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鄉,位於文縣東北部,白龍江中游。東接武都縣外納鄉,南與口頭壩、尖山鄉為鄰,西依橋頭鄉,北靠梨坪、舍書鄉。南北長16公里,東西寬13公里,地域面積11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7%。鄉政府駐地臨江街,距縣城82公里,海拔8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臨江鄉
- 外文名稱:sichuanlinjiangxiang
- 地理位置:文縣東北部
- 氣候類型:濕潤
- 占地面積:耕地面積9589畝
- 開放時間:早9晚5
臨江鄉-行政區劃
臨江鄉全鄉轄13個行政村(臨江、陽兒壩、園嶺山、東風、大坪、月亮壩、山背後、歐家壩、寨子、四新、蔣馮、鞏固、蔣家灣),52個合作社,56個自然村,1737戶,7328人,勞力3785個。耕地面積9589畝,其中水田400畝,水澆地3531畝,旱地5658畝,梯田9126畝,經濟林果3200畝,紋黨680畝,農民人均耕地1.30畝。2001年,全鄉經濟總收入579萬元,多種經營收入209萬元,糧食總產170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233公斤,人均純收入545元。
臨江鄉-自然資源
臨江鄉-歷史淵源
臨江鄉臨江,是文縣開發較早的地方,原始氏族時期已有人類活動。據考古發現,臨江坪和蔣家灣新石器時期寺窪文化安國類型遺址(有陶片、罐盆器具),楊家灣有齊家文化遺址。
臨江鄉距臨江街南三里許的羊兒壩,古有橫跨白龍江的木橋,村民稱之為臨江橋。至今有邑舉人張爾翮《臨江橋碑記》,曰:文之北,距縣城百里許,有臨江驛。臨江者,臨白龍江也。水自武都來,東南注,至玉壘關與文之白水合。而此驛適當冠往來之所,波流中衝激,非橋莫濟。此臨江橋之設,由來舊矣。然屢修屢圯。望詳者。每須舟師力,故又稱臨江古渡雲。康熙甲子歲,守戍馬公,乃重建之。解放後。1957年文武公路通車後,南來北往的汽車在羊兒壩渡船過江,非常不便。境內的白龍江大橋始建於1965年,是白龍江上最早建成的公路橋樑,因坐落在羊兒壩村旁,又稱羊兒壩公路大橋。
臨江鄉-建設發展
臨江鄉-經濟建設
臨江鄉臨江鄉黨委和政府帶領全鄉民眾以乾克難,促進了全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一、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在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2001年農業總產值比1998年增長30萬元,糧食產量與住年持平,貧困面由35%下降到28%。二、基礎設施建設有新發展。修通了羊兒壩、尚家溝、蔣家灣3條水渠,建機井10處,新修蔣家灣、歐家壩、上半山珍著社等處水窖360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00畝。新修了4條鄉村公路,其中鄧家溝、上半山、大坪3條公路已修通。新修和續建了5村11社人畜飲水工程。三、文教衛生事業得到新發展,兒童入學率達到98%,維修了9所國小,新修上半山國小3間教室,草坡村學3間教室,建成東風溝國小義教工程教學大樓。鄉中衛生院醫療設施和條件不斷改善。計畫生育完成了人口指標。四、社會各項事業得到很大發展。架設了臨江有線電視網路,維修了臨江電站,架通了羊兒壩、四新、東風等村農電線路。五、社會治安綜合管理成效明顯。
臨江鄉-發展構想
臨江鄉臨江鄉黨委和政府主要工作任務是:從臨江鄉實際出發,緊緊圍繞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搶抓發展機遇,樹立市場經濟觀念,立足資源優勢,強化基礎建設,扶貧與開發並舉,科技興鄉富民,努力實現全鄉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基本思路是:瞄準一個目標(脫貧致富奔小康),立足四大資源(光熱、水能、礦產、土地),強化兩個基礎(以水利為的農業基礎,以電力、公路、城建為主的工業基礎設施)建好五個基地(花椒、核桃、湍、油橄欖、中藥材、蔬菜),大力推進三個開發(礦產、農業科技、市場),全力把握好抓水、整地、退耕還林、開礦、修路、辦電等6個戰略重點,努力形成以資源開發為龍頭,以糧食生產為基礎,以工業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新格局。主要奮鬥目標是: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8%,達到630萬元,其中多種經營產值產值年均增長10%,達到473萬元,鄉鎮企業產值年均增長7%,達到515萬元,糧食總產達到300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00公斤,人均純收入800元,鄉財政收入達到31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省上下達的計畫之內。
臨江鄉-新農村建設
臨江鄉臨江鄉將培養新型農民作為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把建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作為首要任務來抓。該鄉實施“一村一品”新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有計畫地培養農村科技示範人、新產業帶頭人、新品種試驗人、新行業領路人、新觀念倡導人,努力打造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隊伍。鈕墩村4組村民徐武英是養豬戶,通過養豬產業培訓學習,她改舊式欄圈養豬為高樓養豬,採取自繁自養、飼用代料、科學管理的飼養方法,每頭豬都比規模養豬戶提早出欄2個月時間,利潤多出200元左右,成為當地有名的養豬致富能手。龍潭村6組農民朱乾坤,開發荒湖灘地創辦休閒漁業,在210畝撂荒湖灘地上建起了集水產生態養殖、垂釣、娛樂、觀賞、度假等休閒、遊樂、漁業於一體的經營基地——龍潭山莊,年綜合產值過百萬元,利稅達20萬元,成為當地農業經濟能人,農民致富的榜樣。目前像徐武英、朱乾坤這樣精明能幹、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全鄉有300多名。