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面向海洋災害預警報技術研發而設立的實驗室。2019年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實驗室評估,正式更名為“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進入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台序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
- 成立時間:2010年
- 主管部門:自然資源部
- 現任領導:主任:於福江
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面向海洋災害預警報技術研發而設立的實驗室。2019年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實驗室評估,正式更名為“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進入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台序列。
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10年,是中國面向海洋災害預警報技術研發而設立的實驗室。2019年通過自然資源部的實驗室評估,正式更名為“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進入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台序...
據2024年2月中心官網數據,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擁有13個業務部門、1個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 下屬業務部門:戰略規劃部、風暴潮預報室、海浪預報室、海嘯預警中心(南中國海...
《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是為提升重點實驗室建設質量,依據《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台管理辦法(試行)》,對部分重點實驗室進行最佳化整合和更名。2021年7月23日,自然資辦發〔2021〕51號發布通知,公布自然資源部淺層地熱能重點實驗室等42...
重點學科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項目:海洋科學 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物理海洋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建有11個研究所,與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共建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校企合作建立...
自然資源部海洋測繪重點實驗室肩負引領這個海洋測繪科技發展重任,共建單位會全力配合山東科技大學認真做好重點實驗室的規劃、管理、運行和評估工作,團結國內外海洋科研機構,共同推進海洋測繪科技進步,服務于海洋國防安全和海洋經濟發展。
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與全球變化科學開放實驗室國家海洋局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科院空間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復旦大學微波散射與遙感信息和國家衛星定位...
”劉大海表示,重點實驗室將聚焦海岸帶的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地質災害預警和防治修復、國土空間規劃等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難題。——重點實驗室的綜合平台優勢,是實現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的有效手段。我國自20世紀就開展了海岸帶資源綜合調查,...
自然資源部地裂縫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由原國土資源部於2012年5月批准籌建,依託於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是集地面沉降、地裂縫基礎理論研究、套用研究、人才培養和各類先進設備與一體的重要科研平台。研究方向 實驗室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
實驗室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為依託單位,在該所原海洋化學研究室、海洋生物學研究室基礎上,整合其它相關優勢學科組建而成。科研條件 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78人,其中研究員18名、正高級工程師1名,副研究員26名、高級工程師9名...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與氣候研究中心重點發展大洋氣候觀測技術,圍繞對我國氣候具有重要影響的印度洋、太平洋、南大洋和中國近海開展現場水文和氣象觀測,著重研究海洋動力和熱力過程在不同尺度氣候變化中的作用與機制,從海-氣相互...
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 自然資源部工程中心(1個):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所屬研究部門(7個):船舶管理中心、...
宋翔洲,男,1983年8月生,漢族,山東即墨人,教授。2021年6月被聘為河海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22年6月被聘為河海大學海洋學院院長。個人經歷 學術兼職:AMS,AGU會員;Journal of ...
主持自然資源部海洋災害預報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以主要成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