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漳縣城西南方向,有一個村莊叫高夾河,雖然此村從外表看上去和別的村莊沒有多大的差別,可許多初到此村的人一般都會“轉向”,這是怎么回事呢?
高夾河村有1700多口人,共有七條路、八條街,可這路和街基本上都是斜的,或東南、西北走向,或西南、東北走向,與其他村莊正南正北、正東正西走向的街道有著明顯的不同。這種特殊街道的形成,據說與民間廣為流傳的穆桂英“迷魂陣”有關。
相傳在宋遼時期,遼國在蕭太后的治理下日漸強盛,疆域四處擴張。那年遼軍南下攻宋,打過幽州,進占白溝即易縣拒馬河,直逼宋朝京城汴梁。宋帝派名將穆桂英為領軍大元帥,阻擊遼軍。穆桂英一面訓練軍隊積極抗戰,一面派人到邊境刺探軍情。穆桂英掌握了遼國大將韓昌的行軍路線,為了有效阻擊遼軍,消滅來犯之敵,便在今高夾河村一帶擺起了迷魂陣。
穆桂英命人先建了一座東南偏向的奶奶廟,然後以奶奶廟為參照物,建立村莊,修築道路,形成了街斜、路斜、房屋斜、地塊斜的村莊,人一到這裡便會“轉向”。穆桂英又事先在高夾河迷魂陣的東南方設下埋伏。當遼軍殺氣騰騰向高夾河正南繼續進犯時,來到奶奶廟便迷失了方向,以東南為正南,進了穆桂英設下的伏擊圈,被打得狼狽敗退,為宋遼議和簽訂“澶淵之盟”打下了基礎。
北宋距今已有一千餘年歷史。高夾河村邊東南斜向的奶奶廟雖歷經歲月風霜,數次修葺,依然完好。奶奶廟堂前有一塊石碑,碑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大意是:北宋年間,北方少數民族北國蕭太后,率兵多次侵犯大宋邊境,當地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宋朝名將女英雄穆桂英率領大軍在此布下迷魂陣,設下伏兵,利用迷人地勢打敗了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