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作者:白居易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五言古詩。這首詩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浩瀚的長江的氣勢及大禹治水的功績。第二部分由寫長江轉到寫洞庭、青草二湖湖水侵蝕農田,造成“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的情況。...
當時的西洞庭湖區,堤垸鱗次櫛比,長堤蜿蜒曲折。關於洞庭湖東岸圍湖墾殖的情況,文獻記載較少,但可從詩人的記述中了解其大概。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中說:“滲作膏腴田,踏平魚鱉宅;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苗;坐添...
疽疣 疽疣,讀音是jū yóu。意思是毒瘡和贅疣。解釋 毒瘡和贅疣。出處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滯則爲疽疣,治之在鍼石。”
決壅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jué yōng,意思是1.除去水道的壅塞。(2)消除壅蔽。詞語解釋 亦作“決壅”。 1.除去水道的壅塞。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疏流似剪紙,決壅如裂帛。”(2).消除壅蔽。 三國 ...
無奈何,漢語詞語,拼音為是wú nài hé,意思是指對人或事沒有處理辦法。釋義 (1) [have no way]∶對人或事沒有處理辦法 無奈他何 (2) [have no alternative]∶無奈 無奈何同意 出處 唐 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禾麥,漢語辭彙,拼音hé mài,谷、麥作物。解釋 指谷、麥作物。典籍 《漢書·元帝紀》:秋七月,詔曰:“歲比災害……今秋禾麥頗傷。”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
建昌江 夜雨 山中獨吟 湖亭晚望殘水 南湖早春 江南遇天寶樂叟 李白墓 題岳陽樓 初入峽有感 九日登巴台 竹枝詞 陰雨 種桃杏 東坡種花二首 蚊蟆 委順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商山路有感 紫薇花 新昌新居書事四十韻因寄元...
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唐·楊乘《甲子歲書事(時會昌四年,討劉稹也)》:違命固天亡,恃險乖長策。蠆毒久萌牙,狼顧非日夕。唐·王貞白《金陵懷古》:...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同韓侍郎游鄭家池,吟詩小飲 久不見韓侍郎,戲題四韻以寄之 暮江吟 龍花寺主家小尼 後宮詞 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 畫竹歌並引 立春後五日 江樓夕望招客 餘杭形勝 江樓晚眺,景物鮮奇,吟...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游襄陽懷孟浩然 長恨歌 琵琶行 花非花 邯鄲冬至夜思家 賦得古原草送別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飢,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 七兄、烏江十五兄,兼一不符離及下...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唐 韓愈 《寄盧仝》詩:“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鞍馬僕從寒閭里。”太平天囯 洪仁噸鎇摹...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228 感傷詩 游襄陽懷孟浩然/231 夜雪/232 感情/233 過昭君村/234 生離別/236 江南遇天寶樂叟/238 客中月/240 長相思/241 山鷓鴣/243 放旅雁/244 山石榴寄元九/246 長恨歌/248 婦人苦/256 琵琶行...
疑自苗人頑,恃險不終役。——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5) 又如:冥頑不靈;頑仙(愚笨無知的仙人);頑昧(頑劣無知);頑疏(愚劣粗疏);頑鹵(愚昧鈍遲。或作“頑魯”);頑貪(頑愚貪婪);頑惡(愚蠢桀驁);頑...
因以四韻 寄之 贈內子 感情 西河雨夜送客 建昌江 夜雨 山中獨吟 湖亭晚望殘水 南湖早春 江南遇天寶樂叟 李白墓 題岳陽樓 初入峽有感 九日登巴台 竹枝詞 陰雨 種桃杏 東坡種花二首 蚊蟆 委順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唐 白居易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詩:“千年不擁潰,萬姓無墊溺。” 《金史·康元弼傳》:“ 大定 二十七年, 河決曹濮間,瀕水者多墊溺。” 權威合作編輯 上海辭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