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德四年(621),臨沂縣析置為蘭山、臨沭、昌樂三縣;武德六年(623),省蘭山、臨沭、昌樂,併入臨沂縣。1940年初,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在郯城縣東北部、 臨沂縣東南部建立蒼馬辦事處。1941年8月,蒼馬辦事處改為臨沭縣抗日民主政府,臨沭縣轄域由郯城、臨沂兩縣析出的各一部分組成。新編《臨沭縣誌》 是本縣歷史上的第一部縣誌。
基本介紹
- 書名:臨沭縣誌
- 又名:新編《臨沭縣誌》
- 類別:地方志
- 地區:臨沭縣
榮譽,地理位置,人口面積,經濟概況,
榮譽
《臨沭縣誌》1982年始修,歷數年蒐集資料l00 0餘萬字,1993年4月出版。 《臨沭縣誌》上限斷於1940年建縣,下限止於1985年。有些事類依據需要和可能,適當上溯下延,大事記下延至1990年。全志32卷,依次為:概述、大事記、建置、自然環境、人口、政黨·民眾團體、政權·政協、民政、勞動·人事、政法、軍事、農業、林業、水利、工業、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糧油、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綜合管理、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人民生活、風俗、方言、宗教、人物、附錄。
20世紀40年代初,中共山東省分局、山東省人民抗日政權--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和一一五師師部,都曾駐於臨沭,羅榮桓、陳光、肖華、朱瑞、黎玉、谷牧等都曾在這裡指揮過山東和濱海地區的革命鬥爭。1942年,劉少奇到臨沭縣檢查、幫助山東工作,對扭轉山東危局,實現勝利轉折,起了重大作用。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臨沭人民轟轟烈烈地開展雙減、土改、參軍參戰、擁軍支前和大生產運動,取得巨大成績,成為山東的模範縣。解放戰爭期間,臨沭人民支前22萬人次,5000多名優秀子弟加入人民解放軍,1000餘名幹部戰士獻出了生命。
地理位置
臨沭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 與江蘇省連雲港市的贛榆、東海兩縣相鄰。面積1038平方千米。 臨沭縣屬暖溫帶季風區域半濕潤大陸氣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在山東省氣候區域內,屬最佳氣候區。地勢東北部和東部較高,為低山丘陵,西部和南部為平原。
人口面積
全縣山地占總面積的3.82%;平原地多分布於沭河兩岸,占總面積的23.36%;丘陵多分布於低山和平原之間,占總面積的72.82%。沭河為縣內最大過境河流,境內總長69.9千米,流域面積800平方千米。1985年,全縣有20個鄉鎮,533個行政村;人口532176人,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12人。有漢族、回族、滿族、黎族、彝族、苗族、 朝鮮族7個民族, 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9.55%;少數民族2392人,占總人口的0.45%;少數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310人。
經濟概況
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826.8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760.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6.39%。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1978年以後,工農業生產飛速發展,產業結構逐步得到最佳化。 1985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2.842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05億元,占總產值的72.24%。1988年, 縣內工業總產值首次超過農業總產值,工農業總產值達4.7578億元, 是1949年的26倍。199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5.563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4260億元、農業總產值2.1378億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 1949年職工年工資139.00元,1961年農民人均收入47.60元;1990年職工年工資1679.00元, 農民人均收入478.00元。革命老區人民解決了溫飽,並逐步邁向小康。 至1985年,全縣有東西和南北交通幹道各一條(327國道、029省道),計68.8千米;另有縣鄉公路16條, 199.6千米,鄉村公路370條,740千米。縣城至鄉鎮、鄉鎮至各村皆可通行汽車。 臨沭縣已由交通閉塞之地變為交通便利之鄉。郵路總長155千米,投遞郵路893千米,電話1280門,長途電話線路9條,電信、郵政均上了新台階。 1949年,縣內無中學,只有l04處國小,教師132人,在校生264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4.8%。 1985年已有中學77處,中等專業學校3處,國小483處,各類教師4000餘人,在校學生總數達8.6萬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6%。 臨沭為山東省花生生產重點縣之一。
1985年,種植花生18386公頃,花生收入占農業總收入的40%。 因播種面積大,產量高,品質好,被山東省列為花生生產基地。白柳是臨沭著名特產之一, 年種植667公頃,產條400多萬千克,其柳制工藝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因而臨沭被譽為“白柳之鄉”。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為臨沭著名特產, 最高年產200多萬斤,暢銷全國,出口東南亞。臨沭的板栗、巴梨、蜜寶西瓜、黃姜等土特產也遐邇聞名。板栗種植歷史悠久,面積1067公頃,年產75萬千克,銷往日本等國。東盤蜜寶西瓜,是山東西瓜優良品種之一。臨沭還是“鑽石之鄉”,世界罕見的特大金剛石,重158.7860克拉的“常林鑽石”,即發現於臨沭縣常林村。縣常林集團生產的沭河牌手扶拖拉機被國家機械工業部命名為全國名牌產品,暢銷於全國各地,並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