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地裂縫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自然資源部地裂縫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由原國土資源部於2012年5月批准籌建,依託於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是集地面沉降、地裂縫基礎理論研究、套用研究、人才培養和各類先進設備與一體的重要科研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資源部地裂縫地質災害重點實驗室
  • 依託單位: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研究方向,研究團隊,研究條件,

研究方向

實驗室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解決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突出人地矛盾為目的,以差異性地面沉降引發的地裂縫災害為研究重點,立足於蘇錫常地區,設定了地裂縫成因機理、監測技術方法、地裂縫模型模擬三大研究方向,放眼國內外,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多技術方法融合、高精尖技術的推廣運用,實現地裂縫研究水平的總體提升和各研究方向的均衡發展,最終構建起圍繞地裂縫地質災害防治的完整理論和技術方法體系。

研究團隊

地裂縫地質災害是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的優勢特色研究領域,聚集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和科研資源,形成了一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領銜,1名國土資源部“創新人才工程”百人計畫青年科技人才,1名國土資源部科技骨幹,14名江蘇省“333高級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為主要技術力量的高校科技團隊。截至2016年5月,實驗室共有技術和管理人員共46人,其中研究員級高工15人,高級工程師10人,78%人員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

研究條件

實驗室的野外基地包括無錫市錫山區洛社鎮石塘灣因果岸三維地裂縫監測站、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光明村楊墅里地裂縫監測站、蘇州市工業園區蘇錫常地面形變監控中心、揚州市廣陵區新星國小地面沉降監測站、常州市武進區馬杭城東國小地面沉降監測站等多座一體化監測站,每年接待科普教育、研討會等參觀人員上千人次,為普及地面沉降地裂縫災害防治、提高公眾意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實驗室新增數百萬的地裂縫光纖監測儀(光頻域應變分析儀、光纖光柵解調儀等),用於開展地裂縫模型實驗及現場監測。目前,實驗室擁有各類土力學室內外測量等實驗設備21台,總價值達4000多萬元,其中30萬元以上大型儀器設備15台(套),原值總計1188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