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記錄儀

自動記錄儀

自動記錄儀是針對各種工業現場的實際需求設計生產的,集顯示、處理、記錄、積算、報警和配電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新型記錄儀,最多可達32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動記錄儀
  • 外文名:self-recording instrument
  • 目的:針對工業現場的實際需求設計的
  • 作用:顯示、處理、記錄、積算、報警
  • 學科:電機工程
概述,分類,主要特點,作用及套用,食品儲運,博物館文物、檔案管理,建材實驗,農林畜牧,重要醫衛場所,管路維護,濕度對電子元器件和整機的危害,

概述

自動記錄儀採用高亮度、寬視角的5.6英寸TFT液晶顯示屏,顯示清晰明了;採用超大容量的NAND FLASH作為歷史數據的存儲介質,真正實現無紙記錄儀強大的記錄功能;按鍵和旋鈕聯用使操作更靈活簡便,真正符合了工業人員的操作習慣。同時採用CF卡作為外部存儲介質,可將需要保存的數據通過CF卡轉存至計算機或其它設備中永久保存或列印。

分類

隨著國內儀表技術的越來越成熟,記錄儀的分類也越來越多。記錄儀根據列印種類來分:分為溫度無紙記錄儀和溫度有紙記錄儀,無紙記錄儀可通過隨身碟或CF卡來轉存記錄儀中的數據,再到電腦上,通過印表機來列印記錄的曲線和數據;有紙記錄儀可直接在現場列印,但是這個耗紙比較厲害,一般這些紙張都需要從廠家購買,一年的耗紙量就達到幾百元 甚至上千元,所以隨著科技的發展,有紙記錄儀逐漸的被無紙記錄儀給取代,但是由於某些特殊場合,必須要實時列印,才存在著一些市場。其中無紙記錄儀有可分為:溫度無紙記錄儀、流量無紙記錄儀、多通道無紙記錄儀,壓力無紙記錄儀,其中這些記錄儀又有彩色記錄儀和單色藍屏無紙記錄儀;有紙記錄儀分為R1000溫度有紙記錄儀,攜帶型有紙記錄儀。國內記錄儀的快速發展,更多的用戶都選擇了國產記錄儀!
自動記錄儀

主要特點

  1. 畫面信息豐富,可同時顯示數據、曲線、棒圖等;
  2. 最多12路萬能輸入,可接收熱電偶熱電阻、電流和電壓等多種輸入信號;
  3. 最多4路模擬量變送輸出通道,有(0~10)mA、(4~20)mA和(0~20)mA等3種輸出信號供選擇;
  4. 最多12路報警輸出,常閉常開觸點可選;
  5. 最多3路24V配電輸出;
  6. 大容量FLASH歷史數據存儲;
  7. 支持RS-232或隔離的RS-485兩種通訊;
  8. 可根據需要選擇中/英文操作界面;
  9. CF卡轉存歷史數據和報表;
  10. 剪貼簿的拷貝和貼上功能方便用戶的參數設定;
  11. 直觀的上位機管理系統實現真正的遠程監控;
  12. 允許手動關屏,4階亮度調節。

作用及套用

食品儲運

由於食品儲運過程時間並不是一個短期問題,但食品保存中的相對平衡濕度又是保證食品安全的一項重要指標,相對平衡濕度直接影響菌落的生長。例如:在平衡相對濕度為95%RH至91%RH範圍內,易於滋生的菌落為沙門氏菌、波林特菌、乳酸菌、黴菌和酵母菌。而食物保存周期也與溫度、平衡相對濕度有關,平衡相對濕度值為81%RH的蛋糕,其保質期為27℃時14天、21℃時24天,如果平衡相對濕度提高到85%RH,這些指標將降低為27℃ 時8天、21℃ 時12天。吸濕物質的平衡相對濕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平衡相對濕度定義為物質與空氣中水不進行交換情況下,由周圍空氣獲取的濕度值。這個定義很清楚,為了成功地儲存和保持這些產品,環境氣候的控制及包裝必須仔細指明。同時,很多食品的保存在過於乾燥情況下,其口感都會有些變壞。針對這種情況,要求實時記錄溫濕度變化,保證食品安全進入消費者口中。
當長途運輸或者海運冷凍冷藏食品時,如何在接收時證明貨物一直處於規定的溫濕度條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解決爭議的做法就是在發貨的時候放入貨艙中一個記錄儀,並啟動它,溫濕度記錄儀有一個精密的內部時鐘,忠實地記錄指定時間間隔的溫濕度數據,在取出時可以容易地利用電腦察看圖形檔案及報警值,判斷是否超過容許值,什麼時候及持續時間都能輕鬆獲得,承運方是否有責任也會立即知曉。

博物館文物、檔案管理

這是溫濕度產品套用的另一個大的領域,而記錄儀在其中又是很有特色的產品。檔案的紙張在溫濕度適宜的條件可以多存放一些時間,而一旦溫濕度條件遭到破壞紙張將要變脆,重要資料也將隨之蕩然無存,對檔案館進行溫濕度記錄是必要的,可以預防惡性事故的發生。使用溫濕度記錄儀將使溫濕度記錄的工作得以簡化,也將節約文物保管的成本,使這一工作得以科學化,不受到過多的人為因素的干擾。保證了對藝術品的最小破壞的前提下,文物,包括其色彩、形狀不受損毀。

建材實驗

在建材尤其是混凝土乾燥過程中,我們應注意其乾燥趨勢,這是評價產品的指標之一,也為建築施工方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套用溫濕度記錄儀可以將此數據記錄並提供給建材研究方,將為施工提供有益的幫助。尤其是在軍事建築中,時間就是生命,準確把握混凝土乾燥時間為先發致敵,為有效地將有生力量提供到戰場上提供了保證。
智慧型樓宇的驗收。由於建築行業的驗收項目多,除暖通空調指標外,其他諸如射線強度、甲醛濃度等建築部要求符合人體健康指標也要監測,這些指標是直接關係到人體健康的。如果在這些指標不明了的情況下,測試人員貿然進入這些場所並長期在其間進行記錄,是對測試人員的人身健康的不負責任,而套用記錄儀就會保證在取得可靠數據的同時對測試人員的人身安全進行最大保護。

農林畜牧

農業、林業及畜牧業的套用:農業、林業及畜牧業生產,尤其一些經濟作物的生產,在其幼苗期要詳細記錄溫濕度值。而在農業套用中,由於惡劣環境——肥料、糞便等造成的酸鹼性環境使濕度產品漂移超出其他環境,這樣就要求濕敏電容漂移較小、整機校準方便。

重要醫衛場所

按照《醫院潔淨手術部建築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的要求手術室的溫濕度必須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即溫度在22…25℃;相對濕度45%RH…60%RH。 適宜的環境溫濕度對操作者和病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當室溫超過28℃,濕度大於70%RH時,易有悶熱、出汗、煩躁、疲勞等反應,容易影響安定的情緒和敏捷的思維,使操作者的技術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同時病人也會出現心率快、出汗多等症狀而增加手術難度;當室溫低於20度時,只穿手術衣的操作者會感到冷,易影響操作動作的靈敏性和準確性,尤其是手指的細微動作。裸露的病人由於創傷機體抵抗力處於低下水平,更易發生感冒等併發症。室內濕度低,物體表面浮塵隨某些動作,如鋪單、開關門等造成氣流改變而懸浮在空氣中。手術間內外溫差大,開門後部分區域的空氣形成蝸流,風速增大到約手術間原風速的4倍,此時物體表面附著物迅速飄浮於空氣中。根據美國CDC的調查表明手術室空氣中浮游菌數在700-800cfu/m3時就有經空氣感染的危險。從結果可見,手術時鋪單至鋪單後2小時空氣污染最嚴重,此時正是手術階段。由於受重力作用,室內飄塵可直接沉降到手術創面,或操作者的手或手術器械上,因此加強控制此期的空氣污染對預防術後切口感染是致關重要的。這些要求衛生防疫部門通過自己的監測確認各醫院手術室的達標情況,記錄儀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減少了人員浪費,並使執法的公正性得到保證。

管路維護

管路里的濕氣會促進微生物生長,管道上發霉就是這樣形成的。這不但影響空氣流動,還會滋生大量細菌。這些遭到污染的區域對健康構成威脅,並最終導致室內空氣品質(IAQ,Indoor Air Quality)惡化。解決方案中溫濕度記錄儀也同樣可以發揮很大作用。

濕度對電子元器件和整機的危害

★ 積體電路
潮濕對半導體產業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潮濕能透過IC塑膠封裝從引腳等縫隙侵入IC內部,產生IC吸濕現象。 在SMT過程的加熱環節中形成水蒸氣,產生的壓力導致IC樹脂封裝開裂,並使IC器件內部金屬氧化,導致產品故障。此外,當器件在PCB板的焊接過程中,因水蒸氣壓力的釋放,亦會導致虛焊。 根據IPC-M190 J-STD-033標準,在高濕空氣環境暴露後的SMD元件,必需將其放置在10%RH濕度以下的乾燥箱中放置暴露時間的10倍時間,才能恢復元件的“車間壽命”,避免報廢,保障安全 。
★ 液晶器件
液晶顯示屏等液晶器件的玻璃基板和偏光片、濾鏡片在生產過程中雖然要進行清洗烘乾,但待其降溫後仍然會受潮氣的影響,降低產品的合格率。因此在清洗烘乾後應存放於40%RH以下的乾燥環境中。
★ 其它電子器件 電容器、陶瓷器件、接外掛程式、開關件、焊錫、PCB、晶體、矽晶片、石英振盪器、SMT膠、電極材料粘合劑、電子漿料、高亮度器件等,均會受到潮濕的危害。
★ 作業過程中的電子器件 封裝中的半成品到下一工序之間;PCB封裝前以及封裝後到通電之間;拆封后但尚未使用完的IC、BGA、PCB等;等待錫爐焊接的器件;烘烤完畢待回溫的器件;尚未包裝的產成品等,均會受到潮濕的危害。
★ 成品電子整機 在倉儲過程中亦會受到潮濕的危害。如在高濕度環境下存儲時間過長,將導致故障發生,對於計算機板卡CPU等會使金手指氧化導致接觸不良發生故障。
電子工業產品的生產和產品的存儲環境濕度應該在40%以下。有些品種還要求濕度更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