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西省臨縣地處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呂梁山西側,隔黃河,與陝西省佳縣、吳堡縣相望。臨縣道情是由說唱道情演變而成的傳統戲曲劇種。主要流行在晉西北的臨縣以及呂梁山沿黃河一帶,臨縣道情是由民間說唱演變成為戲曲劇種,其演變方式和過程對認識戲曲的形成和發展、戲曲音樂的嬗變有著重要的價值。
藝術特色
臨縣道情屬於道情系統中的北路系統,地方色彩濃郁,
紅、
黑、
生、
旦、
醜行當齊全,以“二小”或“三小”為主構成角色體制,角色很少化妝,服裝以單色為主,很少雜色,沒有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演唱方式以坐唱為主,兼有站唱、背唱、邊唱邊舞以及幫腔等多種形式。該劇種表演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與輕快的道情音樂節奏相協調。鬚生的表演則以穩健的坐唱為主,保留了道情說唱時期的痕跡。音樂婉轉纏綿,曲調開朗而流暢,節奏明快而活潑,藝術風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濃郁的鄉野生活氣息,為當地及呂梁地區廣大觀眾喜聞樂見。
臨縣道情語言通俗,接近日常生活用語。其唱詞和說白均由民間藝人自創而成,口語化極濃。同時襯字虛腔利用得當,避免了襯字虛腔淹沒唱詞的缺陷,唱來明快熱烈,
巧奪天工。由臨縣道情“七字調”、“十字調”創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牞便是巧妙套用襯字虛腔的典型範例。它的特點是突出唱詞,將襯字集中用在了填補虛腔,例如它的第一句唱詞 “太陽出來滿山紅”,演唱時處理為“太陽一出來咳呦號哎咳哎咳哎咳咳咳咳—— 滿山紅哎哎咳哎咳依呀”,雖然襯字不少,但由於集中用於填補虛腔,既不影響唱詞,又以明快熱烈的襯字抒發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極好的演唱效果。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藝術創作趨向,使臨縣道情充滿生活情趣,深為觀眾喜愛。1949年歌唱家
李波同志唱著《翻身道情》參加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獲三等獎,從而使臨縣道情傳到了世界各地,並連唱了幾十年,經久不衰。
現如今,處於
市場經濟中的臨縣道情發展前景不佳。臨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受經濟發展的制約,以臨縣為主要演出市場的道情劇團收入極低,資金短缺,劇團難以自養,演員流失嚴重。隨著老藝人逐漸遠離舞台或離開人世,道情劇團出現了人才斷層,面臨傳承斷絕、後繼無人的狀況。經典劇目無法演出,道情戲整體演出水準下降,造成市場進一步萎縮,並產生
惡性循環。
歷史起源
臨縣道情戲起源於道教文化。臨縣往西跨黃河靠的是道教發源地陝西終南山,往東隔山三、四十里地緊挨的方山北武當山道教發祥地。因此,臨縣在歷史上道教盛行,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 ” 之說。臨縣道情由唐代道歌中的主曲牌“藍關腔 ”( 也叫“終南調 ” 或“耍孩兒 ”) 、“皂羅袍 ” 等吸收臨縣地域的民歌及周邊地區其它劇種的優秀成份發展而來。它經過了中唐時期的“俗講 ” ,會昌元年 (841 年 ) 之後的 “新經韻 ”( 道歌 ) ,宋代“道情鼓子詞 ”(說唱道情),元代“道情戲 ” 。至近在元末雛形已成,明末清初已具規模,清中已極為興盛。
臨縣道情傳統劇目有以反映道家內容為主的“韓門道情”戲和明清時廣泛流行的“民間小戲”。成立專業劇團後,創作、移植排演了一批現代戲。
發展演變
臨縣在歷史上
道教盛行,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
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說唱道情在宋、元時就有活動。最晚在清道光年間演變成為戲曲劇種,1960年成立了國營道情劇團。時至今日,臨縣道情一直是晉西人們喜愛的民間藝術形式。
臨縣道情的形成與金元時期北方
全真教盛行有很大的關係。臨縣地處黃河中游、晉西黃土高原
呂梁山西側,與道教發源地終南山所在的陝西省只有一河相隔,故從漢唐到宋元,這裡一直是道教最興盛的區域。臨縣境內至今保存著許多道家的文物古建築,有“十三觀寺九廈院”之說。在臨縣道情的傳統劇目中,反映道家思想的戲占了很大比例,說明臨縣道情的興盛與道教的活動緊密相連。
臨縣道情的興盛與發展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只能根據民間歌謠和老藝人的介紹進行推測。臨縣民眾中至今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炒雞蛋,烙烙餅,彈起弦子唱道情。寧看道情《小姑賢》,不去房山做巡檢。”巡檢是清代以前的官職,這個
順口溜說明道情很可能在清代以前就在當地有一定影響。臨縣前小峪村道情老藝人郝順德說,他的上三代師傅雒思福曾是道光年間的著名道情藝人。後劉家莊的老藝人劉成功也說劉家莊的道情班是清同治年間搞起來的。可見至遲清朝道光年間臨縣已有道情戲的活動應是事實。
清末民初,臨縣道情發展到鼎盛時期,藝人輩出、班社林立,道
情之聲遍及城鎮鄉村。其活動範圍,除臨縣外,遍及
方山、
柳林、
中陽、
離石以及陝北的
榆林、
延安地區。據民國初年的粗略統計,當時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個,同時,也湧現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藝人,如郝維藩、劉斌儉、郝永華、劉全新、秦芝田、趙新宏、劉恆艾、劉榮成等人,當時稱為道情“八大名角”。
民國初年到抗日戰爭前,半農半藝的道情戲班演出活動較多。隨著中路梆子的發展壯大,道情藝人開始兼學唱大戲,出現了一批“風攪雪”班子,即既唱道情又唱梆子。由於兩個劇種的結合,臨縣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樂器、藝術風格、班規習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響。 清末民初,臨縣出現了職業班社,其中以三交鎮的
李春喜班最負盛名。該班的班主李春喜,原是一位著名藝人,工小旦。他嗓音清亮,表演細膩動人,深得民眾喜愛。尤其在一些青年觀眾中影響頗大。當時有個叫拴拴的青年農民,更是愛戀入迷。有人給他編了順口溜“猴(小的意思)春喜,滿家喜,羨得拴拴打早起,一天不看道情戲,急得拴拴要斷氣。”這段順口溜反映的是李春喜的技藝,也反映了李春喜職業班社的活動情況。據老藝人劉玉江說,他十七八歲時,就在陝西省的佳縣、米脂一帶的道情戲班唱戲。這類戲班,除
班主是當地人,其餘人員(包括演員、教師、文武場樂隊以至箱倌等)全部是由臨縣以簽定
契約的方式聘去的。民國初,這類班社僅陝北就有五六個。
由於晉西與陝北隔河相望,這裡在抗日戰爭後期成為人民革命的
根據地,晉西道情較早地與革命文藝工作相結合,運用固有的藝術形式,演唱新編的現代劇目,作為宣傳政策、宣傳革命、教育人民、發動民眾的手段,從而成為人民革命的文藝武器。
解放後,臨縣道情藝術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春,臨縣正式成立了地方
國營性質的臨縣道情劇團。在恢復和上演大批傳統道情劇目的同時,又挖掘整理和改編了不少
民間戲曲,並移植了一部分現代戲。在音樂、舞美、表演上也作了不少改進,為這一古老的藝術增添了新的魅力。1967年,臨縣道情劇團與臨縣晉劇一、二團合併為臨縣晉劇團,臨縣道情發展遭到停滯、破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臨縣道情劇團得到恢復,重新購置了樂器、服裝、道具,培養了一批有較高藝術水平的道情演員。
劇目介紹
一、反映道教思想的戲有:
《祈子》、《送子》、《撒金橋》、《訓子》、《越花牆》、 《高老莊》、《經堂會》、《賣道袍》、《吊打煤婆》、《算糧》、 《度林英》。以上十一個戲稱韓門道情,主要反映韓湘子出家修道的前後經過,另外有《杭州賣藥》、《張良撤家》、《盤道》、《雙梅畫》也屬道家戲。
二、民間地方小戲有:
《秀才挽蔓菁》、《郭華賣胭脂》、《禿子鬧洞房》、《張連賣布》、《鴻雁捎書》、《老少換妻》、《李大鬧店》、《三妻爭夫》、《打櫻桃》、《蛤蟆窪》、《喚妹子》、《賣豆腐》、《走南洋》、《牧丹亭》、《扯鳳裙》、《合鳳裙》、《孝廉傳》、《泰山圖》、《打麵缸》、《清風亭》、《小放牛》、《花亭》、《休妻》、《借妻》、《求妻》、《鬧店》、《燒窯》、《祈雪》、《戲鳳》、《三勸》、《頂磚》、《掛畫〉等等。這些戲多數取決於民間生活,主要反映勞動民眾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生活。它的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極為濃厚,有著十分廣泛的民眾基礎,這部分小戲後來實際上成為臨縣道情的主要劇目。
三、傳統劇目:
《算糧》、《喜榮歸》、《雙鎖山》等。
四、現代道情戲:
道情劇團成立後,先後上演了五十多個現代戲,其中有《小二黑結婚》、《朝陽溝》、《李雙雙》、《柳樹坪》、《三世仇》、《蘋果樹》、《新羊工》、《社長的女兒》等等,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對道情這一劇種的本身藝術,也有了很大提高和發展。
1988 年,新創排了反映農村男女青年之間愛情生活的現代道情小戲《菜園配》,新創排了反映農村婦女為教育丈夫改掉賭博惡習的現代道情小戲《殺狗勸夫》。
1997 年,新創排了反映農村青年大學生畢業回鄉務農,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的現代道情劇《圪杈灣》。
傳統唱腔
臨縣道情傳統唱腔為曲牌體,分為平調(由道歌演變成型的唱腔)和小調(當地民歌同道歌結合形成的唱腔)兩大類。
曲牌
平調唱腔是早期說唱道情時所用的曲牌,主要有【耍孩兒】(稱【終南調】)、【浪淘沙】等;小調唱腔主要是明清俗曲和地方小曲,主要有【太平調】、【五更調】、【小放牛】等。近現代以來借鑑了板腔體唱腔的結構方式,使唱腔向板腔化發展。
樂器
臨縣道情伴奏樂器在說唱道情階段有“文八仙”和“武八仙”,即“文場四大件”(管子、四胡、竹笛、笙)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板、小釵、木魚)組成。
流傳因素
臨縣道情從教職人員懷抱漁鼓,手搖簡板,一路雲遊, 一路“走唱”“坐唱”,到設定角色,扮演故事,其發展衍變的過程始終伴隨著與傳播區域各具風采的民間藝術以及新生的其它表演藝術的交融互滲。在它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包容性、開放性是其最顯著的審美特徵,也是這一藝術
奇葩獲得強大生命的關鍵所在。
臨縣道情兼具北道情的清揚激越和南道情的溫柔蘊藉之美。該劇種表演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鬚生的表演則以穩健的坐唱為主的特點使其藝術風格柔美而典雅、浪漫而抒情,充盈了濃郁的
鄉野生活氣息,鼓盪著強勁的生命活力。如果我們將臨縣道情的音樂唱腔與別地的道情音樂唱腔作比,就不難發現,臨縣道情的唱腔曲調要相對豐富得多。其中來自道教音樂的傳承大抵相同,差別主要表現與臨縣道情對民間藝術及其它姐妹藝術各種營養的廣泛吸納上,於是,一些“老腔老調”發生了自然而然的變異,一些新的曲調自然而然產生了,正如老藝人們所說:道情九彎十八調,幾個調調一大套。套套裡頭有彎彎,彎彎裡頭有調調。其多姿多彩的
風韻略見一斑。臨縣道情的這一審美特徵是她永葆生命活力的根本保證。
傳統的因素,我國許多戲曲演唱都有襯字虛腔淹沒唱詞,觀眾“只知唱得好,不知唱什麼”,而臨縣道情卻沒有這一問題。如:以臨縣道情七字調牗大起大落牘、十字調創作的著名唱段《翻身道情》便是巧妙套用襯字虛腔的典型範例。它的特點是:突出唱詞,將襯字集中用在了填補虛腔,例如它將該唱段第一句唱詞“太陽出來滿山紅”,演唱時處理為“太陽———出來咳呦嗬哎咳哎咳哎咳咳咳———滿山紅哎哎咳哎咳依呀,雖然襯字不少,但由於集中用於填補虛腔,既不影響唱詞,又以明快熱烈的襯字抒發了感情,因而收到了極好的演唱效果,達到了巧奪天工的境地。這也是臨縣道情雅俗共賞、魅力永駐的原因之一。
早在百多年前,臨縣道情上演劇目就由神仙故事趨向了
世俗生活,由此導致了道情的“非道”化傾向。從臨縣道情現在
有案可稽的傳統劇目中,我們發現,早期劇目中最有影響者莫過於《經堂會》《賣道袍》《祈子》《三度林英》《張良撒家》《盤道》等,多為宣揚道家離世高蹈之作;從上世紀初以來,上述劇目雖然仍有演出,但真正受觀眾歡迎的卻是《李大鬧店》《張連賣布》《打櫻桃》《喚妹子》《扯鳳裙》《合鳳裙》《掛畫》《戲鳳》等。這些劇目世俗化傾向明顯,所體現的生存
價值觀念已由過去的“天上飛”,變為現在的“地上走”。新時期以來,臨縣道情的劇目選擇更以反映農民的現實生存境況為自覺的追求,先後排演過《菜園配》《圪權灣》《山村母親》等劇,並獲多次表彰獎勵。這種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民眾的藝術創作趨向,也是這一劇種永葆藝術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音樂及劇目
傳統道情戲一般集中在農曆十月至次年二月,並與當地的“傘頭秧歌”也叫“大會則”配合進行。每年正月初,一二百人的傘頭秧歌隊鬧秧歌時,由“大會則”到老鄉家院裡“跑院”或“踩場子”之後,就開始演唱道情戲,叫鬧“小會則”。有時婚嫁祝壽、廟會
開光、孩子
滿月和謝神還願時也有進行表演。
臨縣音樂比較
古老,輕快、
活潑、開朗、優美,既有濃厚的
廟堂古典音樂的味道,又有著濃郁的晉西地方風味。其唱腔、曲牌,是由起源於唐代的道教音樂,吸收臨縣民歌和其它劇種的優秀成分形成的。唱腔曲調豐富,有著“道情九灣十八調,幾個調調一大套,套套裡頭有彎彎,彎彎裡頭有調調”的特徵。伴奏樂器由“文八仙”和“武八仙”組成,其中主要樂器有“文場四大件”(管、笛、笙、胡乎)和武場四大件(漁鼓、簡板、小釵、木魚)組成。
臨縣道情的劇目豐富、古老,現存劇目大約有100多個,各個歷史階段均有不同的優秀作品。
傳統劇目以反映道教故事為多,描寫神仙道士、宗教色彩較濃。如描寫
韓湘子出家修道的戲就有11個,統稱為“韓門道情”,其中以《經堂會》、 《高老莊》為代表。
民間地方小戲多數取材於民間生活,主要反映勞動民眾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間的愛情生活,它的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地方色彩極為濃厚,有著十分廣泛的民眾基礎。如《秀才挽蔓菁》、《郭華賣胭脂》、《禿子鬧洞房》、《張連賣布》、《鴻雁捎書》、《老少換妻》、《李大鬧店》等。
現代戲多是與革命文藝工作相結合的產物,起於抗日戰爭時期。建國後,在“古為今用”方針的指導下,排演優秀現代劇目50餘部,經常上演的劇目主要有:《小二黑結婚》 、《三世仇》、《柳樹坪》、 《朝陽溝》等。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上,發揮了很大作用。同時對道情這一劇種的本身藝術,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發展。上演劇目從早期宣揚道家離世高蹈的神仙故事逐漸趨向了世俗生活,較早地掙脫了
宗教的羈絆而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尤其是新時期以來,臨縣道情的劇目選擇更以反映農民的現實生存環境為自覺的追求,並首先在演唱內容上得到發展。因此,臨縣道情不再具有宗教色彩,而成為純粹的民間藝術。
現狀及思考
近幾年來地方小劇種生存發展普遍面臨困境,臨縣道情劇團也未能倖免。在經濟非常拮据的情況下,臨縣道情劇團堅持挖掘、整理和發展道情藝術,1997年自編自演了現代道情劇《圪杈灣》,榮獲呂梁地區現代戲調演一等獎。2002年,自編自演的現代道情劇《保姆》榮獲山西省“小戲、小品、小劇種調演”一等獎和省委宣傳部的“
五個一工程獎”。近年來小劇種演出市場萎縮,劇團競爭激烈,生存十分艱難。為適應市場需要,臨縣道情劇團大膽改革,提出了以道情為主業,兼營
晉劇、
民間舞蹈、
小品等藝術門類的新思路。1998年臨縣道情劇團正式擴充為“呂梁地區民間藝術團”,全團分為戲曲團和舞蹈團,目前有演職人員170餘人。臨縣道情劇團在改團後短短几年成績突出,平均每年演出300餘場,為當前戲曲劇團求生存、謀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2002年現代戲《保姆》的成功,讓我們找到一絲
安慰。希望臨縣道情劇團能處理好
繼承與發展、改革與
創新之間的關係,全力培養青年演員,挖掘精品劇目,同時希望當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多給予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讓這個古老的劇種隨著時代的步伐煥發出生機活力。
臨縣道情劇團
簡介
全國解放後,在黨的“雙百”方針指引下,臨縣道情成為受國家重點扶持的地方小劇種之一。在省文化局的支持下, 1959 年開始籌建臨縣地方國營道情劇團, 1960 成正式成立。恢復上演了大批道情傳統劇目,同時挖掘整理改編了不少民間戲曲,移植和創作了一部分現代戲,進一步充實了道情劇目。音樂和表演方面也作了不少改進,使道情這一古老的地方劇種獲得了新生。臨縣道情演出範圍更加廣泛,除在本縣活動外,足跡遍布離石、柳林、方 山、興縣、榆次、太原、陽泉以及陝北榆林、延安等地。
發展
1965 年臨縣道情劇團迫於生計,劃歸藥材公司管理,能演則演,不能演則種冬花,一度趨於癱瘓狀態。 1966 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文藝界亦受衝擊,道情劇團也趨於散班狀態, 1968 年 3 月道情劇團和縣晉劇團合併。
1980 年臨縣縣委為了保護道情這一古老劇種,專門責成當時的縣委副書記劉澤民(現省政協主席)負責,克服重重困難,在
財政、糧食十分緊困的情況下,撥出錢糧支持該團重建,並將縣大禮堂背後的九孔窯洞劃作團址,新招了 60 多個十二、三歲的娃娃,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培養藝術新苗。 四、五年之後,道情劇團重新煥發生命活力,紅遍呂梁,譽滿秦、晉。然而正在此時,臨縣縣委調換領導,又遇上級下發了一個縣只允許存在一個劇團的指示,縣裡個別領導就又提出讓道情劇團和縣晉劇團合併的主張。鑒於此種情況,團長不得不帶團遠走太原,並很快在太原站穩腳根。這時,省城的一些文藝單位盯上了該團的十幾名骨幹演員,想拉走。為了保住劇種,保住劇團,劇團又返回了家鄉;此時的縣領導認識到了保護這一劇種的非同一般的意義,給我們下拔了 6 個戶口指標, 24 個招工指標,道情劇團再次在家鄉立住了腳根。 1986 年,臨縣編委正式發文,同意恢復臨縣道情劇團,但是,原地方國營的性質並沒有恢復,經費以自收自支為主,財政給少量補助,只夠維繫劇團的簡單生存。在這種情況下,劇團全體職工發揚艱苦奮鬥、愛業敬業精神,以少量的資金,挖掘、創排了大量劇目,使臨縣道情在艱難竭蹶中得以繼續發展。
八十年代,道情劇團培養出了十多名尖子演員(部分演員現已成了省級的尖子骨幹演員),這些演員在地區的調演中屢獲大獎,劇團被民眾譽為“呂梁山上的一枝花”。
九十年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劇團數量增多,物價大幅度上漲,而戲價卻沒有明顯的上揚,演員的工資因而也不能明顯上調,劇團人才流失、經濟困頓,生存尚無保障,藝術再生產(主要是排演新戲)更無從談起。在這種情況下,劇團一方面努力爭取政府部門的資助,另一方面負債投資,維持生計,挽留人才,保護劇種。到 1997 年,國家對小劇種進行了調查,投資劇團創排了一部大型的現代道情劇《圪杈灣》,在地區調演中獲得了大獎,得到了專家和領導們對該劇種的一致認可。
1998、1999 年劇團舉辦了兩期排訓班,補充了新鮮血液,先後創作排演了一批道情小戲、道情大劇,臨縣道情又得到進一步發展。
所獲獎項
1962 年,在山西省戲劇調演中,新創排的道情小戲《柳樹坪》,獲一等獎。
1988 年,在“呂梁杯”戲劇調演中,新創排的道情小戲《菜園配》,獲一等獎;《殺狗勸夫》獲二等獎。
1997 年,在呂梁地區舉辦的戲劇選調中,道情戲《圪杈灣》獲一等獎。
2002 年,在山西“三小”調演中,新創排的道情劇《保姆》獲一等獎, 並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
文化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