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教會(英語:Autonomous Church),是基督教的教會概念,指保持高度自治、對教會及轄區擁有直接行政權的教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治教會
- 外文名:Autonomous Church
- 別名:自治教會管區
- 相關教會:獨立教會
自治教會(英語:Autonomous Church),是基督教的教會概念,指保持高度自治、對教會及轄區擁有直接行政權的教會。
自治教會(英語:Autonomous Church),是基督教的教會概念,指保持高度自治、對教會及轄區擁有直接行政權的教會。包括正教自治會。1...
自治正教會 自治正教會(英語:Autonomous OrthodoxChurches),是東正教的行政區劃之一,直屬於上級的獨立正教會,但擁有完全的自治權。主要包括西奈山、芬蘭正教會、愛沙尼亞正教會、日本正教會、烏克蘭正教會。
但德源自治會院區形式上仍被列為天主教會僅存的自治會院區之一。建立 1909年2月,聖奧提來會的德籍修士抵達漢城。他們沿襲在非洲會院的模式,修士開設了木匠工房和技藝學校,而司鐸們就埋首於牧民和教育工作。隨著更多的修士自歐洲抵達...
芬蘭正教會,自治正教會之一。約12世紀由俄羅斯傳入。16世紀末建立第一個主教座堂。17世紀曾屬諾夫哥羅德主教區。1775年起歸於聖彼得堡主教區。1921年獲得自治,2年後轉歸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轄。20年代教會分裂為舊曆派和新曆派, 直至1945...
日本正教會 該教會是個自治教會,它與芬蘭教會不同的是,在隸屬關係上屬莫斯科牧首區管轄。它是俄羅斯正教會修士大司祭尼古拉·卡薩金於公元1872年在日本建立的。司祭經東京神學院培訓後確立,教會的一切事務由神職人員與平信徒組成的機構...
東儀天主教會法典(英語:CodeofCanonsoftheEasternChurches(CCEO))是1990年天主教會為23個自治教會(英語:suiiuris)中的22個所訂教會法的一般部分的法典編纂的標題。22個自治教會統共組成東儀天主教會(英語:EasternCatholicChurches...
自治監督區是天主教地區教會的一種形式。作為自治監督區該地區的教會直屬於教宗而非教區主教。如同教區由主教管理般,自治監督區是由教宗任命的神職人員擔任監督負責管理一個地區的教會。自治監督區類似教區主教的管轄體系,只是該地區自教宗...
第三十六條 堂、點組織要堅持教會的自治、自養和自傳,抵制來自境外各種形式的破壞和干擾。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規章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常務委員會聯席會議討論通過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自傳、自治、自養是我國天主教、基督教實行的自傳、自治、自養的方針。在舊中國,我國天主教、基督教為帝國主義勢力所控制,成為從事文化、政治侵略中國的工具。天主教、基督教的教會被控制在羅馬教廷和100多個外國基督教差會手中,外國...
烏克蘭正教會 烏克蘭正教會(烏克蘭語:Українська Православна Церква)是一個在烏克蘭的擁有自治權的東方正教會。也是烏克蘭三個主流正教會中一個獲得普世正教會承認其共融者。
天主教埃斯基普拉斯自治監督教區(拉丁語:Praelatura territorialis Sanctissimi Domini Nostri Iesu Christi de Esquipulas、西班牙語:Prelatura Nullius del Santo Cristo de Esquipulas)是瓜地馬拉一個羅馬天主教自治監督區,位於埃斯基普拉斯...
中華聖公會即中華聖公會總議會基督新教安立甘宗的自治教會。1912年4月27日,由英國、美國、加拿大三國安立甘宗在華11個教區的代表於上海組成。基本簡介 聖公會(Anglican,Episcopal),又稱聖公宗、安立甘宗,是基督教諸宗派中的一支,...
即,以各地各教堂為主體的自治教會體制,完全有別於主教制和長老制,其聯繫著各個堂區的地方或全國性組織,對以每一個教堂為主體的教會,毫無任何教義的和教紀的約束權和仲裁權,可謂改教理念中比較獨特的教會政制理念。
前安立甘宗特別主教轄區,是羅馬天主教中隸屬聖座的自治教會組織,是以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宗徒憲章《聖公會的結合》諭令而建立的。前安立甘宗特別主教轄區,建立的目的是讓前聖公會中願意與羅馬天主教完全共融的聖職人員及信眾加入天主...
聯合成立獨立自辦的中華基督教會。北京、山東等地教徒也有倡議和成立中華基督教會的行動。1925年,南京王治心等發起組織中華基督徒廢除不平等條約促進會,各地教徒紛紛回響,成立分會。五卅運動和北伐開始後,教會自立運動更遍及全國,...
三自,指自治、自養、自傳,指教會內部事務獨立於國外宗教團體之外,教會經濟事務獨立於國外政府財政和國外宗教團體之外,由本國教會的傳道人傳教及解釋教義。運動經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吳耀宗倡導下,1950年7月,基督教界發表了《...
獨立於羅馬的英國天主教會,後來被稱為“普世聖公會”(Anglicanism),又被稱為“安立甘宗”或“普世聖公宗”。內容解讀 無集中統一的權力。包括25個自治教會(聖公會)和附屬於坎特伯雷大主教區的6個團體。採取主教制;共享《公禱...
三自原則即自治、自養、自傳的三原則,是中國基督教發揚愛國主義傳統、建設好教會的總原則。根據1954年中國基督教第一次全國會議發表的《中國基督教全國會議告全國同道書》對“三自”的闡釋:“自治的目的不是統一或更改各教會的制度,...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各教會團體於1950年7月28日發起開展的以自治、自傳、自養為內容的自立革新運動。具體就是要求割斷中國基督教與帝國主義的關係,把教會的行政權真正掌握在中國人手裡;由中國教士來擔負中國的傳教工作;用中國人...
由於勃朗(Robert Browne)於1592年著書宣傳建立獨立於國教的自治教會,不贊成設立統管各教會的上級領導機構(教區制度),僅允許設立各教會自由參加的聯誼性機構。因此,該宗主張各教堂的會眾組成獨立教會,並由其教徒公眾自治管理,全體...
另外還有許多自治教會分布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西非諸國和南亞地區。在瑞士、斯堪的納維亞、葡萄牙、奧地利、波蘭和德國也有少量信徒。衛斯理宗的國際組織為1881年成立的普世循道宗大會(The Ecumenical Methodist Conference)。1981年,...
中國基督教教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擺脫教會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實現自治、自養、自傳,團結全國教徒在愛國主義旗幟之下,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的愛國愛教運動。西方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時,把西方基督教海外傳教組織作為工具...
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埃及地區的科普特教會已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科普特禮儀,崇拜儀式中,大都採用古代科普特文。在埃及,科普特教會至今仍是基督教各派中最大的教會,宗主教座堂設在亞歷山大里亞。屬科普特教會的自治教會是衣索比亞教會,它...
上海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是上海教會人士發起的愛國運動。1950年7月,以吳耀宗先生為首的一批教會知名人士在上海聯名發表題為《中國基督教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的三自革新宣言,號召中國基督徒獨立自主,按“自治、自養、自傳”的...
中國天主教本地化運動,20世紀國中國天主教要求中國教會由中國人來主持管理,實行自立、自治的運動。1912年中國天主教神職人員王近仁、成捷三、劉俊卿等人籌組“中華教友聯合會”,開始中國本地教士管理其教會的嘗試。1919年天津、上海...
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亦稱“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新教為擺脫教會的半殖民地洋教形象,實現自治、自養、自傳,開展了團結全國教徒在愛國主義旗幟下,革新教會,積極參加國家建設的愛國愛教運動。1950...
自由主教(拉Episcopi Vagantes),指羅馬教會不承認的自治教區的主教。拉丁文episcopi vagantes,意為“行游主教”(Wandering Bishops),或“無使徒承襲傳統的主教”。現指未按照正式規章祝聖的主教,或以秘密的方式祝聖的主教;也指雖...
中國基督徒的愛國愛教組織。與中國基督教協會合稱“基督教全國兩會”或“中國基督教兩會”。其宗旨是,堅持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自辦教會的原則,帶領全國基督徒愛國愛教、榮神益人;增強教內外團結,為辦好中國教會提供服務,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