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敏感性皮炎

病因,診斷要點,鑑別診斷,治療,臨床路徑,

病因

自體敏感性皮炎又稱自體敏感性濕疹,或是自家敏感性皮炎。其發病是由於患者對自身所患皮膚病的局部病變組織所產生的某些物質過敏所致。病前常在軀體某些部位有濕疹化疾病,如淤積性皮炎、錢幣狀濕疹、接觸性皮炎等,當局部處理不當,如過度搔抓、外用藥物刺激、並發感染而使局部產生組織分解物質或細菌產物等形成一種特殊的自身抗原,吸收後而發生致敏作用,致使原病灶周邊或全身出現皮疹。
自體敏感性皮炎的病因
病因較複雜。多由於某些外界或體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關係較複雜,其他影響因素亦多,因而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傾向復發和慢性化。
外界因素:如化學製劑、化妝品、香料、染料、清潔劑、動物毒素、蛋類、魚蝦及牛奶等異性蛋白、花粉、塵埃、細菌感染、日曬、寒冷、搔抓等。
體內因素:過敏性體質,代謝、內分泌或消化道功能紊亂,神經精神功能障礙,過度疲勞,精神緊張,病灶感染,腸寄生蟲病,靜脈曲張,多汗,皮膚乾燥等。

診斷要點

1.在泛發疹前已有局限性皮炎或濕疹,過度刺激或處理不當7~10天后皮疹泛發。
2.皮疹特點 為紅斑基礎上對稱性丘疹、丘皰疹及小水泡,群集性分布,可融合成片,瘙癢劇烈。
3.多數患者原發病灶好轉後,泛發性皮疹也逐步減退或消退。

鑑別診斷

主要與泛發性濕疹相鑑別,後者無原發病的病史,而往往有慢性濕疹病史,皮疹無一定的好發部位。

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灶,繼發灶對症處理。
2.酌情選用1~2種抗組胺類藥物、維生素C及鈣劑等。
3.原發皮損處滲液較多的可外用3%硼酸溶液進行濕敷。
4.原發灶如有細菌感染,應作細菌培養,選用敏感抗生素局部外用或內服。

臨床路徑

1.詢問病史:既往皮膚病變史,如淤積性皮炎、下肢潰瘍、皮膚外傷、足癬。
2.體格檢查:發病部位(包括原發灶)、皮疹特點。
3.輔助檢查:血尿常規和血沉。
4.臨床診斷與鑑別診斷。
5.處理:關鍵是治療原發灶,根據皮損特點與嚴重程度選擇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