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驛(評劇劇目)

臨江驛(評劇劇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臨江驛》為評劇白派第二代傳人筱白玉霜的代表劇目之一。後由李瑞環同志執筆改編,全名為《臨江驛瀟湘夜雨》。

李再雯也稱筱白玉霜 (1922年一1967年12月21日)傑出的評劇表演藝術家。白派傳人,是20世紀50、60年代的評劇泰斗領頭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驛
  • 作品別名:瀟湘夜雨
  • 創作年代:元
  • 作品出處:根據元曲《臨江驛瀟湘夜雨》改編
  • 文學體裁:評劇
  • 作者:元雜劇作家楊顯之
2011年上演的新版《臨江驛》,劇本由李瑞環同志執筆改編,全名為《臨江驛瀟湘夜雨》,源自雜劇劇本,系楊顯之所作。新版《臨江驛》是李瑞環同志在1957年筱白玉霜演出本基礎上加以改編的。改編本秉承他對戲曲傳統劇目改編的一貫理念,嚴格遵循戲曲表現規律,充分保留原劇中的藝術精華,關照觀眾的欣賞習慣與審美情趣,在把握全劇總體風格的基礎上,增添了“崔通得中後在趙府招親”和“張翠鸞苦等崔通三年未得音信而別父尋夫”兩場戲,不僅使得全劇情節貫穿,脈絡清晰,而且也體現了崔通投靠豪門、追求功名利祿的心理變化依據,使人物性格走向更趨合理。“起解”與“宿驛”等重點場次保留,文字上潤色加工,加強了劇本文學色彩,為演員施展才藝創造了條件,強化了視聽效果。
王冠麗扮演張翠鸞王冠麗扮演張翠鸞
天津評劇白派劇團演出的《臨江驛》,由白(玉霜)派第四代傳人、天津市評劇白派劇團國家一級演員王冠麗飾演的張翠鸞。一出場便贏得了碰頭彩。她扮相美麗端莊,颱風灑脫大方,唱腔婉轉渾厚、細膩悲情,將白派特有的似說似唱、深沉委婉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舞台上王冠麗精神飽滿,全情投入,唱念做表中規中矩,成功塑造了一個命運多舛的古代官宦人家少女藝術形象。特別是張翠鸞在被發配路上唱的“行至在中途風雨降”尖板,講述被害實情唱的“忍不住的心酸痛放聲哭”反調和在驛館避雨時傾訴自己不幸遭遇唱的“聽譙樓打罷了一更時分”慢板唱段,幽咽婉轉、淒楚動人,讓現場觀眾聽得如醉如痴,有的用手輕輕打著節拍,有的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舞台上每當唱到高潮處,劇場便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叫好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王冠麗在劇中的表演值得稱道。她通過大量的身段表演,將張翠鸞發配路上荊棘遍布、路滑天黑等種種外在環境,形象地傳達給觀眾,引領觀眾同這個少女一同行進在艱難的發配途中。王冠麗還通過人物情緒變化,勾勒出張翠鸞命運的線條,讓觀眾充分體味到白派的舞颱風骨。
《臨江驛》的成功上演,傾注了評劇白派劇團全體演職人員的心血:王忠喜的唱腔音樂整理使白派的韻味更加一脈貫通;復排導演李克泰深諳白派戲的表現風格,對劇情的層次脈絡把握張弛有度;崑曲名家渠天凰專門負責指導身段程式。滿台演員各展技藝,相得益彰,王傑、王文濤、李建民等的表演既映襯出主演的光彩,又各自出彩,劇中許多年輕演員也有上佳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