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由,平等,博愛
- 外文名: 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 國家:法國
- 性質:國家格言
自由、平等、博愛是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提出的政治口號。目的在於聯合城市平民和農民,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實現資產階級統治。是資產階級政治和經濟要求的反映。自由...
《自由平等博愛》是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詹姆斯·菲茨詹姆斯·史蒂芬。本書論點或許刺耳,所揭示的現實世界圖景不甚美好,但也許更接近真實。...
《自由·平等·博愛都無關愛情》是連載於小說閱讀網的小說,作者是絕對馮內古特。...... 《自由·平等·博愛都無關愛情》是連載於小說閱讀網的小說,作者是絕對馮...
自由·平等·博愛:一位法學家對約翰·密爾的批判作者簡介 編輯 詹姆斯·菲茨詹姆斯·史蒂芬(JamesFitziamesStephen,1829-1894),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法學家,作家...
兩百多年前,我們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這成了兩百多年來我們大多數人努力的目標。 自由、平等、博愛也是我們對於人類發展的總結。除了培養我們的自由、平等、...
《論平等:觀察與思辨》的目的,就是要為“自由、平等、博愛”以及由此而來的普世價值提供一種辯證唯物主義的解釋和論證,說明那都符合人的本性,因而是建立和諧社會...
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對平等的歷史發展進行了系統的考察和論述。認為自由是人的生存權利,平等是兄弟般的相親、相愛和互助,博愛則是人類本性中所包含和充滿的對同類的...
自由資本主義(laisser-faire capitalism)是指以自由競爭為特徵的市場結構。是市場...在政治上,人民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主張,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
1927年從沁陽析出,取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中之博愛,設定博愛縣。 夏朝隸屬覃懷地,商代屬畿內,周武王時屬野王邑。 戰國時先後隸屬鄭、晉、...
人格權和精神自由等一般基本權利,權利主體之間無條件的絕對平等,即便是罪大惡極...在這一滲透著“自由、平等、博愛”精神,且被視為法國革命最輝煌成果的綱領性...
博愛是要人與人之間有一種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那么最基本的條件是“人人平等”...那么博愛是在很多情況下不需要克制自己的自由,這是一種持久的真情、理性和道德...
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以孫中山倡導的資產階級民主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為名,在此置平等縣,縣政府駐大莘店村,該村遂改名為平等。...
《中國性別平等狀況調查報告》是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傲,...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在“自由、平等、博愛”的旗幟下,巴黎婦女向國民議會要求...
平等村原名大莘店。1927年,馮玉祥將軍督豫,以孫中山倡導的資產階級民主口號“自由、平等、博愛”為名,在此置平等縣,縣政府駐大莘店村,該村遂改名為平等。...
法國國家格言“自由、平等、博愛”便來自《社會契約論》。1789年法國國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人權宣言》中“社會的目的是為大眾謀福利的”、“統治權屬於人民”等內容...
第一章 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征服一、法國革命:自由、平等和博愛二、美國革命:自由、平等和遲來的博愛三、德國:博愛和平等、遲來的自由...
在17、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中,啟蒙運動的思想家把人道主義原則具體化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要求充分實現發展人的天性的權利,建立人類“理性”的王國,使之...
2.揭示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永留於法國的藍、白、紅三色國旗,成為法國大革命留給世界的文化遺產。3.自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以來,法國每年7月14日大革命爆發紀念日都會...
“自由、平等、博愛”,在一曲《歡樂頌》中顯露無疑。渚薰的形象也在選擇死亡的同時,得以思想上的近一步升華:擺脫了使徒之身的束縛,轉為“自由、平等、博愛”的...
1789年法國通過《人權宣言》,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博愛的原則,成為資產階級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思想利器。作為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的綱領性檔案,這三個法案...
普適(世)價值:已經存在的,以自律、平等、博愛為基礎的,並不具有廣泛爭議的公共秩序以及風俗習慣。“普世價值”是英文“universal value”的意譯,其實譯為“普適...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同思想雖有很大的歷史局限性,但是,浸潤在中國優秀文化傳統“大同”思想中的全人類之間那種不分貧富貴賤,充滿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崇高理念和...
維希政權於1940年10月11日發出了建立“新秩序”的文告,打著“民族革命”的旗號,宣稱他們的目的就是“保衛勞動、家庭和祖國”,以此代替了自由、平等和博愛。“...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