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界面電泳

1937年,瑞典生化學家Tiselius集前人百餘年探索電泳現象之大成,發明了Tiselius電泳儀,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研究蛋白質的自由界面電泳方法,利用該法首次證明人血清是由白蛋白(A)、α、β、γ球蛋白組成,並因此於1948年獲得阿果獎。隨後電泳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1949年,RicketlsMarrack等人證明人血清蛋白質經電泳分離可依次分為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五個組分,1957年Reiner對人血清五個組分蛋白進行了定量分析

主要介紹,分類,

主要介紹

但自由界面電泳沒有固定支持介質,擴散和對流作用較強,影響分離效果,於是在50年代相繼出現了固相支持介質電泳。最初的支持介質是濾紙醋酸纖維素膜,目前這些介質在實驗室已經套用較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小分子物質如胺基酸多肽、糖等通常用濾紙、纖維素矽膠薄層平板作為介質進行電泳分離、分析,但目前一般使用靈敏度更高的技術如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等來進行分析。而對於複雜的生物大分子,以濾紙、矽膠或醋酸纖維素膜等作為支持介質進行電泳,其分離效果並不理想。於是1959年,Raymond和Weintraub,Davis和Ornstein先後利用人工合成凝膠作支持介質建立了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從而大大提高了電泳的解析度和分離效果,增強了電泳技術的發展、滲透及與其他技術結合配套的能力。致使各式各樣的電泳技術和電泳材料如雨後春筍、競相爭榮,成為當代實驗科學技術中品種繁多、套用廣泛、基礎與尖端技術皆備的大技術。

分類

根據電泳中是否使用支持介質分為自由電泳區帶電泳
自由電泳不使用支持介質,電泳在溶液中進行。這類電泳又分為非自由界面電泳和自由界面電泳兩類。非自由界面電泳指懸浮在溶液中的帶電粒子(如各種細胞)通電後全部移動,不出現界面,如顯微電泳等。自由界面電泳中被分離物質集中在某一層,形成各自的界面而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自由界面電泳需要昂貴精密的電流儀器,僅在少數特殊電泳如等電聚焦電泳等速電泳中使用。
區帶電泳都使用支持介質,根據支持介質不同分為濾紙電泳、醋纖膜電泳、薄層電泳和凝膠電泳等。此外,根據支持介質的裝置形式不同又可分為水平板式電泳、垂直板式電泳、垂直盤狀電泳、毛細管電脈、橋形電泳和連續流動電泳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