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簡介
自然哲學(philosophy of nature,nature- philosophy)指多少含有
形上學觀點的對自然的解釋。在
古希臘的自然哲學中與生物學關係最密切的是
亞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各種概念。但是單稱為自然哲學的生物學時代的自然哲學是指從十八世紀後半葉到十九世紀以
德國古典哲學為基礎而誕生的哲學觀點(也稱為浪漫主義自然哲學),它是以謝林(F.von Schelling)的哲學為代表的。在謝林的哲學出現之前,歌德(J.W.von Goethe)、K.F.Kielmeyer、奧肯(L.Oken)都已是自然哲學的生物學家。歌德型(原型)的概念和他與奧肯的脊椎腦顱說就是以該哲學為背景所產生的。這種在自然哲學的生物學中採用對重演論預見的平行法則和
自然梯級等的連續性法則,它是否與進化的觀點有直接聯繫,一般還是問題,否定的意見很多。再有“natural philosophy”也是自然哲學,但它只不過是物理學的同義詞而已。
概念
自然哲學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它。
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最本質特徵之一,就是人類善於思考。人類對於世界的思考所產生的思想和觀點,都可將其稱為哲學。
世界包括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本身。那么,相應地,
哲學思考和哲學思想也包括自然哲學、
社會哲學以及人生哲學。
所以,所謂自然哲學,就是指人類思考我們所面對的自然界而形成的哲學思想。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的關係、人造自然和原生自然的關係、自然界的最基本規律等。
很顯然,廣義的自然哲學,包含了自然科學。也就是說,自然科學是自然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古代,哲學與科學的分界並不是很明顯。這時候,不僅自然科學包含在自然哲學裡面,而且通常自然科學與自然哲學並無區分。譬如
牛頓最著名的著作就叫做《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現在,人們通常將哲學與科學區分了開來,看做是兩門不同的
學問。這是科學門類日益繁多、研究分工日益細化的必然結果。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哲學通常是指關於自然及人與自然之間關係的最一般規律的思想。最著名的要數
恩格斯的著作《
自然辯證法》了。自然辯證法就是自然哲學。具體的自然規律及其量化關係,通常將之稱為自然科學。
但是請注意,正如前面說的,自然哲學與自然科學本無根本區別。所謂的一般規律與具體規律,也沒有絕對的劃分標準。宇宙
大爆炸理論,你說它是自然哲學的思想還是自然科學的思想?我們只能說,關於
宇宙大爆炸的觀點,可以說是一種自然哲學,但如果我們具體設計了大爆炸的模型,並且計算出了有關的
數量關係,這大概應當是自然科學了。
理論基礎
哲學思想
在
黑格爾1788年進入
圖賓根神學院深造的幾年裡,受I.康德、B.斯賓諾莎和J. -J.盧梭等人的思想影響。在大學時期的生活和學習,引導他開始研究政治和宗教,並對現實進行批判。他把哲學家與民眾聯繫起來,把批判的鋒芒同時指向宗教和
專制制度。此時,黑格爾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仍然認為宗教高於哲學,認為哲學作為反思的思維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無限性。這一看法不同於他以前的觀點,到耶拿以後,黑格爾很快又放棄了這一觀點,轉入論證絕對知識。黑格爾在耶拿時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變為體系的一個轉折點。1801年
黑格爾寫了《
費希特和謝林哲學體系的差異》一文,參加當時的哲學爭論。這是黑格爾發表的第一篇
哲學論文。
黑格爾這一時期還發表了一些批評康德、費希特和F.H.雅各比等人的著作。這些人的哲學被黑格爾看作主觀的反思哲學、需要克服的片面性哲學,因而必須把它們同以總體為基礎的“真正的哲學”區別開來。
1805年開始寫《
精神現象學》,於1807年 3月出版。它標誌著由康德開始的德國哲學革命進入了新的階段,也標誌著
黑格爾已經成為一位成熟的和獨樹一幟的哲學家。黑格爾在這部巨著中劃時代地提供了一部人類意識的發展史。它從內容上將人類意識發展分為5個階段。①意識,②自我意識,③理性,這3個階段屬於主觀精神;④精神,即客觀精神 ;⑤
絕對精神。黑格爾的
整體觀和偉大的歷史感,均體現在這部意識發展史中。《精神現象學》作為人的意識發展諸階段的縮影,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個體發展及人類社會發展兩個方面的歷史
辯證法。
在
紐倫堡,黑格爾完成了另一部巨著即1812、1813 、1816年先後分3卷出版的《邏輯學》。這部著作的重要意義和它出版後遭到的冷遇形成鮮明的對照。它只是在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才得到了正確的理解、改造並加以套用。在黑格爾的體系中,《邏輯學》占有核心的地位。除了《精神現象學》之外,他把自己的其他著作都看作是《邏輯學》的展開和套用。《邏輯學》集中地體現了黑格爾把宇宙看成一個運動、變化、發展的有機整體的合理思想,在邏輯史上具有革命的意義。
1816年黑格爾開始在
海德堡擔任哲學教授,他根據講課提綱編輯成《哲學全書》於1817、1827、1830年出版,每次重版都作了重要修改。他還發表了政論《評1815年和1816年符騰堡王國等級議會的討論》,堅持他的
君主立憲制觀點,批評邦議員們要求恢復法國革命前的舊法制。
1818 年黑格爾被任命為普魯士王國的教授。在柏林的主要著作是《
法哲學原理》。在這一時期,黑格爾還講授歷史哲學。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通過理性主宰世界這一
客觀唯心主義原則,把歷史看作一個有規律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過程,從而結束了把歷史看作
非理性的、一團紊亂的觀念。
宗教哲學是黑格爾在柏林時期開講的一個課程。他的宗教思想是促成他死後黑格爾派分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這一點上他繼承了
亞里士多德以來
理性主義的神學傳統,表現了明顯的近代色彩。從來不把宗教歸結為教士的欺騙,而把它看作是歷史和當代深刻矛盾衝突的表現及其解決。人對神的觀念同人對自己的觀念相應,這是黑格爾的一個重要觀點 。黑格爾在柏林作了 6 次關於哲學史的講演。他把哲學史和哲學統一起來,哲學史在他看來是在時間中發展的哲學,而哲學是在邏輯體系中的哲學史。因此哲學史在總體上可以說是哲學本身,哲學離開哲學史本身便不能成為哲學。哲學史上的多樣性對於哲學的實存不僅絕對必要,而且具有本質意義。他的哲學史講演達到了前人未曾達到的高度。
黑格爾哲學是19世紀德國資產階級的世界觀體系。它集
德國古典哲學之大成,具有百科全書式的豐富性,居於整個
資產階級哲學的高峰。它不僅反映了當時德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性與軟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整個西方資產階級的特點。在黑格爾哲學中,表現了豐富的辯證法內容與保守體系的深刻矛盾。
20世紀,黑格爾哲學重新受到廣泛重視。
黑格爾研究成了國際現象,不同階級、不同的學派,都提出自己的解釋 ,從中引出自己的結論。今天東西方很少有哲學家和哲學派別不同黑格爾發生直接和間接的關係。黑格爾派或
新黑格爾主義,成了
歷史現象。但
黑格爾哲學卻在發揮自己的作用,啟發當代人的思想。在中國,黑格爾作為德國古典哲學中最有影響的一位哲學家,他的哲學也正在得到較以往更深入的研究。
倫理思想
黑格爾集以往西方倫理思想之大成,特別是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
思想體系。黑格爾關於倫理的學說就是他的
法哲學,其中包括
抽象法、道德、倫理3個部分,中心是揭示自由理念的辯證發展過程。從哲學上看,黑格爾倫理思想的形式是唯心的,但其內容是現實的,方法是辯證的,它的成就對後世倫理思想包括
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美學思想
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
美學講演錄》一書中,這是他整個哲學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他的哲學體系在美學和藝術領域中的具體表現。藝術的根本特點,是理念通過感性的形象來顯現自己、認識自己,“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成為黑格爾美學思想的核心。黑格爾分別對藝術的性質和特徵、藝術發展的歷史類型和各門藝術的體系,進行既是邏輯的又是歷史的分析。邏輯方面,他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有關藝術的
唯心主義哲學體系;歷史方面,他開創了藝術社會學的研究,展示了宏偉的
歷史觀。黑格爾的美學思想在西方美學史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劃時代的作用 ,成為古典美學的集大成者。
生成過程
宇宙萬物及人類自身處在不斷的生成,演化過程中,這個生成過程的機制大致為:潛在的道實在具有雙重結構,生子就在其中孕育。用物理學語言說,它是對稱的,尚未破缺,生子的形成就是生成的開始。生子不是實體,它在時序上先於實體。它可以生成實體。當全局存在在一定條件下“
凝聚”到某一點時,實體生成了,生子就轉成實體。
朱葆偉認為20世紀科學中發生的一個根本性變化,是用機體的模型取代機械的模型作為理解和解釋世界的基礎,並廣泛採用了“關係-功能”分析方法。上述變化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使得一種廣義的“價值”成為把萬事萬物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的組織因素和自我發展的內在驅動力量進入
世界科學圖景乃至一些學科的基本概念、假設和問題中,這直接影響了哲學
價值論的研究。但所有這些不能為價值研究中的自然主義提供充分的支持。有機論科學圖景的深刻啟發意義在於提供了一個可以容納目的性、
自主性、
能動性、選擇、反饋等關於活動的機制和邏輯的啟發性
概念框架。這一概念框架更為接近人的活動的實際,但不足以完整描述人的活動的實際,藉助於它,可以更為深入地理解人類實踐的機制和邏輯。“
可能性空間中的選擇”和“反饋”這兩個範疇的引入是十分重要的。正是活動和活動結果的相互作用、反饋循環,使得活動系統參與到所在的世界中,通過活動本身不斷地為自己開闢新的可能性,也通過反饋—放大機制不斷地為自身確立存在的條件和根據。這一活動結構中展示了一種類似於
艾根“超循環”的特殊邏輯,也即“活動實踐的邏輯”。在這裡,活動本身成為實在的要素,成為可能向現實、偶然向必然,以及實然向應然、未來、理想推移、轉化的必要環節:對於活動——參與者來說,現實實在不僅是以往活動的結果和制約我們現實選擇的可能性空間,而且是要聯繫於不確定的未來,聯繫於我們的目的和價值觀念才能獲得確定的意義;另一方面,未來不是給定的,人的活動、實踐參與在現在向未來的推移過程中實在地起著作用,它使可能性轉化為現實,並納入合乎目的、需要和理解的軌道,理想、價值、規範等也就在此而聯繫於現實事實,轉化為現實事實,這種邏輯的另一個基本內容,是兩個在邏輯上相互獨立的因素求真和趨善自我確立,又相互生髮、催化。
把時間觀念放到重要位置上,這是現代文明的顯著特徵。當代哲學所以對時間問題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傳統的時間和宇宙概念業已受到
相對論等現代科學的猛烈衝擊;二是急劇的社會變動和人與自然關係的變化使不少哲學家把
人的問題,存在的歷史真實性問題視為哲學的中心問題。分別受這兩方面的影響,當代哲學在時間問題上形成了對立的兩派和兩種觀點:一是以
邏輯實證主義為中心的唯
科學主義觀點;另一種是
直覺主義、現象學、存在主義和
生命哲學等
人本主義流派的非理性主義、非科學主義觀點。前者認為,關於時間,凡能理解的,都只能從自然科學特別是物理學中去了解;後者則斷言,真正的時間是科學所無法了解的。近年來,一些物理學家提出時間可能並不是基本的物理量,而是更基本的量生成的次生量。進而否定時間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
羅嘉昌認為在時間哲學見解中,
非理性主義傾向和唯科學主義傾向都是片面的。我們必須越出各個具體學科和領域的界限,走向對時間的整體理解。他主張時間是無限的、客觀的,宇宙是開放的。
(1)從實體論轉向關係論;
(3)從構成論轉向生成論;
(5)從可逆性轉向不可逆性。
自然界的關係特徵和整體特徵揭示了作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本質上相互規定、相互作用的關係,關係者脫離了關係就失去其意義,部分也不可能獨立於整體而存在;而自然界的生成性、隨機性和不可逆性,則顯示出人類在其自身及其他生命過程中非常熟識的特徵,揭示了自然界的某種內在統一性。
理論研究
形成時期比較
首先,通過對自然哲學形成時期的不同宗教背景的比較,指出:在
古代中國,宗教意識是官學的主要成分,它受
貞人筮官的控制,並以經典文獻的形式固定下來,它向自然哲學的過渡是非常滯緩和不徹底的;在
古代希臘,宗教意識沒有成為官學,相反,它通過民間學派的輾轉傳播,被消弱了權威性,因此,比較迅速和徹底地為自然哲學所代替。作者在《
易經》這部西周筮官編纂的占筮書以及在
米利都學派與
畢達哥拉斯社團中尋覓中西宗教意識向哲學思想演變的跡象,發現在古代中國,宗教意識向自然哲學思想的過渡,表現為對“天”的認識的具體化;在古代希臘,則表現為對“
始基”的認識的具體化。
道的概念比較
其次,本文以
老子的“道”和
赫拉克利特、
巴門尼德的“道”為代表進行比較,並指出:老子的“道”被用來指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的“道”被用來指火與萬物相互交換的過程,而巴門尼德的“道”則用來指認識萬物的途徑。在綜合程度上,老子的“道”是最高的,它既是“有”和“無”的統一,又是“動”和“靜”的統一,因此也最顯得空洞和含糊,以致於後來被竄改得面目全非;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的“道”在綜合程度上儘管不如老子的“道”,但或則闡發了一和多、對立面的鬥爭與同一,或則開始意識到現象與本質之間的區別,因而顯得更具體和明確;由此可以說明先秦自然哲學的抽象性和
古希臘自然哲學的具體性。
目的觀念比較
再次,通過目的觀念的比較,指出:在中國,目的之導入自然,表現為天的理法化,其契機是尋求天道的依據,以附會人事和學說;在希臘,則表現為把神意強加於自然,其契機是尋求自然的作用因,以解釋自然的生成。目的之導入自然,在戰國的
五行說中,以人為本位;在
柏拉圖的自然學說中,則以神為本位。
思想著作比較
最後,通過對《
易大傳》和《形上學》的比較,揭示了形成中國哲學以人為本位以及西方哲學以自然為本位的思想基礎。《易大傳》它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關於自然的思想,可被看作先秦自然哲學思想的最高綜合;《形上學》是
古希臘哲學的
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最主要的著作,亞氏關於自然的思想,在《形上學》中得到哲學的概括,並形成完整的體系。文章從陰陽和實體、變通和生成二個方面加以比較,指出《易大傳》以陰陽之道建立
卦爻體系,解釋天地萬物及其運動,其核心是以天地為準則,作為人事的依據,它既是周以來
天人合一的
自然觀的集成,又為
秦漢“
天人感應說”奠定了基礎;《形上學》在
實體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世界的體系,並解釋生成和發展,其核心是以目的作為事物的原因。它不是以人為本位,而是以神為本位;它是古代靈魂說的引伸,並最終與猶太神學相結合,成為
基督教神學的重要來源。
通過4個層次的比較研究,作者指出,先秦自然觀的最大特點是,人和自然界被認為是相互溝通、相互聯繫的,以人事追求天意,又以天意附會人事,圍繞著人的現實需要、政治治理和道德規範,去將自然理法化,由此
天道觀與倫理觀融於一爐,道德準則被奉為自然的原理和目的;
古希臘自然觀的最大特點是,自然界被認為是外在於人的,通過對
外部世界的原因和原理的探索去認識自然,由此
自然觀與
認識論密切結合在一起。由以上重倫理和重認識的兩大傾向生髮出後世中國哲學“蔽於人而不知天”和西方哲學“蔽於天而不知人”的基本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