採竟空還。作者簡介 湛若水(1466—1560),明哲學家,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今屬廣東)人。早年從學於...
《送光祿劉毅齋致仕》是詩人湛若水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光祿江陰彥,素業出靖江。開疆垂百載,維君破天荒。天道不遠人,於人情最真。好賢與樂義,區區邁等倫。靖江若桴浮,人煙載浮居。君今乘桴去,吾欲與爾俱。作者簡介 湛若水(1466—1560),明哲學家,字元明,號甘泉,增城(今屬廣東)人。早年從...
《贈劉毅齋禮卿留都》是詩人林俊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徐過山色上晴嵐,幾驛官河路許諳。駿馬台高空冀北,大鴻家近愛江南。清惟典客韭仍白,要得藏名䉀轉甘。莫漫公衙便好睡,履聲卿月夢朝參。作者簡介 林俊(1452—1527),字待用,號見素、雲莊,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進士,歷任雲南按察副使...
與劉毅齋京卿(1871)與孝威孝寬(1871)答浙撫楊石泉中丞(1872)與孝威(1872)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73)與譚文卿(1873)與瀋吉田(1873)答袁筱塢宮詹(1873)答瀋吉田(1873)答沈幼丹中丞(1874)與王若農觀察(1874)與總統嵩武軍張朗齋提軍(1874)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74)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74)答譚文卿(1875)...
愛名即貪;劉毅齋①嘗撫新疆,每食必與幕友偕。欲辦一事,往往自挾文牘,就友商榷。一日言某事將出奏,有袁齡者,佐公幕久,乃駁之曰:“此中丞②職所應為,何必入告?”公曰:“藉此見某之多所興辦耳。”袁曰:“吾向以中丞為貪,觀此益信。凡貪者不必愛錢也,即愛名,亦謂之貪。”他友竊議其...
在《答劉毅齋書》中,他追述說:“文忠言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盡,以致沃饒之區,不能富強。言及道光十九年洋務遣戌時,曾於伊拉里克及各城辦理屯務,大興水利,功未告蕆,……已經伊犁將軍彥泰奏增賦額二十餘萬兩,而已旋蒙恩旨入關,頗以未竟其事為撼”。《答張朗齋書》中又說:“吐番魯產糧素多,轄境...
如劉毅齋戰功卓著,凡克一城、復一堡,敘戰功皆劉為冠,而自初承其季父劉松山一軍,即以道員接統,歷七八年,蕩平全甘回亂,移師出關,先復烏魯木齊,而南八城以次克復,始終以道員領軍,不晉一階。至克復喀什噶爾,始請開缺以三品京堂候補,而以邊才求之呂庭芷、吳清卿諸君。一意阻遏劉毅齋之功,使不得自...
河津籍的青年共產黨員鄧國棟被捕,亮工極力營救,曾請名醫劉毅齋進監給予醫治。鄧國棟吐血犧牲後,亮工以河津同鄉會名義,特邀名人云集為鄧國棟烈士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七七”事變後,亮工返回家鄉舉辦教育,後因日軍要挾,他去陝劉少白家閒住。隨後仍致力於講學。期間,曾多次拒絕國民黨要人高價收買。但他剛直不阿...
6.《劉毅齋奏議》(120萬字),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08 7.《瑞洵集輯箋》(80萬字),黃山書社,2017.03 8.《散木居奏稿校證》(50萬字),商務印書館,2018.06 9.《劉錦棠奏稿校證》(115萬字),中華書局,2019.11 10.《陶模行述長編》(150萬字,全2冊),黃山書社,2019.12 11.《劉銘傳文獻匯...
河津籍的青年共產黨員鄧國棟被捕,亮工極力營救,曾請名醫劉毅齋進監給予醫治。鄧國棟吐血犧牲後,亮工以河津同鄉會名義,特邀名人云集為鄧國棟烈士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七七”事變後,亮工返回家鄉舉辦教育,後因日軍要挾,他去陝劉少白家閒住。隨後仍致力於講學。期間,曾多次拒絕國民黨要人高價收買。但他剛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