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皇九年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引用日期2014-02-11] 詞條標籤: 歷史年代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
開皇(581年二月—600年十二月),隋朝政權隋文帝楊堅的年號,歷時20年。 ...... 開皇九年(五八九)一月二十日,陳軍大敗於蔣山之時,隋將韓擒虎也自新林(今南京...
處州是浙江省麗水市的古稱,始名於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明朝洪武年間,設定處州府。據明代的《名勝志》載:“隋開皇九年,處士星...
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隋軍南下,廣陵失陷,不久攻破京口並都城建康,陳滅亡。陳叔寶被隋軍擄至長安,自此結束了他短暫的帝王生活。...
[隋]文帝時京兆(今西安)人。開皇中搜訪異書,召天下工書之士,霈與杜頡等,於秘書內補續殘缺,為正副二本,藏於宮中,其餘以實秘書內外之閣。開皇九年(五八...
太建十四年(582年),陳後主繼位。陳叔達被封為義陽王,後歷任侍中、丹陽尹、都官尚書。[3-4]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滅陳。陳叔達隨陳後主出降,被遷入長安,...
陳後主陳叔寶(553年11月-604年11月),陳太建十四年(隋開皇二年,582年)至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陳頊長子,母皇后...
南齊高帝建元三年(481),設齊熙郡,治齊熙縣(今廣西融水縣融水鎮),屬廣州。南朝梁在齊熙郡治並設東寧州。隋開皇九年(589)廢齊熙郡。 ...
潭州,古代行政區,是隋朝至明朝時期州治或府治長沙的古稱。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為潭州。潭州曾作為一級行政單位潭州行省,是大...
之後朝代更迭,曾改用晉安、梁安等,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南安縣,唐嗣聖初(684)置武榮州,故南安又別稱武榮。南安歷史上曾一度是閩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
隋開皇九年(589),隋文帝發動滅陳戰役。王長述獻計獻策,並監修戰船、製造軍械,積極備戰。文帝非常欣賞他的所做所為,多次對他進行嘉賞。並對他說:“每覽高策,...
故司馬公於《通鑑》取南朝承晉訖於陳亡,然後系之隋開皇九年,姑藉其年以紀事,無所抑揚也。唯皇甫湜之論不然,曰:“晉之南遷,與平王避戎之事同。而元魏...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廢東遷縣,併入烏程。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湖州刺史張景遵在原治所東遷(舊館)置太湖館;代宗大曆九年(774),刺史顏真卿易名東遷館;...
589年(隋開皇九年)改欣樂縣為歸善縣。590年合併梁化郡(含海陸豐)、義安郡(今潮州)、始興郡(今韶關市)、東官郡(今深圳東莞)置循州,治所在歸善縣(今惠州...
282年(晉太康三年)侯官析置原豐縣、溫麻縣,三縣同屬晉安郡。 502—519年(南朝梁天監中年間)侯官、原豐合併為東侯官。589年(隋開皇九年)復名原豐。 592...
太平二年(557年),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四僑郡。陳天嘉六年(565年),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及柴桑、汝南縣,復立尋陽縣,十八年...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零陵郡和永陽郡,置永州總管府,府治泉陵縣,同年更名零陵縣(治今永州市零陵區),隸湘州。從此,永州、零陵一地兩名。 隋煬帝大業三年(...
隋朝開皇九年(589),舂陵、泠道併入營道縣。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蕭銑改營道縣為梁興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梁興縣為唐興縣;長壽二年(693)改為武盛縣...
解州關帝廟(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為武廟之祖,地處山西運城市解州鎮西關。北靠鹽池,面對中條。解州關帝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年),宋、明時曾擴建和...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為州,撤銷吳昌縣、湖濱縣,併入羅縣;又廢岳陽郡,將玉山縣、湘陰縣併入岳陽縣,改岳陽縣為湘陰縣。並廢除巴陵郡,建為巴州。隋開皇...
隋開皇九年(589),罷石門郡、隸澧州;大業三年(607),升澧州為澧陽郡,改零陽縣為慈利縣,分屬澧陽、慈利縣。 唐武德二年(619),復澧州;開元二十一年(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