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國父母書

十年來,蔡笑晚先生堅持在全國各地舉行家教巡迴演講,分享精英家教經驗,幫助天下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道路上好夢成真。本書收錄了蔡笑晚先生兩百餘場神奇家教演講精髓,內容包括從敏感期的早期教育,到貫穿始終的立志教育,從受益終身的自學能力培養,到成才關鍵期輔導,蔡笑晚都逐一講解、娓娓道來。蔡笑晚先生以一個父親的身份,深情地告誡天下父母:家教中父親角色嚴重缺失的今天,中國的父親需要覺醒了。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敗。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先生看過本書後讚不絕口:“這部書,不僅認真看了一遍,還在書中的重點之處畫了很多線,做了很多標記,是大家值得讀的好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致中國父母書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32
  • 作者:蔡笑晚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電子工業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門五博士三個科學家,“人才魔術師”蔡笑晚的溫情父教聖典
200餘場神奇家教演講集萃 為望子成龍的父母答疑解惑
講給天下父母 講出每個父母發乎內心的共振
給父母信心 給孩子方向 親子齊追夢 夢想終成真
全國婦聯、中國親職教育研究中心推薦閱讀,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多家媒體報導支持,哈佛大學前校長、康奈爾大學校長、麻省理工大學校長鼎力推薦,陳魯豫、崔永元、王東華、司有和等名人眾口稱讚

作者簡介

蔡笑晚,1941年生,浙江瑞安人,親職教育專家,早期教育實踐家。他被眾多媒體譽為“人才魔術師”,被著名主持人陳魯豫親切地稱為“博士老爹”,他的家教理念被視為親職教育的“孫子兵法”。他堅持早教、立志、自學的原則,緊抓孩子從零歲到人生各個階段的成才關鍵,奉行特才特教的精英培養理念,用四十多年的教育實踐打造了六個子女的快樂成才之路。2014年5月15日,蔡笑晚家庭被全國婦聯評選為教子有方全國最美家庭。
他的家教理念和實踐,不僅創造了一門6傑的教育奇蹟,在孫輩間也得到了神奇驗證。他培養的6個子女中有5位被包括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在內的美國知名大學錄取為博士生,大兒子蔡天文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並榮獲全球統計學領域的“諾貝爾獎”——“考普斯總統獎”;二兒子蔡天武,曾在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稱的美國高盛公司出任副總裁;小女兒蔡天西,30多歲時即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長子蔡天文沿用父親的教育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取得驚喜的回報,孫子蔡玄燁、孫女蔡玄嘉先後被美國麻省理工大學錄取,孫女蔡玄嘉更是獲得由歐巴馬簽發的美國總統傑出學生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良好的早期教育創造天才
早教能夠讓童年真正快樂
順其自然等於放任自流
錯過關鍵期等於智力閹割
信息風暴激發孩子潛能
早教的四大原則
習慣與品格是雛鷹的兩翼
強求樣樣通,只會樣樣松
花期有早晚,靜心待花開
蔡氏英才成長之路
第二章 夢想讓人生更開闊
在追夢中體會幸福
自我激勵,不斷超越
挫折教育學會獨立
環境立志開拓胸襟
詩詞立志提升氣質
故事立志薰陶靈魂
立長志貴堅持
第三章 自學是發展的永動力
自學是點燃火種,不是填充知識
自學擁有神奇的力量
自學培養創造性思維
筆記和練習雙管齊下
抓住記憶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會自學考試更輕鬆

文摘

第一章
良好的早期教育創造天才
偉大的科學家維納說過:所有兒童早期的學習都是一個奇蹟,即使我們後來認為是愚笨的孩子也是如此。這句話給人們的反思是,其實並不是早期教育創造了奇蹟,而是人類本身就具有這種潛能,只不過大多數人不懂得及早去開發它,而錯過了這種潛能的發揮機會。
我的幸運是:為了爭取時間,在沒有任何人和任何書籍的教導啟發下,無意中自覺遵守了大腦早期開發法則,於是創造了人們認為的奇蹟。我總是千方百計儘早地開始早期教育,從而為孩子智力的發展和人生的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他們既有快樂的童年,又能在人生的競賽場上輕鬆地保持優勢。
父母如果不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早期教育沒有做好,等到以後孩子出現問題時再努力去挽救,孩子會很累,父母會更累。


早期教育讓童年真正快樂
一提到早教很多人就會說,早教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其實這是天大的誤會,誰能說出童年的快樂是什麼?我可以肯定地說,每個人說得都不一樣,所以首先必須給“快樂的童年”下個定義,究竟怎么樣的童年是快樂的?
兩千多年來,哲學家、政治家和心理學家在什麼是快樂的問題上爭論不休。快樂究竟是什麼?是感官的愉悅,還是欲望得到滿足?是追求的過程,還是追求目標的達到?是免於悲傷和痛苦?是有意義的勞動,還是悠閒的生活?是運氣、財富?是奉獻、仁慈?或者,它只是一種生物學上的天性?
我們先看看古聖先賢和哲學大師對於幸福的說法。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洪應明:“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真正的快樂是保持樂觀的情趣。
在富裕優美的環境中得到的快樂並非真正的快樂,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仍能保持樂觀的情趣,才算是合乎人類天性的真正快樂。
蘇格拉底:幸福是智慧。靈魂所企求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智慧的指導下,結局就是幸福;如果在愚蠢的指導下,結局就是痛苦。
柏拉圖:把快樂歸之為性格,把人分為快樂的人與憂鬱的人,面對同樣的疑難事情,快樂的人會一笑置之,憂鬱的人可能會痛苦絕望。有人在十次事業里成功了九次,還是不快樂,只為那次失敗的苦惱;有人十次事業里只成功了一次,還是很快樂,為這次成功感到欣慰。
亞里士多德:把幸福歸功於理性。對於人,富於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和最快樂的,因為理性比任何其他東西更加永恆,因此這種生活也是最幸福的。
伊壁鳩魯:心靈激動和友誼的獲得是最大、最完滿的幸福。靈魂的最完滿的幸福,有賴於我們思考到那些使人心發生驚懼的東西,以及與它們同類的東西。在智慧提供給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中,以獲得友誼為最重要。
培根:培根的論說文集中論述了人性的各個方面,唯獨沒有論幸福和快樂,足見幸福和快樂是很難表述的。不過他也在書中提出人生幸福的真諦——一個人的心智若在仁愛中行動、在天意中休息、在真理的地軸上旋轉,那可以說他已到了地上的天堂了。
叔本華:把幸福與快樂歸於性格。一個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樂看成不快樂,好比美酒倒進充滿膽汁的口中也會變苦一樣。因此,生命的幸福與困厄,不在於降臨的事情本身是苦是樂,而是要看我們如何面對這些事情。唯有內在豐富的人才是幸福的。
弗洛伊德:用“快樂”這個詞來說明擺脫人體身心痛苦的壓力。在減輕這種痛苦的壓力之後,由於人體的化學作用,壓力再一次增加,產生了對減輕壓力的一種新的需求,那就是快樂的滿足。把這種從壓力的產生到減輕壓力以至重新產生新的壓力,從痛苦到快樂再到痛苦的運動稱為“快樂原則”。與“快樂原則”相反的是“現實原則”,“現實原則”告訴人們,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應該追求什麼,避免什麼,以確保自己的生存。現實原則經常與快樂原則相衝突,保持這兩者之間的平衡是精神健康的條件。
魯迅:幸福是追求。幸福永遠存在於人類的不安的追求之中,而不存在於和諧與穩定之中。
毛澤東:快樂是奮鬥。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從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聖賢們關於幸福、快樂的說法各異。不過我們看到有一點是共同的,人類的快樂和幸福是精神層面的東西,是心靈上的一種感受,而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
全球各國民眾對快樂的定義也有著不同的理解。例如,美國人認為個人成就和自我價值的體現是快樂的最重要元素,而日本人則認為滿足社會和家庭的期望更加重要。在歐洲,幸福取決於不用工作特別是不用體力勞動;但在美國,工作卻越來越多地被人們認為是產生滿足感乃至幸福感的源泉。這種觀念當時對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非常有利,不斷增長的消費讓工業增長的爐火越燒越旺。19世紀至20世紀初,數以百萬計的移民逃離貧窮的祖國去了美國,追求那種“免予匱乏”的幸福。但是,隨著人們很快就對更高水平的富足習以為常,許多人發現他們踩著經濟學家所謂的“享樂主義的水車”停不下來了,他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工作、掙更多錢,去買那些能讓他們感到快樂(但也只是暫時快樂)的東西。亞洲人為了實現其他目標的時候,會比美洲人更加願意放棄對快樂的追求。
進入21世紀,在英美等西方已開發國家,溫飽不再是問題,窮困不再是威脅。在物質的欲望得到相當大程度滿足的同時,精神上的快樂和滿足成為民眾更迫切的追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觀,每個人追求的快樂只是其中一種,並非所有人的共同目標。對於一個人而言,幸福的感覺也會隨時間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快樂和幸福是人自己的一種感受。說某個人快樂和幸福,要他自己能感覺到,那才是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對於普通人來說,用自己的勞動換來成果,這就是幸福。對於農民,他用汗水換來了豐收就是幸福;對於學生,他用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績就是幸福;對於老師,他的幸福就是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成才;對於建築工人,他的幸福就是看到建成了一座座他曾經為之流過血汗的高樓大廈;對於窮苦的人,他的幸福就是留足過冬的糧食和禦寒的衣服;對於乞丐,他的幸福就是遇到了好心人給他許多錢可以幾天不挨餓;對於望子成龍的父母,他的幸福就是把孩子培養成出人頭地的人才!
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對一些人來說是幸福的感覺,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痛苦。比如抽菸、喝酒、打牌、跳舞等,對於喜歡的人是快樂,對於不喜歡的人就是痛苦。坐在田頭休息,豐收後的農夫感覺這是充實的快樂,但對於普通人讓他什麼也不做,只是天天坐在田頭休息,則是一種痛苦。面對孤獨,內心充實的人不會覺得是痛苦,他會在孤獨中孕育他的思想,享受孤獨,反而是一種快樂。無聊的人會因孤獨而感到寂寞,他們需要在熱鬧的人群中發泄,在瑣碎小事上消磨時光,在膚淺的快樂和刺激中忘掉這個空虛的自我,在人前喧囂熱鬧,在人後寂寞難耐,毫無快樂可言。同樣都是石匠,同樣在雕塑石像,如果你問他們“你在這裡做什麼”,他們中的一個人可能就會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鑿石頭,鑿完這個我就可以回家了?”這種人永遠視工作為痛苦,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個字就是“累”。另一個人可能會放下錘子,驕傲地指著石雕說:“你看到了嗎,我正在做一件藝術品?”這種人永遠以工作為榮,以工作為樂,在他嘴裡最常吐出的一句話是“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所以,讀書和學習,對於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就是快樂,每天所學的東西,都是他們一步步向目標靠近的喜悅。對於沒有理想、沒有追求的人,讀書、學習就是痛苦,每天的作業就是艱難的煎熬。
人生如夢,青春苦短。許多人便以此為理由玩世不恭、揮霍生命。這種玩世不恭的人,並沒有玩出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只是用瞎玩胡鬧來麻痹心靈空虛的痛苦。

通過上面的論述可以肯定地說,孩子的快樂沒有先天的定義,是大人給的,就像有的大人把吃喝玩樂看成是人生的快樂,抽菸、喝酒、打牌、跳舞是快樂,但對另一些人根本不是快樂,甚至有可能是痛苦,不同的價值觀和習慣決定了快樂的定義。孩子也一樣,是大人們根據自己的想法,為孩子定義了快樂。現在的孩子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很好,他們就快樂嗎?我們那個時代這些根本就不能保障,難道說我們那個時代的孩子就不快樂嗎?在我看來恰恰相反,人在福中不知福,現在的孩子因為享受太多的所謂“快樂”,反而麻木了,不知什麼是快樂,反而顯得浮躁、無聊、厭倦,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珍惜。我們那個時代雖然物質貧乏,但孩子們懂得珍惜、容易滿足,反而感到快樂。
所以,早期教育不僅使孩子的智力得到開發,而且在求知中有更加快樂、更加充實的童年,更重要的是懂得什麼是快樂,長大後也會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為他們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礎。千萬別認為玩玩鬧鬧的童年就是快樂的童年,其實這是家長在推卸自己的責任。孩子在玩玩鬧鬧的過程中,如果不同時給予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非但不會給孩子帶來快樂,反而會讓孩子染上許多惡習,這是以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為藉口,放棄了教育的黃金期,使孩子失去了幸福的未來。
早期教育做好了,孩子的行為習慣會比較好,稍大後也比較容易溝通,以後上學時就比較容易接受學校的教育,而且由於智力開發得比較好,學習成績也會比較好。早期教育不單純是智力教育,而是智力、體能、心理素質、道德素質一系列決定孩子人生髮展高度的綜合素質的全面教育,是保證人生幸福的教育。為了孩子成才,也為了孩子有幸福的人生,必須要盡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抓好,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智力開發的黃金期。要讓孩子既有快樂的童年,又有幸福的未來。

順其自然等於放任自流
動物生長在沒有法制、沒有倫理道德約束的社會裡,叢林法則是它們的唯一法則。所以,只要有利於它們生存競爭的一切本性都是好本性,不必受什麼約束和限制,所以順其自然的發展就是動物界的本質,大自然的法則決不允許那些喪失了競爭能力的個體存在,自然選擇決定了適者生存。所以,我個人反對“順其自然”的教育,其原因在於以下幾方面。
第一,順其自然的教育是一種自然教育。
什麼叫自然?什麼叫自然教育?自然與自然教育的定義是什麼?可以肯定地說,迄今為止自然與自然教育是沒有科學定義的,只是一些概念炒作而已。當孩子有能力接受教育而且需要教育時就給予教育,這才是真正的自然教育,因為個體的差異、環境的差異,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人為地定義一個統一的“自然教育”本身就是反自然的。
自然教育的鼻祖,法國啟蒙運動時代的大師盧梭說:“我們出生時候沒有的東西,我們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需要由教育賜給我們。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物。我們的才能和器官的內在發展是自然的教育;別人教我們如何利用這種發展,是人的教育;我們從影響我們的事物獲得良好的經驗,是事物的教育。”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由以上三種教育培養起來的。在盧梭看來,只有以上三種教育是一致的情況下,孩子才算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地加以控制的。因此,按照盧梭的邏輯,為了使孩子獲得良好的教育,就必須使人的教育儘可能與孩子內在的自然相一致。很顯然,盧梭這裡所說的自然是指人的先天遺傳的本能和本性,並非今人所謂的自然教育。
第二,“順其自然”的教育強調人的遺傳和本能。
人的先天本能和本性,是從人類的始祖動物開始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那是一種適應生存競爭的能力和本性,這種本能和本性就是著名進化論大師所謂的“宇宙過程”的產物。他還指出社會中的人無疑是受“宇宙過程”的支配。社會的文明越幼稚,“宇宙過程”對社會的進步影響就越大,社會進步意味著對“宇宙過程”每一步的抑制,並代之以另一種可以稱為倫理的過程,那些倫理上最優秀的人可以獲得最大的發展。
人類的天資雖然有很大的差別,但有一點是一致的,那就是“他們都有貪圖享樂和逃避生活上痛苦的天賦欲望”,祖先的這種“自我肯定”傾向的力量是生存競爭中取得勝利的條件,順其自然就是讓這些先天本能和本性得以充分發展。
但是,隨著人類社會從野蠻走向文明,那些使人類祖先在生存競爭中取得優勢的先天本性和本能並不再是好的素質,而其中的一部分(以自我為中心、以強凌弱等等)則不利於他們在文明社會中生存和競爭。
第三,“順其自然”教育思想不適應時代的要求。
由於法律和倫理道德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生存競爭的約束,父母就必須根據這些約束對孩子的自然本能和本性及早地加以糾正和改造,這種糾正和改造被進化論大師赫胥黎稱為“倫理過程”。所以,倫理並不是人的先天自然,恰巧相反,它是對人的先天自然的抑制、改造、糾正的結果,它是由人類千萬年長期文化積澱而得的知識精華教育而獲得,也就是盧梭所說的人和事物的教育的結果。因此,盧梭所謂的自然教育是本末倒置,並不是後兩種教育配合前者,而是必須通過人和物的教育來改變盧梭所說的人的“內在自然”。
所以,從本質而言教育和順其自然是對抗的,如果這種對抗在理論上是荒謬的,那么我只能對理論表示遺憾,因為我們所觀察到的事實就是如此。盧梭的自然教育理論在當時雖然有反封建的進步意義,但已被現代科學證明是片面的。另外,順其自然也並非盧梭的本意,其實盧梭本人在五歲時就讀書入迷,看得入神時竟忘記了睡覺,七歲時就把家裡的大量藏書讀完,因此,他雖然因家庭貧困沒有受過系統教育,卻知識豐富,才學高深。他的天賦人權理論和社會契約理論召喚了一個嶄新世界的到來,他獨特的思想和具有號召力的語言、文風曾使幾代人為之傾倒。
但是,盧梭的思想畢竟是封建社會的特殊條件、特殊時期下的產物。盧梭建構的教育思想體系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對人的要求了。因為盧梭提出的自然教育理論認為,十二歲之前是理性睡眠時期,這一階段只能以感覺經驗來認識世界,讓孩子去摸、去看、去聽,用感覺器官去感覺世界,而不應該運用讀書等理性手段來改變他身心的自然發展。他認為早熟的果子雖然外表誘人,但並不甘美。因此他提出十二歲之前決不讀書,不希望造就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鐘的兒童。但恰恰相反,他本人的知識基礎是十二歲之前通過讀書形成的,從他個人的經歷得出的結論應該是:十二歲之前必須努力讀書,養成喜愛讀書的習慣,奠定人生髮展的基礎。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人類已經有能力全方位去改造世界,甚至人類的基因都在被改造之列,為什麼唯獨在決定人類智慧型發展的早期教育這一重大問題上還停留在無能為力的順其自然的原始階段?為什麼不能通過有效的教育手段朝有利的方向發展呢?所以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特別重視從小進行嚴格的規範教育,並讓孩子從小立志。但這並不影響孩子童年的快樂,相反我們的孩子都有一個比別人更快樂的童年和更幸福的未來。
第四,“順其自然”的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放任孩子的發展,放棄家長的責任。
中國從古以來就有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一種是積極有為,另一種是消極無為,順其自然就是消極無為的人生哲學在親職教育領域中的具體表現。在人生舞台上,可以按當時的處境,靈活選擇其中的一種,以適應社會,所謂“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或曰“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否則可能難以為社會所包容。歷史上曾有很多名人做過這種選擇,被後人稱為聖賢。
但是,在親職教育方面消極無為是萬萬使不得的,孩子的教育是不容等待、不容遲疑的大事,而且具有稍縱即逝、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特點。世界上有些事情錯過了,以後還有機會,孩子教育錯過了則永遠無法挽回。由於早期教育的順其自然,使孩子的野性充分發展起來,而到了後來發現不能任其發展的時候,你已經無法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也無法與孩子溝通,因為他的心靈圖紙上已經被那些野性“圖騰”所占領,無法接受父母和主流社會的那套正統的教育。所以,與孩子心靈溝通的關鍵是做好早期教育,在孩子沒有染上壞習慣之前把好習慣教給他。

從以上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我們切不可讓孩子“順其自然”地發展。我們應該為孩子創設積極向上的成長環境,在充分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前提下積極地培養孩子各方面的才能,提升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素質。這就是我們在自由中引導孩子發展的應有之義。那么我們如何自由地引導孩子發展呢?
首先,我們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經常聽到“多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比任何東西都重要”,這句話說得很好,可以說是親職教育中的金玉良言。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孩子有先天的內心世界嗎?沒有的,所有的內心世界都是後天產生的。如果孩子現在有了一個父母不知道的內心世界,這就說明此前孩子已經因父母和學校老師的疏忽而讓外部世界的東西進入了他的心靈,並在他的心靈中占領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以致父母無法與其溝通。所以,我們必須在外界的不良因素侵入孩子的內心前,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引導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尤其重要。父母的態度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表達息息相關。溝通時,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幾點:
1.相信孩子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學小提琴,你用信賴的語氣說:“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而且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即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
2.尊重孩子
當孩子逐漸學會獨立做出判斷時,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應該用尊重的語氣:“那你要是決定再玩一會兒,你就要晚一點睡覺了,因為你要做完功課啊!”無形中,孩子懂得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自己負責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之後,讓孩子自己決定,但是家長要有一個底線,而不能一味地讓孩子自己決定。
3.鼓勵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當孩子滿懷希望和喜悅,把他的作品拿給父母看的時候,父母一定要認真地傾聽孩子的想法,而不能只是看一眼,就匆匆去忙自己的事情了。這樣,無形中傷害了孩子的積極性。家長應該用鼓勵的語氣,教給孩子更好的方法,重要的是鼓勵孩子的信心。

其次,積極教育和引導的同時尊重孩子的內心選擇。
有很多所謂“順其自然”,“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之類的口號,儘管這類善意的呼籲聽起來是多么引人入勝,但在我們看來決不是教育學上的金科玉律。人類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而有別於其他動物,完全是由於教育和學習的結果,而教育和學習就本質而言都是對自然的糾正和對野性的改造,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決不能指望輕輕鬆鬆就能成大才。
既然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自由自在地生長,就無法避免野性的發展和外部世界的“不良”東西進入他的心靈,因此,作為父母就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尊重這個事實。人生的價值觀有千萬種,不同的價值觀造就不同的人生,雖然主流社會的價值觀主宰著這個世界,但是誰也無法判定哪一種人生模式最幸福,因此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自由和權利。追求崇高、追求偉大、追求成就一番大事業是一種選擇,但是追求快快樂樂、平平安安、自由自在過一生,只要是法律許可的,也是一種選擇。一個和諧社會就是讓各種不同追求的人和諧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之下。因此,我們在培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必要也不應該把固有的發展或成長模式強加給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天性,每個孩子也都有其獨特的興趣,家長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因勢利導,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成長道路。這也是在自由中引導孩子發展的應有之義。

如果你已經錯過了孩子的早期教育,錯過了孩子靈魂塑造階段的材料配置,或者你根本沒有下過功夫而讓孩子順其自然,那么,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時,你就必須尊重他、理解他,只有這樣你才能引導他。否則,不管他是對還是錯,你的教訓都無法被他接受,你的強制會促成他的對抗。親子之間的對抗一旦形成,親職教育就無法進行,甚至會造成悲劇。因此,在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過程中,把積極的教育和自由的引導相結合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一條金玉良言。

錯過關鍵期等於智力閹割
我們常常聽到大款們為了讓孩子進入好的高中或大學,慷慨地拿出幾萬甚至幾十萬讓孩子進去混一張文憑,也有花大錢讓孩子出國鍍金的,很少聽說有人用重金去聘請一位高級教師為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其實這是本末倒置。如果早期教育沒有做好,孩子各方面素質很差,即使花大錢混到一張文憑,對孩子成才也毫無益處,只是個冒牌貨而已。反之,如果願意在早期教育上用心思,那么孩子長大後用不著父母花大錢去“買”學校,也會自己爭得一條好的成才之路,成為一個貨真價實的有用之才,甚至可以成為棟樑之才。
如果有適當的條件,絕大多數兒童幾乎都是可以挖掘出巨大潛力而成為“超常”兒童的,而這些適當條件就是早期教育。智力超常事實上都是早期良好教育的結果。根據中科大少年班的有關資料分析及我們自己的實踐經驗證明:所謂“超常兒童”與一般兒童之間並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前者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而後者沒有。
一般人都沒有認識到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的極端重要性,事實上早期教育比任何教育都更加重要,它是所有後期教育能否成功的基礎。
一個興盛的時代,毫無疑問是早期教育和親職教育興盛的時代。中國歷史上最昌盛的唐代,由於早期教育的成功,造就了一大批神童。從世界上看,良好的早期教育為文藝復興時代造就了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這些大師為那個時代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明。這些事實可以說明,天才從神童開始,神童由早期教育培養而成。因此,早期教育是一切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可以四兩撥千斤,牽一髮而動“一生”。
偉大的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是一位早期教育成就的大師級人物,在其自傳《昔日神童》一書中,以親身經歷告誡人們:“所有兒童的早期學習都將獲得奇蹟,即使愚笨的孩子也是一樣。”這就告誡人們:並不是早期教育創造了奇蹟,而是人類本來就具有這種潛能,只不過大多數人不懂得及早去開發它,錯過了這種潛能的發揮機會。而那些個別能夠進行早期教育、及時開發潛能的人,相對來說就創造了奇蹟。我們的幸運是:為了爭取時間,在沒有任何人和任何書籍的教導啟發下,無意中自覺地遵守了大腦早期開發法則,於是創造了人們認為的“奇蹟”。對於一個孩子的大腦,可以擬出一個功能發育時間表,孩子身上有一個先天生物鐘,就是我所說的學時理論,它指示著教育機會上正在流逝不返的時間,而現在大部分父母都在看著這個時間白白地流逝,而沒有抓住這一去不返的教育良機,然後去感嘆別人的奇蹟。
大腦功能開發的典型表現,便是形成記憶敏感,年齡越小就越容易形成,越大就越困難。因為,成人的大腦已被一些無用的東西擠占充滿,即使是新鮮事物也被排斥在外。因此,兒時形成的優質的記憶敏感對人的一生有絕對重要的作用,只有深刻的優質記憶敏感才會有偉大的創造力,所有傑出人物都有這種良好的優質記憶敏感。當人的大腦形成記憶敏感後,在潛意識裡就會大量吸收這方面的信息,從而形成更為突出的直覺。幾乎所有偉大的人,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刻苦的鑽研,還來自他們對此項內容的極其良好的直覺。那些經過早期教育的人,記憶力通常都比較好,這可能與他們在兒時形成的符號敏感有關。
人腦有一種與所有動物都不同的機能,那就是學習的機能——“智本能”。“智本能”的發展只有一個短暫的過程。良好的早期教育使“智本能”能夠達到較高的層次。“智本能”的發育也有敏感期,一旦錯過了敏感期,也就無異於將其閹割。因此,有人指出,我們人類到目前為止最大的浪費不是官僚主義,而是對兒童的智力閹割。由於錯過了早期教育,使一個本來可以成為天才的兒童成了一個庸人。大部分人都認為孩子還小,來日方長,浪費一段時間不要緊,只要以後好好教育同樣會成才。因此,很多父母就這樣無意間錯過了孩子教育的黃金期,對孩子的智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閹割。許多人的前程就是在這種麻痹大意里被父母的雙手葬送的。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科學的結論,也是我們親身實踐的經驗。
提倡早期教育,一定要抓住最佳教育時機,即我的“學時理論”。所謂“學時”是與農作物生長的“農時”相似的概念。為了使農作物有好的收成,農民必須抓住農時,該耕地播種的時候就耕地播種,該施肥除草的時候就施肥除草,該收穫的時候就收穫,如果誤了農時,就不可能指望有好的收成。
家長認同早期教育理論之後,就要按照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確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早期教育和訓練了。至於選擇什麼樣的早期教育手段,決不能輕易聽信別人的傳言,朝三暮四地改變育兒方法。培養孩子的方法其實就像武林中的派別一樣,南拳、北腿,少林、武當,只要持之以恆,都能訓練出高手,半途而廢則一事無成。
早期教育不單純是智力教育,而是智力、意志、品德和氣概四者合一的教育,是保證人生幸福的教育。為了孩子成才,為了讓孩子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也為了孩子有幸福的人生,必須盡一切的力量,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抓好,千萬不要錯過孩子智力開發的黃金敏感期。具體來講,應從如下幾個階段入手進行早期教育。
第一階段,對於從出生到六個月左右的孩子來說,需要培養孩子的各種感知能力,增加對寶寶的各種信息刺激。
首先,家長要利用各種機會跟寶寶進行對話交流,儘量對孩子說一些簡短的句子,吐字要準,音調要放高,口形要誇張,而且不斷重複。如果可能的話,儘量與孩子能夠看到的、摸到的事物相互聯繫。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幾方面,增加孩子的信息接觸面積,多方面促進孩子的能力發展。
其次,寶寶的動手能力特別需要家長主動引導,應該準備一些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玩具,比如吊環、牽拉鐘、雙耳搖鈴、串珠、彩色的積木等。父母應該常常在孩子面前搖擺、展示玩具,引導他主動伸手準確抓握,練習初步的手眼協調能力。多數孩子習慣性地把手中的玩具送到嘴裡,這是兒童在探索學習,家長不能強行限制。但是家長可以試著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最重要的是,要把玩具清洗乾淨消毒,當孩子啃咬玩具的時候不至於引起疾病。
第二階段,對於一歲左右的兒童來說,家長應注重孩子認知、運動系統的發育。
一歲左右的孩子有摸、爬、滾、走、摔等行為,是發展感知運動的重要過程,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家長應該多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境,而不是阻止孩子的行為。儘管孩子還小,可是孩子已經具備感知能力。他餓了會哭,飽了會躲開食物,不舒服了會對著大人嚷。大人如不陪著孩子玩兒,他就會延長吃奶時間邊吃邊玩兒……在寶寶的生活中,父親更多的是扮演孩子遊戲夥伴的角色,這個角色的扮演一定不能缺席。
第三階段,兩歲左右,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
這一時期,孩子學說話的積極性最高,常常自己咿咿呀呀地說,有的孩子可以說出簡單的詞語。因此,家長要為孩子語言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父母要儘可能多和孩子交談,比如,父母可以對著孩子重複說一些兒歌、故事,不要以為孩子聽不懂你的話而放棄交流的機會。一般而言,每個孩子都先天地帶有一副發音器官,但為什麼後天的發展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就和早期的語言教育密切相關。
很多實踐證明,儘管在這一時期孩子還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給予的語言訓練,但是等到孩子有能力進行記憶和思維的時候,孩子記憶和思維的速度要明顯快於那些沒有進行過語言訓練的孩子。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語言應該以直接感知為主,不能過於抽象。因此,語言的學習就需要與周圍的人、物、大自然等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如通過聽、看、觸、摸、嘗、聞等方式,既可以開發孩子的語言潛能,又能夠讓孩子獲得對周圍一切知識的認識,對於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思維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階段,當孩子三歲左右,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數理邏輯等各方面的智慧型。
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加注重孩子在數學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培養孩子對大數字的敏感力。此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掌握數字概念的機會。
就具體操作而言,可以帶著孩子在街道旁邊數從身旁開過的汽車,吃水果時比較水果的大小,和同伴比高低,玩數字撲克等。
在語言智慧型方面,由於三歲左右的孩子已能夠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的意思,因此我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對話能力。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來說,首先應該培養他們喜歡說話,願意和他人交談的習慣,以發展其講話的積極性;其次還要培養孩子談話的技巧,比如,恰當的詞語搭配、連線詞的正確使用等,從而讓孩子清晰明了地表達想要表達的意思。
此外,對於那些能夠很好地運用簡單句子表達自己意思的孩子來說,可以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講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語言節奏,並且儘可能使孩子講述得生動、形象。大人可以先給孩子講名人的故事,然後再讓孩子複述給大人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很好地調動孩子參與的興趣,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除此以外,三歲左右的孩子,家長應該因勢利導,鼓勵他們自己穿衣、吃飯、洗手帕,幫媽媽遞東西等,還可以帶孩子去觀看體育比賽和舞蹈表演。這些都有助於孩子智力的開發和道德素養的提升。
人的腦細胞越使用,大腦就越靈活。腦子開始積極工作的時間越早,延續使用的時間就越長,它的細胞老化得就越慢。因此,“天才命短,神童早夭”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沒有任何科學根據。恰恰相反,早慧總是遲衰,天才都比較長壽。

信息風暴激發孩子潛能
我主張用“信息風暴”的辦法來發現孩子的潛能。具體而言,就是讓孩子充分接觸和全面了解各種信息,在全面接觸中尋找自己的愛好與擅長的領域,例如飛機模型、體育運動、畫畫、樂器、唱歌、手工藝、縫紉、烹飪等,給孩子足夠多的機會與信息,讓孩子自己選擇。
關於這方面,我當時具體做的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小注意觀察孩子的智力及各方面發展情況並記錄下來,主要有如下幾點:
有計畫地訓練孩子使用耳、眼、鼻、舌、四肢,並做好記錄。
在活動方面,讓孩子在計算、語言、音樂、體育、美術、娛樂、遊戲等項目上交叉進行,並且都能夠很快地學會並擅長這些領域。
如果發現孩子特別喜歡或者擅長某一方面的遊戲或者活動,一方面要加強這方面的刺激,另一方面要儘可能請教專家,對孩子的情況做出指導。與此同時,不要忽視其他領域的信息刺激。即使孩子沒有十分擅長的領域也沒有關係,至少這樣可以促進孩子的大腦和身體發育。
第二,孩子儘可能由父母教育。
當前,很多父母以工作忙為理由推脫孩子的教育責任,把孩子送到全托的寄宿制學校,這是不可取的行為。在國小和國中階段,孩子的教育非常關鍵,父母應該及時掌握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狀況,揚長避短,而不能任其隨意發展。自己確實沒有能力掌握孩子學習情況的家長,最好請一個家教。家教的作用並不在於教孩子學多少東西,關鍵在於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及各方面素質的發展,以便及時發現孩子的智力強項,進行特殊培養,如果發現不足之處也可及時補救。據報導,中國的富人注重選擇好學校,把教育的職責全推給學校,而美國的富人則認為什麼東西都可以托人代辦,唯獨孩子的教育必須自己監督,自己管理,對誰也不放心。
第三,嚴格要求孩子做完整的學習筆記。
做學習筆記的習慣不僅有利於孩子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大大有利於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的檢查和監督。父母從孩子的學習筆記上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學習情況,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深度,並能及時發現孩子的潛能和可能的才華,這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會大有裨益。
第四,從孩子的興趣中發掘潛能。
如果早期教育做得比較好,孩子都有很好的讀書習慣。如果孩子大腦里儲藏了基本信息單元,就有了相應的快感單元,所以求知的欲望很強烈,對讀書也會有濃厚的興趣。
現在一般家長都很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望子成龍幾乎成為一種社會潮流。但是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早期教育要循序漸進,不懂得早期教育是奠定人生基礎的關鍵所在。所以,孩子一旦出現了問題,家長的盲目關心與過度干預都會導致孩子的逆反情緒產生,嚴重者甚至造成親子的對抗。更進一步說,家長應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進行反思,如果早期教育進行得不及時、不專業、不專注,必然會帶來隨後漫漫教子路上的麻煩與困阻。

早教的四大原則
在三十多年親身教育子女的經歷中,以及在目前輔導廣大父母從事親職教育的實踐中,我把早期教育中一些策略性的東西進行了歸納,並總結出早期教育四原則。
1.愛的教育
目前,家長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因為經濟原因無法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另一類是因為忙於工作沒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經濟狀況不好的家長很容易對孩子百依百順,缺乏親子教育時間的家長往往用金錢彌補對孩子的虧欠,這樣就走向另一個極端——關愛過度,即為溺愛。
親職教育其實應該是無條件的愛的教育。父母必須以自己真摯的愛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孩子在愛的雨露中健康成長。受到父母無限寵愛的孩子一生都會保持著征服者的勇氣,保持著對成功的信心,在現實中也會經常取得成功。但是你愛他的時候必須要教他,愛必須是教育的愛,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愛,而不是動物的愛,否則就會變成溺愛,對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都是不利的。
2.快樂的教育
親職教育必須是快樂的教育。一切的教育本質上都是對自然的修正和對野性的改造,所以必然帶有強制性,也注定它的艱苦性,因此對孩子來說必然是有壓力的,親職教育的藝術就在於如何把壓力變為動力,把艱苦變為快樂。我在中央電視台所說的快樂教育的意思就在這裡。我們通過音樂、獎勵、競賽、旅遊和文體活動,千方百計地去製造出快樂和輕鬆,讓原本不輕鬆的事產生出輕鬆快樂的感覺和效果,並讓孩子們在求知中嘗到快樂。
3.溝通的教育
父母若要把自己的想法變為孩子的自覺行為,則需要藝術和技巧,需要與孩子保持密切的溝通。任何有關孩子的事情,不管是生活方面的還是學習方面的,都要儘可能尊重孩子,即使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給予耐心的開導和解釋,千萬不能粗暴地予以否定,否則會促成親子之間的對抗,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親子之間一旦產生對抗,那就談不上教育了。現在有很多的家庭有親子對抗現象,使親職教育無法進行,甚至出現悲劇。
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一些父母忘記了與孩子溝通。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孩子給在外打工的父母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
好久沒接到你們的電話,我和弟弟可想你們了。我有好幾回夢裡見到爸爸媽媽回來,突然出現在教室門口……
爸爸媽媽,我知道你們在外面辛辛苦苦地打工,是為了我和弟弟以後過得更好。可是,每當放學回家,看到奶奶駝著背不停地忙碌時,每當老師發下試卷叫家長簽字時,我們的心裡多難過啊!多么希望爸爸媽媽就在身邊!
爸爸媽媽,以前你們在家時,你們總責備我們學習不用功,今天我們拉鉤了:保證努力學習。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願望:你們回家吧!要不,回來一個也行,好嗎?
祝你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你們的兒子

教育孩子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無論父母在哪裡,與孩子相隔多么遙遠,請家長不要忘記,要與孩子經常保持溝通。我的孩子去外地求學都比較早,我幾乎每天都寫信與孩子們保持聯繫,通過那根看不見的“風箏線”將彼此之間的感情牢牢地拉緊。
4.做人的教育
要使孩子成才,首先要教孩子做人。親職教育要以培養孩子的道德素質、心理素質、氣概、意志、自信等非智力素質為重點。好的親職教育不僅僅是教孩子多識幾個字、多做幾道題、多背幾首詩,也不僅僅是學字畫、學鋼琴,最重要的是把孩子的行為習慣、非智力素質培養好,也就是說要孩子成才必須先教孩子做人,做一個道德高尚、心態良好、人格完備、氣概恢宏、意志堅強、自信、自強、自立的人。只有這樣的孩子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才能成為有用之才。關於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在我的前一本書《我的事業是父親》里有較多的篇幅,這裡我強調一下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培養,讓孩子一輩子保持對成功的信心,保持征服者的勇氣。在童年時代外祖母和母親就教給我一首民謠:

三十三天天外天,白雲裡面出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這首小小的民謠伴隨著我的一生,它曾激勵我做過許多美好的夢。雖然,未能好夢成真,但是,神仙本是凡人做的思想卻成了我教子成才的一項重要內容。從孩子會說話開始,我就教他們背誦這首民謠,使得他們從小就懂得凡人也能做“神仙”。古往今來,不管是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政治家,還是偉大的企業家,原本都是普通孩子成長起來的,天才與凡人之間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就看你有沒有這個自信和毅力。自信和毅力決定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道德素質的培養是親職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道德素質是成才的先決條件,讀書成才本身是一件既艱苦又漫長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一種獻身精神是不可能讀好書的,更不可能成大才。因此,從小把孩子的道德情操培養好,是促使孩子成才的先決條件之一。
道德教育的責任不能推給學校,必須由家庭來承擔。道德教育不是通過簡單的說教就能做好的,而必須由家長多年的言傳身教感化出來。也就是說:必須用道德感化出道德。要孩子做到的事,必須自己首先做到。

序言

每個孩子都可以是父母的老師

今天,在孩子們身後“虎媽”和“狼爸”的教育追擊之下,父母對兒女功利性的期望已成為孩子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當前親職教育中“親子對抗事件”時有發生就與此不無關係。在如今的圖書市場上,家長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教育孩子的技巧書、手段書、目標書等等層出不窮。這樣的書,家長看得越多,孩子“中招”就越多,就越不快樂、不幸福、不成才。
在現代親職教育中,父母可以是主體,孩子也可以是主體。我們希望孩子更能多地成為主體,這就是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觀。起碼,父母與孩子應該不時地互為主客體。當父母成為主體時,由於“武裝力量”過於懸殊,主體話語權過於強大,會潛在地造成客體的不作為。“直升機父母”“超齡嬰兒”“啃老族”等成為現代父母的新愁,正是父母主體權過於集中的表現。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孩子的“錯”可能是由於父母過於強調自身的主體地位等漸次造成的。
所以,我們成人應該卸下世俗的堅硬盔甲,放下自我,以柔軟的內心接納孩子的一切,還給孩子主體地位。
在這裡,有個真實的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一天下午晚飯後,我與五歲的女兒在小區周邊散步。幾乎在同一時間,我與女兒發現在路邊有一部鋥光瓦亮的手機。“天哪,這不正是我想要升級換代的新手機iphone5嗎,天上掉餡餅了嗎?”我心裡想。據為己有的私慾力驅使我伸出手從地上撿回那部手機。這時,女兒用小手一下子拉住了我的衣角,並大聲說:“爸爸,不要動,等手機的主人撿回吧。”女兒的言行給我當頭重重的一棒,狠狠地刺痛了我的心臟。
其實在很多時候,孩子甚至可以是成人的老師。成人世俗化的教育往往會扼殺孩子的天性與美好,鉗住孩子以美好姿態飛翔的翅膀,最終使得孩子不能飛翔,更成不了所謂的人才。
把養兒育女當做一項“事業”來經營的蔡笑晚先生,幾十年來如一日地通過言傳身教融洽親子關係,他總能以平等的姿態蹲下來陪伴孩子,總是把與孩子一起成長與學習看作天下最要緊的人生事業。無論是物理空間上的陪伴,還是遠隔一方的心靈陪伴孩子,永遠排在他所有日常事務中的第一位。在蔡笑晚看來,那些只在周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更是失敗。蔡笑晚的親子理念引領我們這些父母們重新審視自己和孩子的對稱關係。
蔡笑晚先生的作品“蔡笑晚親子四酷全書”通過清晰再現好爸爸蔡笑晚與六個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真實記錄蔡笑晚給予孩子們及時的精神撫觸與心靈對話,旨在顛覆中國家長一味居高臨下式的說教方式;本作品意圖通過引導父母更好地與孩子和諧相處,改善整個家庭的親子互動氛圍,進而構建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友好式親子環境;本作品所傳遞的時代感、人文氣息、勵志精神、趣味性,不僅為孩子的自我發現與自我成長提供了多元維生素和精神鈣片,還為孩子與父母進行或保持有效溝通、理解父母提供了多維路徑。綜上,本系列圖書堪稱為首套全景式呈現親子親密關係的超酷互動書。
過去三十多年裡,中國GDP發展太快了,精神卻被甩在了沙灘上。朋友們,請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的孩子究竟該以怎樣的精神氣迎接嶄新的文明呢?這,取決於為人父母的我們是樂於當虎媽狼爸,還是像好父親蔡笑晚那樣樂於當孩子的溫柔可愛的小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