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賀郡,為三國吳黃武五年孫權所置郡,治臨賀縣(治今廣西賀州賀街鎮),屬荊州,轄馮乘、富川、臨賀、封陽、建興五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賀郡
- 行政區類別:郡
- 所屬地區:荊州
- 下轄地區:謝沐 馮乘 富川 臨賀 封陽 建興
- 地理位置:萌渚嶺地區,賀江-富江流域,萌渚水上游
- 建置時間: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
- 轄域:約今廣西賀州市、恭城縣及湖南省永州市之江華縣、江永縣境
- 現狀:已撤銷
臨賀郡,為三國吳黃武五年孫權所置郡,治臨賀縣(治今廣西賀州賀街鎮),屬荊州,轄馮乘、富川、臨賀、封陽、建興五縣。
臨賀郡,為三國吳黃武五年孫權所置郡,治臨賀縣(治今廣西賀州賀街鎮),屬荊州,轄馮乘、富川、臨賀、封陽、建興五縣。...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在今賀州市北部及昭平縣置臨賀縣,縣治今廣西賀州市賀街鎮。屬蒼梧郡。...
臨賀故城舊址,位於賀州市八步區賀街鎮,共三個城址:大鴨舊縣肚城址、長利洲尾城址、河西城址。賀街鎮從西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1年)至1951年8月,一直為...
,改臨賀郡為臨慶郡,治臨賀縣()。,改臨慶郡為臨慶國(封國),。齊建元二年(480年),臨慶國為臨賀郡。 ...
1952年後沿稱賀街鎮。悠久的歷史文化,使賀街成為廣西有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賀街鎮一直是臨賀縣、臨賀郡、臨慶國、賀州、賀縣...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9縣,四會縣隸南海郡;廣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寧、臨允6縣隸蒼梧郡;謝沐、封陽隸臨賀郡;統屬廣州刺史部。...
1952年後沿稱賀街鎮。悠久的歷史文化,使賀街成為廣西有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賀街鎮一直是臨賀縣、臨賀郡、臨慶國、賀州、賀縣...
桂嶺縣,中國古代行政區名稱。本漢臨賀縣之地,吳置建興縣,晉改興安縣。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興安縣為桂嶺縣,屬連州。大業初,煬帝廢州,桂嶺改屬熙平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臨賀置賀州,十八年(598),改興安縣為桂嶺縣,屬賀州郡,縣衙駐地從彭家寨遷至今南門西側的周子祠旁。大業(605—616)初年,廢賀州,桂嶺縣改...
南齊年間(479~502年)分封陽縣立洊安縣,屬臨賀郡,地望為今縣西部和北部。隋朝,開皇九年至大業十三年(589~617年)懷集縣屬南海郡。...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臨賀郡置賀州,轄臨賀、馮乘、謝沐、封陽、桂嶺、富川、盪山等縣。除謝沐縣治及部分縣地在今湖南省境域,馮乘部分縣地在今湖南省...
又按,封陽廢入臨賀郡為信都郡。 [1] 明洪武十年,賀州改賀縣,並桂嶺、封陽、盪山地屬平樂府。 [1] 清仍屬平樂府。清光緒三十二年改信都鄉為信都廳。...
東漢建安八年(203年),馮乘、富川均屬交州蒼梧郡。三國時期屬吳,黃武五年(226年),馮乘、富川同屬荊州臨賀郡。西晉永嘉二年(308年),馮乘、富川屬臨賀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武帝平定南越,置蒼梧郡,轄臨賀、猛陵等縣,縣地大部屬臨賀縣,今馬江、木格屬猛陵縣。東漢獻帝建安八年(203),縣地仍屬臨賀、猛陵2縣,隸...
梁普通元年(520年),今縣地置臨賀、樂梁郡,馮乘屬臨賀郡,富川屬樂梁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富川縣屬富州(州治在富川縣,即今鐘山)。開皇十九年(599年)...
吳黃武五年(226年),屬臨賀郡。南朝宋屬臨慶國,齊、梁、陳復屬廣州臨賀郡。隋文帝開皇九年(590年),改隸永州總管府,屬荊州。...
縣名更改依次為謝沐、永陽、永明、江永,先後屬蒼梧郡、臨賀郡、臨慶國、永陽郡、零陵郡、永州總管府、南營州、江華郡、道州、衡陽道、湖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
吳黃武五年(226年),屬臨賀郡。劉宋泰始六年(470年),屬臨慶國。中文名 封陽縣 時間 漢元鼎六年 屬 蒼梧郡 改郡 賀州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
大通四年(532年),蕭正德擔任信武將軍、吳郡太守。不久,受徵召入朝,擔任侍中、撫軍將軍,並配置佐史,還冊封為臨賀王,食邑二千戶,並加封左衛將軍之職。隨著...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廣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寧、臨允6縣隸蒼梧郡;謝沐、封陽隸臨賀郡;統屬廣州。南北朝時期(公元420~479年),設定高要、廣信、封興...
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9縣,四會縣隸南海郡;廣信、端溪、元溪、高要、新寧、臨允6縣隸蒼梧郡;謝沐、封陽隸臨賀郡;統屬廣州。[16] 東晉永和七年(公元35...
三國時,地入東吳,隸臨賀郡,屬廣州。隋文帝開皇九年(590年),改隸永州總管府,屬荊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分馮乘縣置江華縣,隸營州(道州),屬江南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