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流井區

自流井區

自流井區隸屬自貢市,作為自貢市行政中心,幅員面積152.94k㎡,2005年8月1日行政區劃調整以後,戶籍人口346403人。自流井區管轄6個街道、3個鎮、4個鄉:五星街街道、東興寺街道、新街街道、郭家坳街道、丹桂街道(高新區託管)、學苑街道(高新區託管)、仲權鎮、舒坪鎮、榮邊鎮、紅旗鄉(高新區託管)、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自流井區人民政府駐地丹桂街道丹桂大街196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自流井區
  • 外文名稱:Ziliujing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區
  • 所屬地區:自貢市
  • 下轄地區:6個街道、3個鎮、4個鄉
  • 政府駐地:丹桂街道丹桂大街196號
  • 電話區號:0813
  • 郵政區碼:643000
  • 地理位置:自貢市東北部
  • 面積:152.94㎡
  • 人口:346403人
  • 方言:西南官話灌赤片仁富小片
  • 著名景點西秦會館、彩燈博物館、尖山風景區
  • 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自貢鳳鳴通用機場
  • 火車站自貢火車站自貢東站(規劃)
  • 車牌代碼:川C
  • 郵編:643000
  • 行政代碼:51030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形,氣候,水文,自然資源,交通運輸,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旅遊資源,風土人情,土產特產,

歷史沿革

漢時屬犍為郡江陰縣,北周時屬富世縣(今富順縣),1939年成立自貢市,將富順縣第五區所轄的4鎮3鄉全部劃歸自貢。4鎮中的桐壋鎮、長壋鎮即今之自流井區。
民國31年(1942年),桐檔鎮改為自井鎮。
1943年,桐壋鎮改名為自井鎮。
民國33年(1944年)改鎮為區,自井鎮改為第一區,長丘鎮改為第二區,直至自貢市解放。
1953年改為自流井區。所轄的4個鄉合併為紅旗、永勝兩個鄉,6月,兩鄉劃郊區管轄。
1957年1月,大安區合併於自流井區,1960年兩區又分設。
1960年6月,和平、鳳凰和紅旗三個公社先後劃歸自流井區。1979年7月,三個公社又劃歸大安區,自流井區成為純城市區。
1997年,自流井區面積12.6平方千米,人口19.9萬,轄4個街道,區政府駐解放路。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06060人,其中:五星街街道 57993 東興寺街道 76137 新街街道 27247 郭家坳街道 44683
2004年,自流井區轄4個街道(五星街、東興寺街、新街、郭家坳街)。
2005年6月15日,將自貢市大安區的紅旗鄉,沿灘區的仲權鎮、舒坪鎮、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和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流井區管轄。從此結束純城市區的歷史。

行政區劃

自流井區轄6個街道、3個鎮、4個鄉:五星街街道、東興寺街道新街街道郭家坳街道、丹桂街道(高新區託管)、學苑街道(高新區託管)、仲權鎮舒坪鎮、榮邊鎮、紅旗鄉(高新區託管)、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

地理環境

地形

自流井區位於四川盆地南部淺丘陵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北低,境內無大山。
自流井區

氣候

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早、夏熱、秋雨、冬暖,雨量豐富集中,無霜期長,平均達323天,陰天多,濕度大,霜雪少,熱量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7.9℃。極端最高氣溫40℃,最低氣溫-2.8℃,2005年總降雨量795.9毫米。

水文

旭水河、威遠河在區境西北雙河口匯合後稱釜溪河,河水由西向東蜿蜒流經區內,最後匯入沱江,平均天然流量為42.25立方米/秒。釜溪河是沱江最大的一級支流,也是穿越自貢城區的唯一河流,被稱為“自貢的母親河”。由榮縣的旭水河和內江市的威遠河在自貢城區上游雙河口匯成幹流,於富順李家灣匯入沱江,全長73.2公里。

自然資源

境內有大量天然氣資源和滷水資源,中國最早進行大規模開採的氣田就在境內,滷水資源中除含有大量氯化納外,還有硼、鉀、碘、鋰、鍶、銣、銫等30多種化學元素,為鹽業和化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此外,還有岩鹽,型砂等可供開採。
自流井區天然氣儲量豐富,供應充足。自流井區氣候屬東亞季風環流控制範圍,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類型。年自流井區平均氣溫17.5℃—18.0℃,日照1150—1200小時,降水1000—1100毫米。
自流井區有大量的滷水資源。滷水資源中除含有大量氯化鈉外,還有硼、鉀、碘等30多種化學元素,為鹽業和化學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物質基礎。此外,還有岩鹽、型砂等可供開採。

交通運輸

自流井區是自貢市主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政府所在地。國家高速G85銀昆高速公路內昆鐵路過境,交通十分便利。
自貢交通四通八達,形成了便利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通道和交通網路。鐵路通達全國,經內昆鐵路可直接抵達東南亞各國。自貢市距成都市269公里,可乘火車(需5小時)或汽車(需3小時)到達。從重慶去距離也相差不多亦通火車或汽車,快車5個小時可達。
在四川省公路網中,有三條省道通過自貢市,也是川雲中路、內峨路、省道207(資中-威遠-自貢-瀘州)、省道305(隆昌-富順-自貢-井研-雅安)等高速公路的交匯處。自貢平均每平方公裡面積有公路33.52公里,所有的鄉都通了公路。從高速公路北上成都、東至重慶僅需兩小時,至周邊內江、樂山、瀘州、宜賓等地市也有國家二級公路連線,便利快捷;縱橫交錯的市區幹道使自貢城區交通通暢舒適。自貢市內公共運輸線路通客車裡程2233多公里,長途客運可達重慶、成都、昆明等省內外各地。
此外,水運釜溪河環繞市區南流匯入沱江,通航里程489公里,300噸級船舶可直達長江。

人口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自流井區總人口206060人,其中:五星街街道57993人,東興寺街道76137人,新街街道27247人,郭家坳街道44683人。2005年人口330064人。2010年總人口35萬人。

經濟

綜述

自流井區區工業企業按行業劃分主要集中在機械加工及裝備製造業(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6﹪)、農副產品加工業(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16﹪)、材料與包裝工業(合金、玻纖、包裝、電碳、防水、建材等,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化工、能源產業(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27﹪)幾個門類。其餘分散布局的產業門類之和,僅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
2012年自流井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55億元、增長11.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完成6052萬元、增長20.1%;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0億元、增長25%;區屬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億元、增長26.7%。

第一產業

2010年末自流井區累計發展稻田綜合水產養殖10000畝、水果9000畝、花卉2000畝,形成了生態園林、環城花卉、無公害蔬菜、優質水果、優質花椒、畜禽水產等6大特色農業產業帶。2010年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各類種養大戶實現銷售收入近3億元,輻射帶動農戶2萬餘戶,助農增收3500萬元。
2012年,農業增加值完成3.6億元、增長4.5%。

第二產業

自流井區工業歷史悠久,轄區內有全國三大鍋爐生產企業之一的東方鍋爐集團公司,有西部最大的綜合型化工原料生產基地昊華西南分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和九鼎、雄飛、英祥等知名地方民營企業集團。
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戶,16戶重點企業主營業收入超億元。建設工業集中區,規劃總面積4.29平方公里,累計投入2.6億元,基本形成1平方公里建成區。
2012年,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9億元、增長25%;建築業增加值完成13億元、增長16%。

第三產業

2010年末,區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3.1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76.5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86.7億元,全區商業網點近1.2萬個,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就業人員的75%。2010年末服務業增加值為76.58億元。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0億元、比2011年增長17%,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00.2億元、增長12.5%。

社會

十一五”期間,自流井區財政用於民生工程支出11億元,年均增長37.75%,2010年支出達4.4億元,比上年增長65%,占一般預算支出的80%。教育優先,新、改建中國小校舍2.3萬平方米,自流井區被列入全國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全省5個試點區縣之一,被評為四川省首批教育工作先進區縣。
2010年,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嚴格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被民政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養老服務社會化示範區。

旅遊資源

截至2013年,自流井區有文物景點20餘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6個。其中,在轄區內有國家級文保護單位西秦會館;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有自貢鹽場歷史中最古老的、井口最小的鹽井“小橋井”;有清代精品建築之一的“桓侯宮”;有具園林之景的優美建築“涵院”;馮玉祥將軍的題詞“還我河山”石刻。
四川省省級自然風景保護區——尖山農團風景區,位於貢井榮邊鎮(2005年6月15日,國務院批准調整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將沿灘區的仲權鎮、舒坪鎮、高峰鄉、農團鄉、漆樹鄉和貢井區的榮邊鎮劃歸自流井區管轄)境內,一般海拔400-480米之間,方圓287公頃。
內(累)柴口
內(累)柴口又名匯柴口,官書上名叫柴市口。在自流井張家沱南岸,向左經一石板路走到山頂就是內柴口,是清代進入自流井的要隘。此地形成較早,據說要早於“自流井”。

風土人情

自貢燈會
氣勢壯觀、規模宏大,燈景交融,是自貢燈會的總體特色。
牛與自貢古鹽場
說起自貢千年鹽史,不能不提到牛。
民間是這樣形容當年的自貢,“山小牛屎多,街短牛肉多,河小鹽船多,路窄轎子多”,這其中兩多都與牛有關,這反映了牛在當時鹽場舉足輕重的作用。人們說牛興場旺、牛亡場衰,一點也不為過。
過去自貢鹽場鹽業生產的主要動力就是役牛,它在推水和馱運等作業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一般情況下自貢鹽場的牛常年保持在3萬頭左右,據記載在鹽業鼎盛時期的役牛達10萬頭之多,其單位面積內牛的密度絕對可以稱得上全國之最。後來發展和改進了汲鹵機車,牛力推鹵才得以逐漸減少。
自貢鹽場有許多圍繞牛而興起的行業。如專門負責給牛治病的牛醫、牛市上的掮客牛行戶。另外還有購買牛隻專門代為井主包推井鹵和打撈井內器物的牛推戶,這些牛推戶大都具有較為專門的技術和工具。還有一個以牛為原料的行業就是專門製造牛骨、牛角器皿的行當,因其製造工具為腳踏車的手拉車,老百姓又叫他們為“車車鋪”。這些以牛為原料的行業在自貢極為發達,可以說牛也解決了許多人的生計問題。
自貢因牛多,以牛為原料的一些東西也就成了自貢的特產,並且圍繞著牛也產生了其它地方所沒有的一些獨特現象,耐人尋味,可以說牛滲入了自貢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貢有的地方叫做牛屎山或牛屎巷的,人們一看便知那裡的牛肯定多;有的專門被請來踩踏牛屎作牛屎粑的零工被喚作牛屎客;另外,人們把那些不學無術、妄自尊大的紈絝子弟叫做牛屎公爺。過去自貢地區柴薪昂貴,人們把牛屎作成牛屎粑,幹了以後作為燃料;將牛屎潑在山坡草地上,春天草壩上會生出一種菌子,吃起來非常鮮美,被叫作露水菌。另外自貢以牛肉為原料作的菜也非常有名,如“火邊子牛肉”,“水煮牛肉”,“火爆黃喉”,“粉蒸牛肉”等。

土產特產

自貢調味鹽
自貢調味鹽是在優質自流井井鹽基礎上,製成的各種味道的調味品,是鹽作為調味品的一大發展,一投放市場就受到消費者好評。自流井的鹽,天下井鹽最佳,得天獨厚,堪稱珍寶。而自貢的調味鹽,又是自貢深厚鹽文化的結晶和發展。
自貢竹絲扇
燦若雲錦、薄如蟬翼的自貢竹絲扇是中國工藝品中的一顆明珠,扇面為桃形,形似紈扇,是用細如絹絲的竹絲精心編織而成的。它顏色嫩黃,薄而透光,綿軟而細膩,恍若織錦。
牛佛烘肘
牛佛烘肘是川南古鎮牛佛的名廚在川味烘肉的基礎之上研製而成,故取名為牛佛烘肘,早在清康邪路熙年間就是宮廷貢品,產品具有色澤棕紅、味鮮回甜、鹹淡適度、肉質粑嫩、香乞濃郁、肥而不膩的獨特風味,適宜不同年齡人士食用,是賓宴是不可缺少的佐餐佳肴、饋贈之佳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