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定義,特點,背景,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臭氧消耗潛勢,
定義
臭氧消耗潛勢的定義是在穩態條件下,單位質量的某種氣體在大氣中引起的臭氧總量變化量相對於單位質量的三氯氟甲烷(CFC-11,或簡稱 R-11)在大氣中引起的臭氧總量變化量的比值。多用於估測消耗臭氧層物質(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簡稱 ODS)對平流層臭氧的影響。
特點
臭氧消耗潛勢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1)臭氧消耗潛勢測量的是某種化合物對大氣的長期效應;
2)一種化合物只有單一的臭氧消耗潛勢,該值不隨時間變化;
3)該比值是基於氣體的單位質量計算而來;
4)計算簡單、省時。
背景
臭氧消耗潛勢最早由美國大氣科學家 Donald James Wuebbles 於 1981 年提出,此後被各國科學家用於研究臭氧消耗。
簽訂於 1987 年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要求籤字的各國減少包括氟氯烴在內的多種消耗臭氧層物質的使用量,從而保護平流層臭氧。該議定書列出了這些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各種性質,其中就包括臭氧消耗潛勢。後來該議定書經過多次修訂,比如 1990 年的《倫敦修正案》把甲基氯仿(1,1,1-三氯乙烷)加入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列表,它的臭氧消耗潛勢也被列出。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簡稱 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簡稱 UNEP)根據多國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編纂了對臭氧消耗的評估報告《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該報告中列出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半經驗的臭氧消耗潛勢(semi-empirical ODP)。這些臭氧消耗潛勢與《蒙特婁議定書》所列出的值有所不同。《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第一版發布於 1985 年,後經過多次修訂(共九版),最新的臭氧消耗潛勢數據發表於 2010 年版和 2014 年版。
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臭氧消耗潛勢
下表列出了部分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臭氧消耗潛勢,其中每種物質有三個臭氧消耗潛勢的數值,分別摘自《蒙特婁議定書》、《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2010 年版和 2014 年版:
物質名稱 | 《蒙特婁議定書》中的臭氧消耗潛勢 |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2010 年版中的臭氧消耗潛勢 |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2014 年版中的臭氧消耗潛勢 |
1 | 1 | 1 | |
1 | 0.82 | 0.73 (0.81) | |
CFC-113 1,1,2-三氯三氟乙烷 | 0.8 | 0.85 | 0.81 (0.82) |
1 | 0.58 | 0.5 | |
0.6 | 0.57 | 0.26 | |
Halon-1211 溴氯二氟甲烷 | 3 | 7.9 | 6.9 (7.7) |
10 | 15.9 | 15.2 (19) | |
Halon-2402 二溴四氟乙烷 | 6 | 13 | 15.7 |
1.1 | 0.82 | 0.72 | |
0.1 | 0.16 | 0.14 (0.17) | |
0.7 | 0.66 | 0.57 | |
0.055 | 0.04 | 0.034 (0.024) | |
0.11 | 0.12 | 0.102 (0.069) | |
0.065 | 0.06 | 0.057 (0.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