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

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

《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是2021年11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地圖集類工具書,由崔鵬主編。

該地圖集結合“一帶一路”區域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特徵,針對地震、地質、乾旱、洪水和海洋等災害,探討其孕災、致災與承災環境演變局,利用多尺度風險評估方法,實現各類災害在全區域、局部區域、社區與工程的風險評估;綜合各國先進風險管理經驗,提出解決方案,以期實現沿線各國風險管理經驗共享,建立適用於各國國情的風險管理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
  • 外文名:ATLAS of Disaster Risk
  • 作者:崔鵬
  • 題材:自然災害風險分析
  • 語言:中文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1日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頁數:246 頁
  • 字數:745千字
  • ISBN:9787030700889
  • 類別:地圖集
  • 開本:8 開
  • 裝幀:平脊精裝
  • 審圖號:GS(2020)6749
  • CIP核字號:2021215312
成書過程,編寫背景,編寫情況,出版工作,內容說明,書籍目錄,編寫特點,衍生版本,項目資助,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絲綢之路在連線東西方文化,促進貿易、科技和文明交流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該區域是全球自然災害最頻繁、損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制約著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發展。為了促進絲綢之路的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學院設立了“‘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國際研究計畫”項目,開展自然災害風險研究。該研究以古代絲綢之路文明所涉及的地區為主,適當拓展研究區域,研究範圍包括了亞、歐、非、澳洲。在項目研究基礎上,編制了《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
“一帶一路”地區地質構造複雜、地震活動頻繁、地形高差大、侵蝕營力活躍、工程地質條件差,加之受季風氣候控制,降水集中且強度高,地震、地質、水文、氣象、海洋等自然災害極為發育,分布廣泛,成災頻繁,危害嚴重,災害數量、經濟損失和人員死亡均遠大於全球平均值,其中中亞、南亞因災害導致的每百萬人口傷亡人數可高達世界平均值的十倍。因此,開展自然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研究,可以服務該區各國的防災減災民生工程、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商貿人文交流,解決自然災害對重大工程造成的安全問題,直接服務國際減災需求。

編寫情況

在相關項目研究成果基礎上,匯集吸納製圖區相關研究成果,進一步進行自然災害(地震、海嘯、土石流、滑坡、冰湖潰決、冰凍、熱帶氣旋、風暴潮等)孕育機制、分布規律、致災機理、風險分析、減災技術分析,綜合編制形成該地圖集。
該地圖集反映了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俄羅斯地球動力學研究中心、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問題複雜分析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太平洋地理研究所、義大利國家研究理事會地質水文災害防治研究所、尼泊爾國家地震技術協會、波蘭科學院地理與空間組織研究所、荷蘭特文特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與地球觀測學院(ITC)
在編圖過程中,荷蘭ITC製圖專家Koert Sijimons教授兩次來訪,親自編制英文版的災害專題地圖,此外,得到俄羅斯Alexander Strom教授、俄羅斯Elena A.Grigorieva教授、義大利Alessandro Pasuto教授、荷蘭Cees vanWesten教授、尼泊爾Amod Mani Dixit教授、波蘭Zofia Raczkowska教授、IRDR國際項目辦公室韓群立研究員等專家的幫助,專家們認真審閱了全圖集,提出建設性意見,對於提高該地圖集的學術質量起到關鍵作用。該地圖集的編制,得到中煤地西安地圖制印有限公司的幫助,採用新引進的德國海德堡計算機直接製版系統(CTP)全套設備,原稿輸入、掃描、製作、校樣、組稿、打樣等地圖集編印的系統流程,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管理,便於地圖編制人員和印製技術人員遠程實時交流,獲得了較好的成效。

出版工作

2021年11月1日,《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出版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
責任校對
責任印製
封面設計
韋沁、韓鵬
張小霞
肖興
楊柳

內容說明

系統表現海量空間信息有效手段的地圖集,是認識災害與環境基本特徵和空間格局、支撐災害防治和風險管理不可替代的工具。該地圖集以現代地圖和空間數據表現方法,對“一帶一路”自然災害孕災背景、區域規律、重大災害、承災環境、災害風險的信息進行綜合集成和深度分析,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新研究成果,為科學研究和防災減災提供豐富、翔實、系統的基礎資料和科技支撐,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與災害風險防範。
該地圖集編制的學術思路是利用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和地圖編制方法,展現自然災害的時空特徵與風險評估技術體系,實現數據集成、規律分析和技術提煉的有機結合,達到既構建信息平台又提供解決方案的目標,為自然災害風險防控科學研究和減災實踐提供科學與技術參考。
在地圖集編制過程中,首先系統整合研究區的基礎資料和研究成果,梳理自然災害的關鍵問題,在此基礎上剖析孕災、承災環境背景特徵,闡明地震、地質、洪水、乾旱、冰凍、海洋等災害的空間格局和成災特徵、揭示災害區域規律,進行災害綜合分區,提出多尺度災害風險定量評估方法,從全域、典型區、單災點,到重大工程尺度評估自然災害風險,把豐富的基礎信息、系統的災害空間格局、深入的災害形成運動機理、定量的災害風險評估方法有機結合,既表現時空規律和成災背景,又展現減災技術和模式,直觀明了,便於套用,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賦予地圖集新的內容和表現方式,增加了地圖集的科學內涵和套用價值,這在地圖集編制方面是一種新的嘗試。
該地圖集由4個圖組123個展開頁組成。4個圖組分別反映研究區自然背景與人文背景、承災環境條件、災害空間格局、重大災害典型案例、不同尺度災害風險評估等。分別以要素圖、分區圖、評價圖、三維圖、工程圖、數據分析圖表等形式,表現孕災與承災環境、災害分布與災害損失、典型災害特徵、災害風險分析與風險管理技術方法。

書籍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一 孕災承災環境
·地理位置
地理範圍 2
衛星影像 4
行政區劃 6
·地形地質
地形 8
地質 10
·氣候水文
氣候分區 12
氣溫 14
降水 18
地表河川徑流量(2018年) 22
地下水資源量(1999年) 24
·土壤植被
土壤類型 26
植被類型(2011年) 28
·土地覆蓋
土地覆蓋(2015年) 30
·人口
人口(2015年) 32
百萬人口城市(2015年) 34
人口健康水平(2017年) 36
·交通
公路與鐵路密度(2018年) 38
航空港口(2018年) 40
海港(2017年) 42
·社會經濟
國內生產總值(2016年) 44
工業產值(2016年) 46
農業產值(2016年) 48
夜間燈光(2013年)
·資源與工程
礦產資源(2015年) 52
水利水電工程(2017年) 54
油氣管線(2013年)
自然文化遺產(2018年) 58
二 災害分布與災情
·總圖
自然災害頻次空間分布(1900~2015年) 62
自然災害經濟損失空間分布(1900~2015年) 64
·地震災害
地震分布(1900~2017年) 66
重大地震分布(1900~2017年) 68
地震年均經濟損失(2000~2015年) 70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分布(2003~2018年) 72
典型區地質災害分布 74
地質災害年均經濟損失(1922~2016年) 76
·洪水
洪水頻次分布(1985~2017年) 78
典型區洪水分布 80
洪水年均經濟損失(2000~2015年) 82
·乾旱
乾旱頻次分布(1961~2016年) 84
典型區乾旱分布 86
乾旱年均經濟損失(1954~2016年) 88
·海洋災害
海嘯源分布(公元前2000年—2017年) 90
海浪災害機率分布(1979~2016年) 92
海風災害機率分布(1979-2016年) 92
海霧分布(2005~2016年) 93
富營養化(葉綠素)分布(2003~2016年) 93
熱帶氣旋頻次與路後分布(1996~2015年) 94
·寒凍災害
冰川凍土災害分布(1990~2016年) 96
三 重大自然災害
·災害分區與分布
自然災害分區 100
重大自然災害分布(公元前426年—2018年) 102
·東亞自然災害
1976年中國唐山地震 104
2000年中國易貢滑坡堰塞湖災害鏈 106
2008年中國汶川地震 108
2010年中國舟曲土石流 110
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災害鏈 112
2018年中國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災害鏈 114
·中亞、北亞自然災害
1974~1978年哈薩克斯坦乾旱 116
中亞典型滑坡 118
2013年俄羅斯阿穆爾河(Amur)流域特大洪水 120
·東南亞、南亞自然災害
2004年印度洋海嘯災害鏈 122
東南亞典型颱風 124
2009~2016年東南亞典型乾旱 126
2010年巴基斯坦阿塔巴德(Attabad)滑坡堰塞湖 128
2011年泰國特大洪水 130
2013年印度特大洪水 132
2015年尼泊爾戈爾卡(Gorkha)地震 134
·歐洲、非洲自然災害
1963年義大利瓦伊昂(Vajont)滑坡堰塞湖災害鏈 136
2014年波赫特大洪水 138
波蘭喀爾巴阡山區滑坡 140
2017年獅子山弗里敦(Freetown)滑坡—土石流—洪水突害鏈 142
四 災害風險
·全區域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146
地質災害風險評估 152
洪水災害風險評估 160
乾旱災害風險評估 168
海洋極端風和浪危險性評估 176
船舶航行風險評估 180
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評估 182
·典型區風險評估
中亞-西亞乾旱風險評估 200
青藏高原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204
伊朗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206
喬治亞阿布哈茲地區(Abkhazia)多災種危險性評估 208
中巴交通廊道滑坡災害風險評估 212
斯里蘭卡海區船舶航行風險評估 216
·地方尺度風險評估
義大利科瓦拉因巴迪亞市(Corvara in Badia)地質突害風險評估 218
四川清平鎮群發性土石流災害風險評估 220
甘肅兩水鎮後壩村社區災害風險管理 222
·重大工程風險評估
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油氣管線自然災害風險評估 224
水電工程區地質災害易發性評估 226
中尼阿尼哥(Araniko)公路地質災害風險評估 232
川藏交通廊道地質災害風險評估 236
參考文獻 238
附錄 圖幅的責任作者、編者及資料來源 242

編寫特點

該地圖集在設計和內容上具有以下特點:①突出區域特色,展示不同區域孕災環境和災害特點,進行多尺度、多災種、多要素的災害風險評估;②把區域規律、災害過程與災害風險相結合,注重技術和模式的歸納總結,展示重大災害案例;③運用綜合製圖方法,把現象描述、規律分析和技術集成相結合,表現多樣的空間格局和豐富的信息;④採用多維信息可視化技術,分析和表達自然災害規律。

衍生版本

英文版
書名(封面)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時間
書號
ATLAS OF DISASTER RISK
崔鵬
科學出版社
2022年11月1日
9787030737724
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
自然災害風險地圖集(英文版)

項目資助

項目類別
項目名稱
項目批准號
中國科學院對外合作重點項目
“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與綜合減災國際研究計畫
131551KYSB20160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青藏高原東緣地形急變帶山地生態-水文過程與山地災害互饋機制及災害風險調控
41790430
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重點研究項目
氣候變化條件下山地災害鏈形成機理與演化過程
QYZDY-SSW-DQC006
中國科學院學部諮詢評議項目
“一帶一路”自然災害風險防範
-

作者簡介

崔鵬,男,漢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8月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籍貫陝西西安。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1985年在中國科學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0年在北京林業大學獲博士學位。長期從事土石流等山地災害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