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津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義興郡、鵝州
- 下轄地區:今宜興市的官林、楊巷、都山、鈕家等
- 政府駐地:臨溪盪(今官林鎮)
- 人口:約10萬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臨津縣(公元587年~1072年)是今四川省北部在隋、唐、五代、北宋時存在的一個縣。隋開皇七年(587年),胡原縣改為臨津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縣併入普安...
臨津縣是江蘇省宜興市歷史上存在的一個行政區劃和建制。西晉永興元年(304年)置,隋開皇九年(589年)併入義興縣。唐武德二年至七年(619--624年)復置,一說為...
建置沿革唐武德七年(624年),改臨泉縣為臨津縣,屬嵐州。 貞觀元年(627年)更名合河縣。1治所臨津縣故治在今山西興縣西20公里處的碧村。1 ...
臨津縣建置沿革 編輯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郡置郵十里一亭,河間有胡蘇亭(治今寧津縣保店鎮)。北朝時東魏置胡蘇縣,北齊更名為重平縣,隋復置胡...
寧津縣介於北緯37°31′—37°51′,東經116°30′—117°02′之間,總面積833平方千米。地處京、津、石、濟大城市圈中心地帶,北臨天津濱海新區、南靠省會城市...
普安縣轄域範圍前期位於今劍閣縣中部;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臨津縣併入後轄域範圍擴大為今劍閣縣中部和東南部。治所在普安(今劍閣縣普安鎮),同時一直是其上級建制...
金天會六年(1128年)秋,原臨津縣城毀於大水,縣治自保店東遷於此,取“安寧”之意,名為“寧津”。此後曆元、明、清三代,一直為縣治所在地。...
寧津修志始於明萬曆年間,歷經明、清、民國共編修六部志書,概述了寧津縣的歷史...東魏天平元年(534) ,始置胡蘇縣。唐天寶元年(742) 改名臨津縣。...
臨津,中國古代縣名,江蘇、四川、山西歷史上都有同名地名。...... 晉永興元年(304年),陽羨縣分地新置臨津縣(治今宜興都山鄉),屬義興郡(治陽羨[今江蘇宜興...
臨津鎮是今四川省劍閣縣境內歷史上存在的一個鎮,北宋熙寧(公元1068年~1077年)設定,屬劍州普安縣,廢止時間待考。治所在臨津縣故城,位於今劍閣縣白龍鎮。...
臨津渡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也稱黃河上渡、積石渡,在今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遺址尚存。隋煬帝西巡,即由此渡黃河。歷史上多有使者,...
簡介遺址位於大河家鎮大河村。1人文歷史前涼置縣,隋時稱之為臨津關。隋大業五年(609)年煬帝出臨津關渡河至西平。唐時為米川縣址,現遺址僅存東牆一段及北牆...
胡原縣是今四川省北部在南北朝、隋初存在的一個縣。南朝齊時置,歷南齊、南梁、北魏、南梁、南齊、西魏、北周、隋,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改為臨津縣。轄域...
隋初,縣境屬枹罕郡,開皇三年(583年)改枹罕郡為河州,縣地屬之,大業三年(607年),改河州歸枹罕郡,臨津縣屬之。後設積石鎮。...
合河縣是一個古代地名,故址在今山西興縣西北30公里。貞觀元年改臨津縣為合河縣,因城下有蔚汾水,西與黃河合,故名。屬嵐州。光緒《山西通志》卷二十三興縣:...
北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廢臨津縣併入普安縣(治今劍閣普安鎮),屬普安郡(治普安縣,今劍閣普安鎮),後不復置,此地改置為臨津鎮,屬普安縣,今白龍境域開始...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劍州,領普安縣、黃安縣(唐末更名普成縣)、武連縣、梓潼縣、陰平縣、臨津縣(遷治今白龍鎮)、永歸縣、劍門縣8縣。 [10] [9] ...
[2]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臨津縣遷此,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廢臨津縣併入普安縣改設臨津鎮, [3] 明時為漿池屯,《劍閣縣續志》載:明永樂間,八姓(陝西...
2. 清·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六十八:“臨津廢縣,在州南二百二十里。梁置相原縣。隋開皇七年,改曰臨津縣,屬始州。唐屬劍州。宋省為鎮,入普安縣。...
古人認為這樣命名不符合實際,遂於唐武德三年(620年)在今臨縣境內重置臨泉縣,而改臨泉縣為“臨津縣”。臨津,以其地處黃河津渡而命名,本來含義很貼切,但新問題...
縣以臨溪盪、津渡而名,至今仍有臨津盪,故址位於今都山鄉的土城、街里村。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改稱凌霞,宋代始稱官林,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設官林鎮,...
隋大業四年(608)改蔚汾為臨泉縣,唐武德七年(624)改為臨津縣。故治在今興縣西20公里處的碧村。《隋書·地理志》樓煩郡:“臨泉,後齊置,曰蔚汾,大業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