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治癒力

人和動物從傷病中自然恢復的能力就是“自然治癒力”。地球上除了人類在傷病時可尋求醫藥的幫助外,所有生物生病或受傷時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恢復健康,這就是生物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治癒力
  • 外文名:the power of natural cure
  • 類別:能力
  • 性質:天生
簡介,所謂自然治癒力,自然治癒力機制,

簡介

相反地,人類社會醫藥發達,當患病或受傷時,大多通過醫療的手段以求身體復原。在治療過程中,疼痛和發炎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以誘發身體的自然治癒力。止痛藥最大的壞處是關掉身體受傷的警訊,使中樞神經系統無法得知身體已被病原體入侵,也因此未能啟動自然治癒力的機制。缺乏身體的自然治癒力而單靠藥物的支持,療效一定不大理想,還會帶來無法估計的藥物後遺症。然而,對病情的正面態度、開朗的心情,以及得到慰藉的心靈,對自然治癒力的驅動也是不可或缺的。
當今的醫學主要是對消除病症感興趣,高燒40℃的患者來治病,採用“傳統”療法的醫生就會開退燒藥,給病人降溫。他這樣做沒有考慮到一個基本事實:高燒是肌體受到感染的最明顯的反應,因為他抑制了多種引發高燒的病毒。人為的“外源”降溫,體溫降下來了,病毒也獲得了大量繁殖的“平靜”環境,這就導致肌體的衰弱,感染加劇,醫生只得再開抗生素藥,毒性才慢慢解除。由於藥物治療取代了肌體的反應,阻礙了肌體產生自身的免疫功能,自然治癒力被削弱了,人體在病菌的進攻面前變得越發脆弱。

所謂自然治癒力

人在受傷、感冒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自然康復。這有賴於人固有的生存能力和自然治癒力。假設人從疾病中康復需要十份的力量,那自然治癒力占九份,剩下的一份才是醫生的治療和藥物。這個比例不太準確,但是在人的康復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然治癒力,其次才是醫生治療和藥物,這一點毋庸置疑。
自然治癒力包括傷口癒合、斷骨再生的修復機能、幫助止血的“自我再生機能”及防止外部病原體侵入、消滅體內癌細胞的“自我防衛機能”等等。
在發揮這些機能時,起關鍵作用的是“免疫系統”。(免疫系統不是一個特定的器官,而是人體內用來“與疾病鬥爭的體系”)。人在食物中毒、痢疾、感冒發熱時大量出汗,痛苦不堪,但終究會康復。人體內不斷有癌細胞生成,但並非所有人會患癌症病倒。這是因為人的免疫系統會像保護人身體的軍隊一樣,擊退病原體、癌細胞。
發炎反應是身體免疫系統的最前線,當有外物入侵時,會適時適量地釋放出二十碳脂肪酸、組織胺等親發炎物,誘使免疾系統中的巨噬細胞吞食病原體。同時,巨噬細胞會釋放出白細胞介素−1的求救訊號,並經由血液循環系統刺激大腦的下視丘,以調升中樞神經系統所設定的體溫,這就是身體受感染後的發燒現象。高溫能促使免疫B細胞和T細胞的快速增生,同時,巨噬細胞在發燒的情況下,更加活化它的吞食並分解病原體的能力。當體溫超過攝氏37度時,病原體在細胞中的增殖受到抑制,因此發燒也可說是保護人體免於病原體入侵的一種機制。由此可知,發燒、炎症、疼痛等不適症狀,是免疫、神經、生理系統對病原體入侵所產生的綜合性自然治癒反應。
現代醫學只強調對症下藥:發燒時用退燒藥,發炎時用消炎藥、止痛藥,受感染時用抗生素。這樣,患者也許感到暫時好轉,可是這種治療手法只是在抑制症狀,但嚴重地擾亂人體中與生俱來的自然治癒力,只是拖延了疾病治癒的時程而已。當今世界還有一些“另類”的治療方法被稱作替代療法(或自然療法),這是指現代正統西方醫學以外的一切療法,包括傳統醫學(含中、印、中東等的傳統醫藥)、針灸、指壓、芳香療法、輔助療法或草藥療法、呼吸法(含中國氣功)、太極與瑜伽等等。這些古老的醫療方法的作用正在於提升自然治癒力。
現代醫學已經證明了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三者緊密相關的事實,並稱其為“三位一體”現象。即:人體產生不良反應時,腦分泌神經遞質,影響內分泌系統(人體中分泌激素的系統)與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分泌出細胞因子,影響腦與內分泌系統。
免疫系統生成的細胞因子傳到腦內,對人心情產生影響。相反,腦分泌的傳導物質作用於內分泌系統,改變激素分泌強度,同時傳到免疫系統,改變免疫系統機能強弱。免疫系統變弱,人的抵抗力隨之變弱,人就容易得病。反之,人的抵抗力增強,可以保持健康或加速康復過程。 人生病主要是感染了外部的病菌、病毒等病原體,產生髮燒、嘔吐、腹痛、腹瀉、肌肉疼痛等症狀而生病。也會從身體內部產生癌細胞。癌細胞都來自於正常細胞,本來應該按壽命分裂到60~80次就死亡,但由於遺傳因子發生變異,死亡契約被打破,一部分細胞存活下來變成異常細胞,並不斷惡性增值,威脅人的生命。
人體通過神經(大腦)—內分泌—免疫而成為一個整體,在三位一體的相互協調共同作用下,保持人體的自然平衡和穩定。人體不斷新陳代謝細胞更新產生的“無用垃圾”、細胞分裂的控制錯誤產生的癌細胞,以及體外侵入的病原體,都會破壞體內環境的平衡。內部產生異物,人體的免疫系統就會而被調動起來,發現那些壞死細胞、DNA及蛋白質生產次品、人體不斷產生的異常細胞,並分解和處理它們。外部病原體侵入,人體皮膚就會疼痛腫脹引發炎症,同時產生組胺通知白細胞來消滅病原體。如果是細菌,白細胞中的嗜中性粒細胞會將其吞噬和分解;如果是病毒,白細胞中的巨嗜細胞就會通知淋巴細胞,由其中的B細胞生成叫“抗體”的特殊蛋白質抑制和分解病毒,由其中的T細胞增加毒型細胞消滅感染細胞和病毒。
如果免疫系統不能適度發揮作用(過強和過弱都不行),人就會生病。因此為了避免免疫系統不加區別的攻擊所有細胞,促進其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腦與內分泌系統就必須不斷地對他進行調節。當然,如果人為的“干預”或“破壞”了免疫系統正常發揮作用,就會延誤治療或使病情惡化。
人得病後,被發熱、發炎、疼痛、拉肚子等一系列症狀所折磨。這些症狀令人苦不堪言。而現代醫學正是在探討如何最快地消除這些症狀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其實這些症狀是人疾病恢復必不可少的過程。發燒、炎症、疼痛正是向人體報告敵情、拉向戰鬥警報,免疫系統在得到報告後才開始消滅敵人的戰鬥。另外發燒、炎症還有促進血液匯集炎症部位,加快癒合的作用。發燒在抑制病菌繁殖的同時,也促進與疾病鬥爭的白細胞的增值。然而,現代醫學通過藥物強行給患者退燒,這樣患者一時舒服了,卻延誤了真正的治療。
過敏是人體為了排除人體內的動植物中微量物質所產生的反應。這本是免疫系統的正常機能,但機能過於亢奮便引起了過敏性疾病。最有代表性的過敏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花粉症。過敏是不能藥物根治的疾病,是淋巴細胞對異物的抗原反應,為了將抗原排出體外,通過細胞分泌組胺及前列腺素,從而產生打噴嚏、流鼻涕等反應。使用藥物“人為”抑制組胺和前列腺素分泌,只能一時控制症狀,不能解決過敏問題。

自然治癒力機制

身體中大多數的蛋白質是用來支撐細胞和器官的,而骨骼、皮膚、肌腱,以至軟骨組織等的堅韌度,都是由韌性強而呈纖維狀的“膠原蛋白”所提供的。在皮膚深層和肌腱里的“成纖維細胞”,能不斷地產生膠原蛋白,使皮膚組織變得更健康,也讓肌腱與肌腱間更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當皮膚受到燙傷或肌腱受到外傷時,“成纖維細胞”會大量分泌膠原蛋白,把受到破壞和斷裂的部分重新連線起來,是身體自愈力的一種機制。
身體受到外來病原體入侵時,受到感染的部分首先會引起發炎反應,這是身體因入侵者所發出的警訊,受到感染的細胞會釋放出發炎反應物質,發炎反應物質會增加局部血管的通透性,因而產生紅腫和疼痛的現象,讓血液能大量注入受感染的地方。此外,發炎反應物質可通報中樞神經系統,使白血球能迅速派遣到受感染的部位以消滅入侵者,而嗜中性白血球、巨噬細胞及活化的淋巴球是主要防禦細菌、病毒入侵的免疫細胞。
一旦病原體被清除後,發炎反應的訊息隨即消除,跟著取而代之的是收拾因病原體入侵所造成的破壞,這就是所謂的“抗發炎”反應。這時,脂肪細胞會適時釋放出“抗發炎”的二十碳脂肪酸以修補戰場。嚴格說,發炎反應扮演著敵前偵察部隊和善後工作的角色,也是身體自然治癒力呈現的一種機制。
由於內在基因變異和外在癌症誘導物的因素,使得人體中不斷地產生癌細胞,可幸的是人體中的免疫系統可識別癌細胞並把它消滅。可是,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癌細胞便有機可乘,繼續增生而成癌細胞腫瘤。在抵抗內生性的癌細胞時,免疫系統中的輔助型T細胞扮演非常關鍵性的角色。當輔助型T細胞偵察到癌細胞時,會釋放出不同的細胞因子來激活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和殺手T細胞,以圍攻並殲滅癌細胞。
精神(心靈)、神經及免疫系統是自然治癒力發揮的基本三要素,若這三位一體的互動失去平衡,就很容易罹患內在或外在的病變。因此,保持希望的人會促進大腦活化,交感和副交感神經能保持均衡,強化的免疫系統會把病原體擊退。反之,灰心和失望所形成的壓力,會使大腦、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失衡,致使免疫系統弱化而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然而沒有壓力也不是好事,它使人生變得無生氣。無目標的人生最後也會變成另一種壓力,因此適度的操心與壓力在人生中是不可或缺的,學習如何處理和舒解壓力的方法,才是面對壓力的最佳態度。
運動可提高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因此定期做適度運動的人,可增強身體的免疫能力,不易受病原體感染。可是,過量運動反而會降低免疫力,容易罹患感染症。在運動時,腦組織中的下視丘會釋出具鎮靜作用的化學傳導物:腦內啡肽和多巴胺,可使運動者有興奮的感覺,壓力也可藉以消除,使身心得以輕鬆。這種化學傳導物會使大腦產生成就感和陶醉感,這就是持續運動的原動力。對身體健康及自然治癒力的提升而言,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協調與平衡是必要的。
幽默和笑有促進免疫系統活性的效果,也同樣可以抑制疼痛。保有期待和希望,以正面的態度對待日常發生的問題,以幽默和笑來調解工作上的緊張、憤怒、疲勞、混亂等情緒,可以活化人體的免疫能力,使自律神經系統得到平衡,進而提升身體的自然治癒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