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科技城站是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港科技城站
- 所屬地區:上海市
臨港科技城站是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段
臨港科技城站是上海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段1簡介2020年,軌道交通12號線西延伸工程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已經得到了市級各部門的一致認可,將有望列入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修編(2018—2023 年)或將納入 20...
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始建於1995年,是長三角 G60科創走廊起點 。發展歷程 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始建於1995年 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起點 ,經過14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個集3D列印、智慧型製造、機器人等科創產業於一體的高端產業集群。2018年,園區營業收入807.2億元 。截至2022年9月,園區企業累計專利申請超過13000件,其中...
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級綜合保稅區,同時也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要承載區和閔行“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兩大核心園區之一。發展歷程 2024年7月2日,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舉辦“新質共生、健康未來”——臨港浦江“基因未來谷”信息發布暨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所獲...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產業公司與歐姆龍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壁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等14家入園企業舉行簽約。昆明市、上海臨港集團有關負責人共同為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揭牌。政策支持 2023年12月4日,“昆明發布”訊息指出,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已於12月3日宣布開園,昆明經開區(自貿...
上海臨港嘉定科技城 上海臨港嘉定科技城是投資上海2021發布的信息。
2015年,臨港科技創新城啟動。2016年,臨港集團首個海外創新發展中心正式落戶舊金山,邁出全球化征程第一步。2017年,臨港集團企業大學臨港創新管理學院揭牌。2019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設立。2023年,參與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內磨憨產業發展與產業園區運營。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上海臨港新城產業...
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臨港科技創新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於2015年6月12日在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王振富,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臨港科技創新區域的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等。企業信息
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威海臨港區還推行“保姆式”服務。他們將服務滲透到投資者的生活中,凡落戶臨港區的項目投資者,在置房安家、外出就醫、子女上學等方面,都會得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一期投資2000萬美元的康有力生命科技項目負責人,初到威海人地生疏,臨港區工作人員安排專人,幫他選購住宅,解決他在日常生活中...
遵義臨港科技城管理有限公司於2018年10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童駿欣,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禁止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應當許可(審批)的,經審批機關批准後憑許可(審批)檔案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無需許可(審批)的,市場主體自主選擇經營等。
上海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於2009年03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勇。公司業務 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房地產經營;實業投資、項目投資開發;自有房屋租賃;倉儲服務;物業管理;商務諮詢服務(除經紀);會展會務服務;建築工程總承包、設計、施工、安裝、裝飾及諮詢;從事貨物及技術的...
張春華 張春華,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上海臨港浦江國際科技城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擔任職務 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任免 2022年12月,當選為上海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代表。
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於1995年12月19日在松江市監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丁桂康,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在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內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等。發展歷程 1995年12月19日,在松江市監局登記成立。所獲榮譽 2022年9月,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G60臨港聯合發展招商團 隊榮獲上海市工人先鋒...
上海臨港嘉定科技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於2018年08月28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丁桂康,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園區的開發、建設、經營和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投資管理,實業投資,項目投資開發,自有房屋租賃,市政基礎設施開發及綜合配套設施投資開發建設,餐飲企業管理(不含食品生產經營),食品銷售,日用百貨的銷售,停車場管理,...
上海建橋學院臨港校區遷建協定於2013年03月01日簽訂,規劃面積800畝,總建築面積近43萬平方米。2015年9月啟用,占地面積800畝,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位於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滬城環路1111號。同濟大學海洋科技中心暨海洋地質實驗室於2012年12月奠基,該中心是以海底過程與觀測為主,集研發、實驗、研究、套用、示範功能...
官盛新區以“再建一座濱江新城,再建一個產業園區”的總體目標,秉持產城一體發展理念,以集約、智慧型、綠色、低碳為核心,堅持山、水、城、人“四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規合一”,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產城融合發展為指引,著力城鄉統籌,堅持集約、智慧型、綠色、低碳發展,突出“科技引領、政策扶持、平台...
上海臨港大學園區(又名臨港大學城)位於上海浦東臨港新城,距離上海市中心約75公里,是上海高校布局結構調整“3+2+X”計畫的組成部分,園區於2004年開工建設,最初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軟環境建設服務平台,以航運產業和海洋高新科技人才培養為核心的一個鬆散型教育園區。臨港大學園區共有上海海事大學、上海海洋...
臨港浦江科技城生命健康產業園 臨港浦江科技城生命健康產業園,位於上海市。發展歷程 2022年6月16日,2022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暨“潮湧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啟動,臨港浦江科技城生命健康產業園項目(北區)進行了線上“雲簽約”。
臨港遵義科技城首班07:10分,末班20:30分。班次間隔時間:約半小時 ; 票價:2元/人次。 運行線路 上行:高橋(東風一橋與東風二橋之間)→西安路→瀋陽南路→瀋陽北路→遵龍大道→濕地公園→臨港遵義科技城(漕河涇園區大門口) 停靠站點:高橋→八中→瀋陽南路→添陽小區1→添陽小區2→誠興駕校→珍酒廠→五星村...
2021年3月29日,“北京大學上海臨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項目合作簽約。截至2021年3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全國貢獻了300多項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文化事業 2014年11月13日,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上海)揭牌儀式暨2014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文化授權交易會開幕式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舉行,這標誌著...
其中,四川宜賓志城港作業區為全省最大的作業區。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港口的功能由最初的貨運裝卸和集散作用迅速擴大到商貿、物流、信息等綜合功能,不僅為城市帶來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資金流,更重要的是具有強大的資源集聚和整合能力,能夠帶動港口城市及周邊地區製造業、重化工等臨港工業的快速發展,進而為銀行...
宜賓東站站房的設計靈感源自雄鷹振翅欲飛的壯麗場景,寓意著臨港地區即將騰飛崛起。站房立面呈現層疊的山巒狀,與周邊丘陵景觀相互映襯。三個門象徵著三江(金沙江、岷江、長江)交匯處的山水風情,時尚前衛又彰顯地域特色。細節處融入科技元素,展示臨港地區科技經濟蓬勃發展的動態。設計參數 截至2021年10月,宜賓東站站...
站點分別為新城一站、新城二站、石油新村站、津沽南路站、南大街站、堡東路站、濱海站(原于家堡站)、文化中心站、泰達站、第三大街站、第五大街站、第九大街站、第十三大街站(天津科技大學站)、北塘站、中新生態城站(原生態城站)、玉林道站、南開中學站、航安道站、航母站、玉砂道站、中心漁港站、總...
8平方公里,是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的實施平台,是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次創業的空間載體。未來將發展成為合肥市"141"西部組團核心、城市副中心,擔負起合肥西部組團的行政管理、商務、居住、文化、教育等職能;發展成為最臨近新機場的臨港經濟區;發展成為一座可與國際一流科學城媲美的科技新城。
按照“十大產業園區”、“五大產城組團”的規劃布局,加快下西片區“退二進三”步伐,推進袁家壩片區提檔升級,加快石龍片區新型城鎮化建設,力爭全年拓展、提升城市及園區面積20萬平方米,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3000畝以上,建成標準廠房5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園區道路20公里以上,提升三江新區整體形象。科技創新 截至2014...
實施產業人才培養計畫,搭建支撐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平台,提高人才隊伍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度、匹配度,重點推進農業大數據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國家畜牧科技城公共實訓職教基地、汽車和數控工具機專業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區域創新基地、職教就業平台計算機套用虛擬仿真實訓基地、重慶·中關村智酷人才創新實踐中心等人才培養平台...
電子科技大學宜賓研究院 電子科技大學宜賓研究院項目位於宜賓臨港大學城西南角,北至白沙路,南至濱江大道。建設內容包括研究院大樓、研究生院及圖書館、學生宿舍、教工宿舍、食堂等。四川大學宜賓園區 四川大學宜賓園區項目占地200畝,總建築面積約12.2萬平方米,總投資9.8億元,建設內容包括研究院大樓、行政圖書綜合...
站房使用了玻璃幕牆等工藝。智軌站台主要以現代感、科技感、人性化為主題,採用開敞式設計,整體安裝銀灰色、淺咖色鋁板,站台的邊緣裝飾採用流線型設計,呈現出光滑的曲線,寓意暢通交匯的智軌動態網路,既美觀又具有現代感。站台上還設定了候車座椅,採用舒適的材料和人性化的設計,提供乘客休息和等候的舒適空間。建設...
奉賢海灣鎮旅遊區是杭州灣北岸融入上海的門戶,路網貫通的南上海中心,更是一片“資源匯聚、風景獨好,充滿著機遇和希望”的發展沃土。·海灣旅遊區將精準把握長三角一體化推進、自貿區新片區擴區和“東方美谷+未來空間”戰略定位,聚焦“區位、環境、空間、科技、人文”五大優勢,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海灣旅遊區將...
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新城鎮位於長江口與杭州灣交匯處,東臨大海、北倚浦東、南與嵊泗及大小洋山島隔海相望,距上海市中心約75公里。面積152.1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65萬,下轄申港社區、蘆潮港社區和臨港綜合社區三個社區,轄13個居委會、2個居民委員會籌建組、1個行政村。圍繞滴水湖,重點培育文化、科技創新、商貿等...
戰略思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發揮優勢,堅持未來的眼光、世界的高度,突出發展特色、科技創新、最佳化環境,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推進經濟區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競爭能力,在促進沿海與腹地優勢互補、良性互動,推進瀋陽近海戰略發展,支撐老工業基地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