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與自由

《自治與自由》是高一涵所著作品,出自於《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治與自由
  • 作者:高一涵
  • 作品出處:高一涵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以我克我曰自治,不以他克我曰自由。鮑生葵曰:自治者,勉小己(individual)以赴大己(greater self)、克私利群之謂也;自由者,事由己決、不為物制之謂也。(見Bosanquet's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the State,第六章“自由之概念”篇。)前者必用限制之力,後者則與限制之力絕不相容。睹其名義,二者固若冰炭之相剋;推其致用,則實有相反相成之功。小己者何?離群獨具之身,偏頗奇特之用,孤立而外於群者也。大己者何?由歷史以觀,即立國以來世世相承之民族性;由人道以觀,則人類眾生心心相印之公同禮法謠俗、政教學藝。舉由民性公同所孕形,我我相承,性性相續,顯見表征,影留史跡者,乃至於今。固非本有客觀之自體,予吾人可以觀察撫觸者也。故歷史為吾人心性相連之表見,國情即吾人心性相印之特徵。留見既往者,心性之影;煥耀將來者,心性之光。非影非光,而真實可憑,變化由己者,則惟現在。古往今來宇宙間之一切現象,何一非由現在之我所造成?息息以現在之我,腳踏實地,定小己之趨,俾唯大己是向,與天演相戰,與他族之人事相戰,與一己離群獨秉之私慾相戰,舉夫固有民性,發揮盡致,我我相待,團結之力自堅,幾反乎人治之自然,侵凌吾人之外族,舉可一掃而空,得以自由生存於大地之內,是之謂自治,是之謂自由。
舉凡大地民族,其最能享受自由之福者,自治之力必最強;反之,則終不得入自由福境之一步。二者比衡,絲毫不爽。人生之始,本無性善性惡之分,常徘徊於可善可惡之界。故一自含生而後,方寸之內,即為交兵對壘之場。一身之間,常具勤惰二力,相推相挽,以分主奴之門。鮑生葵曰:“持大己以運化聯絡小己,擴張之,激刺之,必用強力。大力之行,又必與精神之怠惰相終始。”然則自治之道,在自用勤力,以戰勝吾惰性而已。今者舉國上下,昏昏終日,疲癃恇怯,麻木僵殘,嗒然魂喪,頹然心灰,腐壞停滯之機,觸目皆是,豈國情所遺,民性所秉,得諸先天者而然哉?論者恆曰:中國民性薄弱。為問強弱之因,果由天地所誕降,抑由人力所造成?設曰由於後者,則吾國之上下昏昏,但當歸咎人力之不振,不當歸咎民性之不完。論者恆曰:中國國運衰頹。為問運會之事,果有客觀之具體物,抑為民族精神所構形?設曰由於後者,則吾國之上下昏昏,但當蔽罪於精神之斫喪,不當誤指為運會之流行。蓋生性所含,勤惰相雜,吾人若排去惰性,而伸張其勤力,則身心間應時而清明、而壯健,振興之象應之。若將迎其惰性,委棄其勤力,則身心間應時而頹散、而衰朽,弱亡之象應之。吾國今者所以有朝不保夕、得過且過之象,豈人人伸張其勤力而猶不足挽回者所致哉?特皆苟且遷就,充分發揮其惰性,相染相積,演成此疲癃恇怯、麻木僵殘、嗒然魂喪、頹然心灰之見象也。民用云乎哉?國運云乎哉!

作者簡介

高一涵是民國建立後登上歷史舞台的新生代思想啟蒙者、新文化運動與《新青年》群體的重要一員,也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學家與政論家。他少年受傳統教育,青年留學日本,學兼中西。歸國後積極參與新文化運動,先後在《新青年》、《每周評論》、《努力周報》、《現代評論》上發表大量政論文章和短評,並著有《政治學綱要》、《歐洲政治思想史》、《歐洲政治思想小史》、《中國御史制度的沿革》、《中國內閣制度的沿革》和《金城集》(詩集)等。其思想介於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學院派啟蒙思想家之一。其個人著述與人生歷程,體現了轉型時代知識分子在學術與政治間的複雜選擇。編者簡介郭雙林,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社會史,著有《中華賭博史》、《西潮激盪下的晚清地理學》、《八十年代以來的文化論爭》等。高波,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知識分子史,在《社會科學研究》、《天津社會科學》、《知識分子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