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情況,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文化藝術,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名稱來歷,民間曲藝,茶館文化,名優特產,培腐乳,臨渙包瓜,臨渙棒棒茶,臨渙燒餅,風景名勝,臨渙古城,臨渙茶館,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商,全國分為九州,臨渙地處淮海之北,故為徐州域,商朝制度同夏。
西周,周武王分天下為九畿,臨渙又改為“九州”,封國姓為宿南,名叫宿平王,至此為宿州區域。
春秋,置銍邑,屬宋國。戰國晚期,銍邑成為宋國的邊陲,是通往楚國的門戶。宋國亡於齊後,淪為楚國版圖,仍為銍邑。
西漢,漢高祖改泗水郡為沛郡,黃龍年間(前49年),把銍縣改屬汝南郡。東漢,銍縣改屬沛國。
三國時期,曹魏增置譙郡,銍縣屬於譙郡。後來又增置汝陽郡,銍縣改為汝陽郡所轄。曹操分沛國為燕郡,銍城、蘄縣劃屬燕郡。
西晉,銍縣屬譙國。
南北朝時期,劉宋廢銍縣。劉宋後期和南齊時期,臨渙一帶為北魏占領,後為梁的版圖,梁武帝普通元年(公元525年),置臨渙郡。北齊天寶元年(公元550年),廢臨渙郡,置臨渙縣。
隋朝時,臨渙縣屬譙郡所轄。
唐代,臨渙縣屬北譙郡,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譙州廢,臨渙縣改屬亳州所轄;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憲宗把徐州的符離與蘄縣、亳州的臨渙、泗州的虹縣新置宿州,屬河南道,臨渙縣受轄於宿州。
五代,臨渙仍設定為縣,屬宿州所轄。
宋朝,分沛國為南沛和北沛,銍城為北沛屬地。宋康寧五年把符離、蘄縣和臨渙三縣改屬河南道,後割給金。
元朝,臨渙、蘄縣、靈璧和符離四縣改屬河南歸德府;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又把臨渙併入宿州,臨渙縣廢,降為鄉,取名渙陽鄉。
清仍用舊制,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改為臨渙分州,屬宿州所轄;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臨渙分州改為臨渙鎮。
1950年7月撤宿西縣,設濉溪縣,臨渙區屬濉溪縣所轄。
1958年8月撤臨渙區,成立臨渙人民公社。
1980年12月臨渙重新設區;1992年2月撤臨渙區分設臨渙、祁集兩鎮。
2000年,臨渙鎮獲批為濉溪縣副縣級鎮。
2006年3月,祁集鎮19個村併入臨渙鎮。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臨渙鎮境內全部為平原,地勢平坦;地層走向由東西轉北偏東,向北傾斜,傾角平緩。
氣候特徵
臨渙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高溫,冬季溫和濕潤。
水文情況
臨渙鎮屬古河床邊緣中等富水區,境內有澮河、泡河等自然河2條以及界洪河、護城河等人工河2條。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臨渙鎮陸地總面積25.0080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9.08萬畝。
礦藏資源
臨渙鎮礦藏以煤炭為主。截至2014年,該鎮煤炭地質儲量17000萬噸,可采儲量為16500萬噸,主要分布在鎮域南部。
人口民族
2014年,臨渙鎮轄區常住總人口9642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127人,另有流動人口13900人。
性別構成:總人口中,男性49053人,占50.87%;女性47376人,占49.13%。
年齡構成:總人口中,18歲以下23143人,占24%;18~35歲27036人,占28.04 %;35~60歲32590人,占33.8 %;60歲以上13660人,占14.17%。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臨渙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27億元;完成財政收入9577萬元,比2013年增長12.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5億元,比2013年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8736元,比2013年增長12%。
第一產業
2014年,臨渙鎮種植業以小麥、大豆、玉米、蔬菜為主,全年農業總產值5.21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為主,生產糧食11.49萬噸,較2013年增加1.64萬噸,其中小麥7.28萬噸,大豆0.97萬噸,玉米3.17萬噸,分別較2013年增加0.06萬噸、0.22萬噸、1.84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全年蔬菜種植面積418.8公頃,主要品種有韭菜、大蔥、黃瓜、西紅柿等,擁有種植業大戶45家,其中連片種植百畝以上大戶40家。畜牧業以養殖豬、羊、家禽等為主,全年生豬飼養量4.5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羊飼養量2.2萬隻,年末存欄1.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96萬隻;擁有養殖業大戶223家,其中500頭以上養殖場8家,百頭以上養羊戶11家。擁有農業機械18000輛(台),總動力690000千瓦,機械化收割水平達95%,其中旋耕機450台,收割機480台,玉米收穫機49台,拖拉機4500台,手扶拖拉機90台。
第二產業
臨渙鎮工業主要以鑄造、機械製造、食品加工、水泥建材為主。2014年,該鎮實現工業總產值21.06億元;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職工1840人,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4家;擁有全國馳名商標1個,安徽省優質產品2個;全年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家,引進重大項目4個,其中開工建設的億元以上項目1個,5000萬以上項目1個。
第三產業
2014年,臨渙鎮共有商業網點1400個,職工2800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4.25億元,較2013年增長8.9%;擁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3.89億元;年末境內有金融機構3家,各類存款餘額11.56億元,較2013年增長48.81%;各類貸款餘額2.04億元,較2013年增長40.28%。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1976年,臨渙鎮海孜變電所建成。1995年,臨渙鎮建成自來水廠,有深水井4眼及成套淨化設備,鎮區主要道路兩側鋪設排水管道15000米。
2013年,文昌宮變電所、朱臨變電所建成,戶戶通電;鋪設有10千伏線路9條,總長198.61千米;建有公用台區變壓器168台,專用台區變壓器146台;設有10千伏專用線路兩條,線路總長6.1千米。
2014年,臨渙鎮有郵政局1處,代辦所2處,報紙、雜誌累計發行900份;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7000門,固定電話用戶3500戶,移動用戶12000戶,網際網路用戶4800戶。
2014年,臨渙鎮鎮區有混凝土路面街道9600米,其中東西街2條;安裝有太陽能路燈180盞。
文化藝術
2014年,臨渙鎮建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其中文化站為安徽省一級文化站。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處,各類文化專業戶27戶,各類圖書室19個,藏書8000冊。有臨渙民間藝術團、臨渙民間嗩吶團、棒棒茶協會、戲曲家協會、詩聯協會、泗州戲劇團等文藝演出團體30家,演員500人。
教育事業
2014年,臨渙鎮有幼稚園14所,在園幼兒3100人,專任教師50人;其中私立幼稚園14所,教師85人。國小14所,在校學生5252人,專任教師19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3所,國中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2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國小升國中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全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16萬元,較2013年增加10萬元。
醫療衛生
2014年,臨渙鎮有鎮、村醫療單位21個,床位105張,其中村衛生室19個;固定資產總值1316萬元。專業醫護人員108人,其中執業醫生29人,註冊護士30人。全年完成診療8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8611人,較2013年增加1038人,參保率98%;共籌集醫保資金588.21萬元,報銷支出醫保資金3154.2萬元,受益村民222402人。
社會保障
2014年,臨渙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206戶,480人,支出1092710元,比2013年增長33.55%,月人均179元,比2013年增長34.08%。醫療救助9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24人次,共支出1079557元,比2013年增長89.5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1110戶,2554人,支出3042023元;撫恤事業費支出2399454元;社會福利費1551270元,比2013年增長47.53%;敬老院1家,床位61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1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4.3萬人,參保率100%。
交通運輸
臨渙鎮境內有泗許高速、省道202、縣道白鐵路、臨五路、臨楊路等公路線路交匯,濉阜鐵路穿境而過。1998年,該鎮建成臨渙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80班次,日客運量16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民間曲藝
●淮北墜子戲
墜子戲是淮北民間劇種之一,是一個具有淮北鄉土氣息和藝術個性的地方戲曲劇種,其表演具有生活氣息,有些表演程式是從當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模擬提煉而成的,具有一定的鄉土色彩。墜子戲的劇目大多由單口墜子中的“段子話”(說唱小段)與“蔓子話”(大部書)改編而成。其中傳統大戲百餘出,小戲、折子戲40餘出,大、小現代戲50多出。
●絲弦
絲弦又名河西調、弦子腔、弦腔、小鼓腔、女兒腔、羅羅腔、弦索腔等,流行於河北省大部分地區、山西省的晉中地區東部以及雁北地區和安徽省的北部地區,其起源不詳,一般認為早期的絲弦是在元人小令、明清俗曲的基礎上衍變而成的。絲弦表演的各行當都有不同於其他劇種的獨特動作,除甩髮、水袖和各種台步外,還有一些特殊技巧,如耍髯、耍帽翅、耍手帕、耍牙、耍鞭、耍碗等。
●大鼓
大鼓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演唱特點多為一人演唱,演員一手擊鼓,一手打板,亦說亦唱。淮北地區唱大鼓,多是在秋冬農閒季節,有的是藝人走村串戶演唱,也有的是在逢集、趕廟會的場子上唱。大鼓書的段子有長有短。短段多是由古代小說戲曲中摘編的精彩故事片斷。由於其表演是連唱帶說,很像帶唱的評書,所以民間稱為“大鼓書”,把聽眾叫做“聽書的”,而稱大鼓演員也叫“說書先生”。
●嗩吶
嗩吶俗稱喇叭,臨渙嗩吶藝人多分布在農村,他們自由組班,每班五至七人不等,為民間婚喪嫁娶、節日歡娛時所聘用。演奏的曲牌因環境場合而異,一般辦喜事常用“凡字四調”、“叫句子”、“柳金”等曲牌,並有大、小把攥子模仿地方戲曲、曲藝吹奏。濉溪城鄉都有嗩吶班子,民間稱作“響”。班子一般是一桿嗩吶、另加謦、鼓、笛、管、小鑼,不超過八人。在淮北,民間紅事白事都要請“響”,起轎、落棺、進莊、過橋、接供、拜堂等等,都要有嗩吶吹奏。
●淮北梆子戲
淮北綁子戲源於河南豫劇豫東沙河調。由於豫東與淮北毗鄰,長期的藝術交流,使豫東沙河調逐漸吸收了淮北民歌和民間小調的有益成份而演變成今天的淮北梆子戲。淮北梆子戲有二百多種曲牌,演唱分大本腔與二本腔(二本腔即假嗓),在伴奏樂器上除弦樂和鼓板之外,另加棗木梆相擊作聲,藉以增強聲調之節奏。在藝術表演方式上受京劇的影響較大,但仍具有地區特色。淮北市梆劇團,淮北市的廠礦、郊區、農村劇團在演出劇目時絕大多數是演唱淮北梆子戲。
●泗洲戲
泗洲戲原稱“拉魂腔”,源於蘇北魯南地區,後傳入淮北,建國前基本上是由民間小班社在農村演出。這種班社多以家族、家庭成員、師承關係為核心組成。建國後,泗洲戲逐步進入城市登上舞台。泗洲戲的唱腔具有明快、爽朗、委婉的特點。在農村中流傳有這樣的歌謠:“拉魂腔,拉魂腔,不怕你不來,就怕我不唱。
●淮北花鼓戲
淮北市郊農村的集鎮一直有花鼓戲小班社演出。這種班社五至十人,多以家族、家庭成員、師承關係為核心組成。他們農忙種田,農閒演,一般不搭台子,圍個地攤就可演出。淮北花鼓戲音調委婉,帶有拖腔。不用弦樂,只用鼓板。生角穿件大褂,帶上髯口,也簡易化妝。旦角頭上扎個彩球,腰間繫上彩裙,自我表白角色。唱腔雖然曲調比較單調,但因吸收了淮北的民間小調,勞動號子、農諺、歇後語等,具有鄉土氣息。
茶館文化
臨渙茶館是當地文化社交的聚集地,館內有“淮北大鼓”、“評書”、“琴書”等地方曲藝為客人點唱。茶客以中老年人和遊客為主。茶客中有文人雅士評戲品茶,談論時事新聞、縱論天下大事;有村民、親朋、鄰里圍坐茶桌,聚會交流農事、商談男婚女嫁、調解糾紛等;也有商人們茶語間完成一樁樁交易。
名優特產
培腐乳
培腐乳在臨渙有100多年的歷史,要經過大豆浸泡、磨漿、過漿、燒漿、點膏、初榨、壓平、復榨、劃塊、磨製、培制、入缸、封缸、儲存、成品等工藝流程。自然發酵陳釀,從胚胎到成品大約10個月的時間,秋涼後開始出售,分臭乳和香乳兩種。
臨渙包瓜
臨渙包瓜又稱菜中菜,外殼是圓、嫩、鮮、脆的醬培包瓜,內瓤為“傾餡十樣綿,顏色有五六”的醬菜。臨渙醬培包瓜有百餘年歷史,1981年在杭州舉行的華東地區調味品協作會上,銍城牌培包瓜當選最佳產品。1985年被國家評為最佳調味食品。
臨渙棒棒茶
臨渙當地不產茶,但在臨渙南面不足兩百里的地方,有一個叫做六安的產茶地,臨渙就是借著六安當地一種叫做紅茶棒的茶葉,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臨渙棒棒茶”。這種茶具有一定的生津、消暑、提神、生暖功效,還能用於解酒,多飲不撐腹,可暫解饑渴。
臨渙燒餅
臨渙燒餅是一種半乾式麵點,採用傳統的發酵方式和獨特的製作工藝,佐以酥油和餡料,表層灑滿芝麻,桶爐烤焙而成,臨渙燒餅的主要原料是麵粉、豬油、芝麻、蔥花等。面和好後揪成小劑,揉成橢圓形,粘上蔥花、芝麻,然後入爐烤熟。
風景名勝
臨渙古城
臨渙古城被中國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呈東西若長的正方形。城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城門,四角有角樓。西城有六座烽火台,東城有三座烽火台,南北城桓皆無。北面和東面有護城河,南面有澮河,西面有壕溝。另外,城牆上還有垛口。
臨渙古城遺址與城內古建築城隍廟、天主教堂、文昌宮、慈雲庵、山西會館、袁氏宅院及城外的張晉亨墓、李沃孜漢墓群、孫氏墓群等共同被列為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
●古城牆
臨渙古城牆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此城較為高大寬廣,入六朝、唐、宋,臨渙為郡為縣。幾經沿革,至元朝至正年間,始裁臨渙縣,併入宿州。城郭變遷,僅餘土牆。臨渙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等建築外,城牆之上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和各種建築。發現於城基部的較厚的紅褐色古丁紋板瓦,具有戰國晚期特徵。
●文昌宮
文昌宮為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始建於唐代,原名尚書宮,又名藏書宮,後改為昌帝廟。武則天出行江南時,昌帝廟又被改造為一座行宮,宋朝末年易名為文昌宮。臨渙文昌宮原是多重主房、庭院、耳房組合、較為寬大的院落,後相繼改建。今存的文昌宮青磚灰瓦,坡頂結構,分南北中三進庭院,有殿房5間,東西廂房各3間,面房及過道5間,計16間房屋。
文昌宮設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占地面積5436平方米,館內設有總前委舊址原狀陳列、史料陳列、實物陳列等三大內容,館藏革命文物200餘件。1981年,該館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10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2A級旅遊景區。
●城隍廟
城隍廟位於臨渙古城中部,建於清雍正庚申年間,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存城隍廟為一處四合院落,後大殿三間,東廂房三間,前門樓及廂房計五間;後殿長10米,寬5.8米。青磚小瓦,高脊出廈,花格門窗。皆為拱形。廊柱為八棱形石質檐柱,上陰刻對聯:“罪有重輕罰,富而不仁加一等,功無大小賞,貧能作善倍三分。”柱礎為蓮花圖形,搏風板淺浮雕龍鳳圖案。走廊兩端各鑲嵌石碑一塊,系城隍廟田畝等情況,大殿內原有壁畫,已損。
臨渙茶館
臨渙茶源於東晉,臨渙街設有固定茶攤。唐朝,該鎮即出現茶館。宋、元時期臨渙街以經營茶館為生很普遍。據《通志》載,明清時期的臨渙茶館因水源優勢,使其鼎盛時期茶館二十餘家,臨渙人的飲茶習慣自此沿襲。臨渙茶館臨街而建,多為青磚小瓦、飛檐,具有明清建築風格。2014年,該鎮有怡心茶樓、南閣茶樓、淮海茶館等23家茶館。
著名人物
蹇叔:春秋時秦國大夫,古代政治家、軍事家。
嵇喜:字公穆,治書侍御史嵇昭之子,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的兄長。
桓宣:東晉將領,譙國人,祖父是桓詡。
夏侯詳:字叔業,南朝蕭梁的開國功臣,早年當過縣令,“治有異績”,“善於吏事”。
夏侯夔:字季龍,夏侯亶的弟弟,梁國人,歷任吳興太守、征遠將軍等職。
武禎:金代數學家、天文學家、畫家,生在氏族家庭,善於觀測天象。
(僅列部分,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