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環》是徽縣三中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司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界的水循環
- 提供學校:徽縣三中
- 類別:微課
- 主講教師:司濤
《自然界的水循環》是徽縣三中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司濤。
自然界的水循環 《自然界的水循環》是徽縣三中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是司濤。課程簡介 學會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地理意義,增強水資源保護意識。設計思路 運用示意圖說明水循環的類型、主要環節、地理意義,增強水資源保護意識。
《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是江南實驗學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方麗婷。課程簡介 本節課以簡筆畫的形式繪製水循環示意圖的形式,歸納水循環的過程並概述水循環分類及成因,同時也說出自然界中水循環的意義。設計思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利用小水滴旅行記創設情境,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小水滴為...
自然界的水循環(1)《自然界的水循環(1)》是臨朐一中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孫秀盈。課程簡介 自然界的水循環第一部分內容,相互聯繫的水體:1、掌握水圈內各種水體類型的數量和分布。2、理解陸地水體之間的相互關係。補充河流水的補給類型。設計思路 導入——自主學習——探究——教師精講點撥 ...
氮循環(Nitrogen Cycle)是描述自然界中氮單質和含氮化合物之間相互轉換過程的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氮循環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球每年通過人類活動新增的“活性”氮導致全球氮循環嚴重失衡,並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水體酸化、溫室氣體排放等一系列環境問題。構成陸地生態系統氮循環的主要環節是:生物體內...
《會考複習--自然界的水循環》是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提供的微課課程,主講教師為李雲茹。課程簡介 本節課是地理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節,本節課複習是通過學生自己繪製水循環示意圖,分析古詩中的真與假。同時以黃河為例分析水循環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第三部分通過小組活動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關注生活、...
大氣循環 大氣循環概述 大氣層 大氣環流 大氣運動的成因 大氣運動的形式 地表的空氣運動——風 水循環 地球——水的王國 水的自然界形態 水的運輸管道——河流 地球上的固體水庫——冰川 無形的海洋——地下水 水的驛站——湖泊 水的家園——海洋 水循環概述 水是怎樣循環的 水循環的類型 形成水循環的原因 水...
多媒體展示及聯繫生活。設計思路 1.通過觀察圖片、閱讀教材了解自然界水的循環過程及意義;2.能用“物態變化”知識分析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的相關現象;3.運用物態變化的知識分析雲、雨、雹、雪、霧、露、霜等自然現象的成因。4.正確區分併合理解釋雲、雨、雹、雪、霧、露、霜等自然現象的成因。
地下水水文學研究地下水在自然界水循環中的作用,研究它與降水、蒸發、地表水之間的聯繫和轉化,它的補給、排泄、與此有關的水文和水文地質參數(如降水入滲補給係數、給水度等)和地下水資源評價等。地下水運動 地下水在重力和壓力作用下產生滲流運動。地下水運動的基本定律是達西定律,可根據質量守恆原理和達西...
1.1 水循環 1.1.1 自然界中的水文循環 1.1.2 人類社會用水循環 1.1.3 水的社會循環與自然循環的關係 1.2 水環境 1.2.1 水環境含義 1.2.2 我國水環境 1.2.3 水環境退化根源分析 1.3 水資源 1.3.1 地球上水的儲量 1.3.2 循環水資源 1.3.3 各地區的水資源量分布格局 1.3.4 中國水...
地下水資源又可分為天然資源和開採資源,前者系指一個水文地質單元中在天然條件下地下水接受補給而形成的資源,常用多年平均補給量來表示;後者則指允許開採的地下水資源數量。自然降水和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之間不斷運動交替,互相轉化,形成自然界的水循環。河川地表徑流及土壤水由自然降水不斷補給;地表水通過...
在自然界各種水體相互轉化的水循環過程中,水中的各種溶解和運載物質隨水的流動產生運移,這種伴隨水循環作用而發生的鹽分的增減過程可稱之為鹽循環。當然,液態水中的鹽循環可以兩種方式進行,即溶質徑流和分子擴散,天然水中的鹽分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和變化。凝結核的物質有易於溶於水的鹽類及酸類質點,這些屬於吸濕性...
《青少年科普館·水:萬物之源》介紹了水循環把水圈中的所有水體都聯繫在一起,它直接涉及自然界中一系列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過程,如地表徑流對地形的塑造能力——水侵蝕岩石土壤,沖淤河道,搬運泥沙,營造平原,改變了地表形態。由此可見,將水稱為“萬物之源”是一點也不為過的。水循環的存在,使人類賴以...
重力作用下地下水在自然界陸地水循環過程中的流動。地下徑流與降水量、蒸發量和地表徑流共同組成陸地水均衡,地下徑流已成為單獨的陸地水均衡要素。在水均衡式中一般以多年平均值的水層厚度毫米表示,定量評價中以流量、模數或總量表征。地下徑流在陸地水循環中的作用日益被人們認識:①地下徑流的年際之間的變化遠較地表...
《普通水文地質學》是2010年8月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潘宏雨、劉連成。內容簡介 《高職高專院校資源勘查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普通水文地質學》共分十三章,著重論述了水文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內容包括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影響地下水的因素,地下水的賦存,地下水的分類及其特徵,地下水的運動,地下水...
由於氣象因素的周期變化,晝夜蒸發強度就有很大的差異。土表蒸發的第一階段的蒸發強度最大,是土壤水分損失最快的階段,在該階段進行中耕或其他保墒措施效果最好,土面蒸發是自然界水循環的重要一環。也是造成土壤水分損大、導致乾旱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一定條件下,蒸發還可以引起土壤沙化或鹽漬化。
《水文地質學基礎》還特地編寫了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與環境保護以及水文地質學研究方法。本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理論與實踐兼顧,注重科學性、先進性與實踐性的統一。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言 1.1 水文地質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2 水文地質學發展簡史及展望 第2章 自然界的水循環 2.1 地球上水的...
活動3:自然界水循環中的水去向何方?B.水由海洋向大氣層的過渡 活動1: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蒸發的?活動2:低溫寒冷環境中水也會蒸發嗎?活動3:作用於水分子間的吸引力 活動4:雲是由什麼構成的?C.推動水向大氣轉移的植物 活動1:植物會流失水分嗎?活動2:植物中的水分是從哪裡流失的?活動3:植物從哪裡...
含水層從外界獲得水量的過程,稱為地下水的補給。地下水的補給來源有大氣降水、地表水、凝結水、其他含水層的水和與人類活動有關的補給來源。地下水經常不斷地參與自然界的水循環。含水層或含水層系統經補給從外界獲得水量,通過徑流將水量由補給處輸送到排泄處向外界排出。在補給、排泄過程中,含水層與含水系統...
森林資源問題是因森林植被減少而破壞生態平衡,引起人類生存質量下降的矛盾。森林是一種能提供多種原料和發揮多種效益的寶貴資源,它在人類生態系統以至整個生物圈中都起著相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而言,森林資源具有調節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調節氣候,增加降水量,防風固沙,防止環境污染...
是自然界水循環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本課題通過室內外試驗和高密度電阻率成像法的套用,擬就下述內容進行研究:.1飽水的非均質多孔介質和岩石裂隙介質中的非飽和過程的形成機制問題;.2介質的非均質性對包氣帶中的非飽和過程的影響或者控制問題;.3包氣帶中的非飽和過程和降雨入滲引起的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