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職業人員

自由職業人員,是指那些不與用人單位建立正式勞動關係,又區別於個體、私營企業主,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專業知識技能並為社會提供合法的服務性勞動,從而獲取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在我國自由職業者中,年輕人占絕到大多數,年齡在30歲以下的人數占到總人數的7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由職業人員
  • 外文名:freelancer
  • 區別於:個體、私營企業主
  • 要求:一定經濟實力和專業知識技能
  • 性質:獲取勞動報酬的勞動者
主要特徵,主要人群,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對策建議,積極貢獻,

主要特徵

年齡結構以中青年為主。45歲以下的中青年是主體,占89.9%。
多集中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從地域分布看,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是自由職業人員高度密集地區。
職業發展變動性較大。“一份工作乾到底”的情況幾乎不存在,3年內更換過工作的達60%以上。
分散性和自由度高。追求“隨身碟式”的生存方式,即自帶信息、即插即用、不裝入固定系統。
職業地位呈金字塔分布。處在“塔尖”的少數人名氣很大、收入很高,越往下人數越多、名氣越小、收入越少。調查數據顯示,年薪在20萬元以上的約占8.5%,年薪在6萬元以下的占52.8%。
網路是日常交往的重要渠道。一方面,他們的作品越來越多依靠網路來傳播;另一方面,他們的社會交往也主要是通過“兩微一端”等新媒體來實現。
利益訴求主要集中在職業發展和權益保障上。他們希望完善社保、醫療、養老等方面政策,解決實際問題;完善行業準入、市場監管、著作權保護等方面法律法規,維護合法權益;完善職稱評定製度,讓他們有機會參加各類職稱評定等。

主要人群

①自由撰稿人、網路作家等自由寫作人員,以文化為媒介,以市場為導向,以撰寫、發表文章為事業追求和經濟來源;
②自由畫家、書法家、音樂創作人、攝影師等自由文藝創作人員,不隸屬於政府文化藝術機構,以出售自己的作品為謀生的主要手段;
③自由導演、製片人和獨立演員歌手等自由演藝人員,主要從事演藝或與之相關工作。
④媒體與行銷策劃師、企業培訓師、市場調研諮詢師等自由策劃諮詢人員,通常具有較強的市場綜合分析與觀察預測能力;
⑤自由經紀人、設計師、翻譯等知識型市場服務人員,是伴隨市場經濟發展而成長起來的“自由白領”;
⑥個體工程機械技術人員、電器及電子信息產品維修人員等技能型市場服務人員,大多擁有很好的技術和手藝。

發展趨勢

一、隊伍數量將不斷壯大。就業壓力大、擇業觀念的轉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市場的需求,將進一步吸引更多的社會成員進入自由職業領域。
二、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他們在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擴大就業門路、緩解就業壓力,促進民主法制建設、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三、兩極分化的趨勢將不斷加劇。市場的競爭,決定了他們內部的兩極分化難以避免,而且收入的兩極分化程度還可能進一步加劇。
四、要求改革的呼聲將更加強烈。在社會保障制度、技術職稱評定製度和稅務政策方面,他們希望體制內外平等對待。
五、政治參與的意識將不斷增強。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使他們更加關注自身的政治權利,他們渴望進入政治生活,保護自身利益。

存在問題

1、創業環境較差,有待進一步改善。有些自由職業人員創業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創業起步艱難;有些自由職業人員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具有較深造詣或較大影響,但無法得到政府認可。
2、是溝通渠道單一,有待進一步擴展。各級人大、政協中雖占一定數量,但比例很小。自由職業人員與黨政部門的溝通以單向為主,雙向的較少,而且主要是以會議形式溝通,溝通深度不夠。
3、政治引導工作較弱,有待進一步強化。自由職業者長期生存在體制外,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思想多元,見解獨特,容易在一些社會問題上形成偏頗看法,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響。

對策建議

要堅持“充分尊重、廣泛聯繫、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的工作方針,尊重他們的勞動創造和創業精神,凝聚他們的聰明才智,引導他們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要堅持以社團為紐帶、社區為依託、網路為媒介、活動為抓手,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更廣泛地團結和凝聚在黨和政府周圍。
1、發揮統戰優勢,促進和諧發展。自由職業人員是新的社會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摸清底數,把握總體特徵,建立和培養代表人士隊伍;要從總體上加強對自由職業人員統戰工作的研究和規劃,協調各方做好自由職業人員工作;有關社會團體要充分發揮團結聯絡、教育引導、行業自律、服務成員、維護權益、建言獻策等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努力成為黨和政府聯繫自由職業人員的橋樑和紐帶。中共黨組織、共青團及民主黨派要發揮積極作用,做好吸納、培養、人才推薦和使用工作。
2、加強政治引導,促進群體發展。要發揮統戰部門的作用,將他們更好、更合理地納入黨和政府的視野,使之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更好地為社會服務。要適當增加自由職業人員在人大、政協和民眾團體中的比例,拓展自由職業人員政治參與渠道,為他們參政議政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充分保護他們的政治參與熱情,不斷提高其政治參與的效能。
3、制定相關政策,改善創業環境。面對愈加嚴重的就業壓力,應出台更多優惠政策,如允許自由職業人員參與職稱評定、納入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體系、給予應有的社會地位,享有與其他從業者相同的社會權益等,鼓勵人們把擇業目光更多地轉向自由職業。
4、做好服務工作,搭建業務平台。由於自由職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工作不穩定的情況下要不斷去尋找新崗位。而利用中介、親友介紹、布告欄、網站信息等,均有諸多弊端,仍然滿足不了自由職業人員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應制定相關政策措施,為自由職業人員搭建業務平台。另外,相關部門要把對他們的培訓工作納入人才培訓的整體規劃,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社團作用,通過定期專業培訓學習,不斷提高適應能力,促進自由職業整體穩步發展。

積極貢獻

一、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社會財富。從事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活動,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向國家上繳大量的稅收,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二、擴大就業門路,緩解就業壓力。自由職業人員拓展新的就業形式,創立行業、興辦企業吸納勞動力,緩解了社會轉型期所帶來的巨大的就業壓力。
三、捐助公益事業,推動社會進步。大多自由職業人員富而思源,積極參加“希望工程”、“光彩事業”和各種捐款捐物等社會公益事業。
四、加速知識升值,引起人才重視。自由擇業使許多知識分子的社會地位、工作環境、經濟待遇、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推動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良好風尚的形成。
五、更新擇業觀念,開闢創業渠道。摒棄了對工資、晉級、勞保、住房、戶口等傳統指標滿足,改變了過去單純“靠分配、等安排”的就業模式,主動出擊,走向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這一新的擇業觀的社會影響正在日益擴大。
六、擁護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穩定。自由職業者產生於改革開放後,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開放的擁護者。他們擴展就業機會、熱心公益事業在客觀上已經成為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